所属学院:文学院
学科名称:国际中文教育
学科代码:045300
学位类型:专业学位
学位级别:硕士学位
学科简介
国际中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国际汉语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我校2007年开设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 2017年获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19年9月正式招生。我校是中国政府、国家汉办、江苏省政府、南京市政府奖学金单位,拥有巴哈马大学孔子学院及HSK网考考点。本学位点有教授6人,副教授14人;有海外教学经历者16人,在国内外从事3年以上汉语教学工作者20人。5年来,获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CSSCI期刊论文50余篇。本学位点注重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结合国内外汉语课堂实际案例对教学理论、方法及学生偏误进行研究。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人文素养,宽广的国际视野,系统扎实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知识和较强的汉语教学能力、中华文化传播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能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的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2、身心健康,并热爱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具有奉献精神和开拓意识;
3、具备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科技手段进行教学;
4、具有较高的中华文化素养和传播能力;
5、能流利地使用一种外语进行教学和交流,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
6、具有语言文化国际推广项目的管理、组织与协调能力。
招生对象及入学考试
1、招生对象
热爱中国语言和文化,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的人员,或汉语语言能力达到相应水平的外籍人士。
2、入学考试
实行初试与复试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初试采用笔试方式,着重考查学生的中国语言文化基础知识;复试采用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方式,着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汉语交际能力和教师潜质。
学制和学习年限
045300 国际中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制2年。其中课程学习1年,实习及毕业论文1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4年。
学分要求
课程类型与学分分布
总学分:不少于40学分
公共基础课 6学分
专业基础课 16学分
限选课 1学分
专业选修课 9学分
教学实习 6学分
学位论文 2学分
课程设置
1、公共基础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PETS-5、科技写作;
2、专业基础课程:汉语语言学导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第二语言习得、汉语语言要素与技能教学、中华文化与传播、跨文化交际、课堂教学案例分析与实践、中华文化才艺与展示;
3、限选课程:汉语国际推广专题讲座;
4、专业选修课程:人文素养选修课、汉语教材与教学资源、汉外语言对比与中介语偏误分析、汉语实用教学语法、教育心理学、应用语言学、教学测试与评估设计、教学设计与管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5、实践环节:教学实习、学位论文。
培养方式与方法
1、采取校内导师指导与校内外导师联合培养相结合的方式。研究生入学后即采取师生互选的方式来确定专任导师。指导教师负责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帮助学生选定研究课题、制定学习计划、指导教学实践等,直至通过学位论文答辩。为了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综合能力,还将由校内导师和实践基地指导教师组成导师组,以发挥联合培养的优势。
2、采用课程学习与汉语国际教育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严格的教学实践指导、监督、考查制度。第一年在国内教授学生汉语及文化教学的专业课程,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力争使学生接触到较多不同类型的案例,提高教学技能和国外适应能力。第二年经遴选赴海外进行一年的汉语教学实践,同时在导师指导下结合实践撰写学位论文。
中期考核
二年级硕士研究生在进入学位论文阶段前须进行中期考核,时间在第三学期初,主要包括思想品德、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和身体状况等内容。中期考核不过者,可延期6个月并重新申请考核,最长延期时间为1年。
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学位论文工作,培养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培养分析、综合能力,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学位论文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要有一定的创新性。
学位论文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选题和开题
论文选题应紧密结合汉语国际教育实践,有应用价值。学位论文形式以教学实验报告、典型案例分析、教学设计、调研报告为主。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应在第3学期初完成,因特殊原因需延期开题者,应提前向研究生院提出书面申请,申请延期的期限最长不超过2个月。开题报告通过后,原则上不再改变,如论文选题有重大变化的,需重新撰写开题报告。
2、学位论文的写作和要求
按学校学位论文写作要求执行,字数不少于20000字。学位论文应表明作者具有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解决关键性问题上有创新,力求对实际教学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3、学位论文的预答辩和答辩
研究生必须学完规定的课程,考核成绩合格,中期考核合格,并完成实践活动,获得规定的学分后,方能申请论文预答辩。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预答辩在每年的3月底前完成。预答辩通过者方可申请于同年5月正式答辩。对学位论文的评阅与审核必须正确把握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规格和标准。
4、申请学位
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授予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具体实施办法执行。
实践环节
专业实践活动,属于必修环节,6学分。
1、专业实践的组织与安排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应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因此教学实践环节是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将贯穿于整个学习阶段,是提高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
专业实践的组织可采取两种形式:
(1)国内实践。由校内导师指导,安排学生在校内进行留学生汉语教学或辅助教学工作,或依托于学校建立的实践基地安排相应的教学实践环节。
(2)海外实践。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建议申请参加国家汉办的海外汉语教师志愿者选拔,通过后即可前往海外院校进行教学实践。
2、专业实践考核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活动应在答辩前完成。专业实践活动结束后,研究生应撰写不少于3000字的实践总结报告、案例分析报告、社会调查报告、等,交由导师考核并签字,学生必须达到合格才可获得相应学分,不合格者不计学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不参加专业实践或专业实践考核未通过,不得申请毕业和学位论文答辩。
上文所述就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际中文教育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培养方案的相关介绍,欢迎广大学员报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职研究生学位深造,非全日制研究生、专业硕士研究生更多报考信息请咨询亚培研学研究生培训老师。
07
2025.0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MTI翻译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标准学制为2年;0551 翻译研究方向:1、英语笔译;2、日语笔译;重视实践环节,依托实践教学基地,与企事业单位联合培养。强调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翻译案例的分析,翻译实践贯穿教学全过程,要求学生至少有15万字以上的笔译实践。
07
2025.0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学制3年,0502 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方向:1、外国文学;2、翻译学;3、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4、国别与区域研究;专业课程: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方法、二外(日语)、外国文学导论、语言学导论、翻译学导论、二外(英语)、日本文学批评、日语语言学导论、翻译学导论等。
07
2025.0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学制为3年;0501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方向:1、文艺学;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3、中国古典文献学;4、中国古代文学;5、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课程:文艺学研究方法与热点、文学研究方法与热点、语言文献学研究方法与热点等。
07
2025.0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际中文教育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制2年。0453 国际中文教育专业课程:汉语语言学导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第二语言习得、汉语语言要素与技能教学、中华文化与传播、跨文化交际、课堂教学案例分析与实践、中华文化才艺与展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