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培管理学院 专注人才成长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培养方案

华东师范大学| 2024-01-02|8224

所属学院:教育信息技术学系

一级学科:教育学

学科名称:教育技术学

学科代码:040110

学位类型:学术学位

学位级别:硕士学位

培养目标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能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学风严谨,品行端正,身心健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系统掌握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和方法、熟练应用各项信息技术技能,能基本独立地从事教育技术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成为教育技术领域中的专门人才和教育信息化的领军人才。满足21世纪、国家教育信息化战略、社会发展的迫切人才需求。

3、深入了解国内外教育技术领域的发展,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国际化视野。

4、熟悉影响学习技术的相关理论、教学法、实证研究和应用、学习技术的热点主题;过程能力:掌握使用软硬件学习技术工具的操作技能;应用能力:能够应用学习技术工具解决实际教学问题,包括需求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估;个人和社交技能:具备自我规划学习能力和协作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具有新技术驱动教学实践的创新能力。

培养使之成为未来(教育)信息化专家,教育信息化系统的设计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能手、教育科创的引领者。

培养方式及修读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三年。可根据情况适当提前或延长,培养年限最长不超过五年。

040110 教育技术学二级学科研究方向

1、学习科学与技术

2、教育测量与评价

3、教学系统设计

4、教育装备技术

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课程包括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和学位专业课。学位公共课包括政治理论、外国语等公共必修和研究方法类等公共选修课程。学位基础课为本专业的学位必修课程。学位专业课包括面向本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和结合研究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

课程考核分考试和考查。考试成绩按百分制,考查成绩按等级制计分。 跨专业入学(原则上本科专业与硕士专业跨一级学科可认定为跨专业)和以同等学力入学的研究生,由导师根据学生本科课程成绩和现专业要求决定是否补修本专业相关课程,补 修课程学分另计,不能替代规定的学分。

本专业应修总学分至少为30分,且分项学分不低于以下要求,方可进入毕业论文答辩程序。

其中学位公共课的政治理论课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人文社科专业研究生指定选修,1学分),《自然辩证 法概论》(理工科、医科研究生指定选修,1学分);公共外国语为4学分;《研究伦理与 学术规范》自主学习,网上考核,不计算学分。

学位公共课的选修部分的课程为“第二外语”、“计算机应用”、“文献检索技术”、“研究方法类公共选修课”等,研究生可选修其中一门(2学分)。

学位基础课应修满9学分;学位专业课(必修)应修满 6 学分。学位专业课(选修)至少修满7学分,其中毕业论文开题(论文写作)作为指定选修课,需选修;所确定的三个专业 方向之一,需选该方向的一门专业指定选修课;跨学科或跨专业选修课(选修)至少应修 2学分,建议选修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传 播学院、设计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部、课程与教学系、教育系等课程。

课程设置

1、学位公共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自然辩证法概论、外国语、研究伦理与学术规范、公共选修课 I;

2、学位基础课程:教育技术学理论与实践、西方哲学与人的教育、教育研究方法(含:教育的量化研究方法)、教育统计基础、回归分析、实验设计、教育与心理测量基础、准实验设计、教育中的因果推断、多元统计、多层线性模型、结构方程建模、问卷调查、高级教育与心理测量、量化科研论文写作(含:教育的质性研究方法)、质性研究导论、田野研究、叙事研究、文化与生活史研究、质性研究成果撰写、案例研究、扎根理论、行动研究、质性分析软件应用;

3、专业必修课程:学习科学理论与实践研究、e-Learning 平台设计与应用、教育数据挖掘与学习分析;

4、专业选修课程:毕业论文开题(文献综述、论文写作)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学习新技术应用(移动、交互、情感、VR、AR、OER等技术)、创客教育的应用实践(3D打印与机器人)、游戏化学习APP设计与开发、教育技术项目管理与评估、教育评价创新方法。

说明:

1、学位基础课——《教育研究方法》,共计4学分,教育的量化研究方法为3学分,教育的质性研究方法为1学分。对教育的量化研究方法,若本科阶段修未能读过《教育统计基础》课程,则选《教育统计基础》课程和从《回归分析》、《实验设计》和《准实验设计》选 1 门;若本科阶段修读过《教育统计基础》 课程,则选《回归分析》、《实验设计》和《准实验设计》。对教育的质性研究方法,选《质性分析软件应用》。

2、“公共选修课 I”指“第二外语”、“计算机应用”、“文献检索技术”、“研究方法类公共选修课”等, 研究生可选修其中一门(2 学分);

3、学生在创业和创新过程中所修课程学分将由教育技术学教学委员会认定;

4、所开设的选修课,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时调整,由师生双向选择来确定最终的开设。

跨专业入学(本科专业非教育技术学专业)和以同等学力入学的研究生,是否补修与本专 业相关的2-3门本科课程,由导师根据学生本科课程成绩和情况对照现在的专业要求决定。 补修课程学分另计,但不能替代以上各项规定的学分。

课程考核分为考试与考查。必修课程进行考试,选修课程进行考试或考查。考试成绩按百分制、考查成绩按等级制记分。

除了课程考核以外,硕士研究生还须完成研究伦理和学术规范训练、基本文献阅读能力训练、学术活动、实践环节和科研训练等环节的考核,上述考核结果不计入总学分,但纳入毕业答辩资格审核范围。

研究伦理和学术规范训练以自学为主,其考核通过网络进行。 实践环节和学术活动的考核由研究生导师根据研究生提交的有关报告、材料并结合实际表现给出合格、不合格的评判。

科研成果考核

本专业的科研成果审核要求学生完成以下任务:

1、学生积极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一个科研项目的设计与开发工作,并完成相应的研究报告,并经系教学委员会审核。

2、学生积极参与导师或系里教师的科研项目,与导师或系里教师在核心期刊(CSSCI) 或 SSCI、SCI 期刊或指定的专业权威国际会议(8种)上合作发表学术论文(第二作者也可) 至少1篇或发明专利1项。

此外,每个研究生必须参加学术讨论或聆听学术报告至少30次,必须在研究生学术论坛、学术沙龙等学术活动中作一次学术报告,发表自己的观点,鼓励在国际会议上作学术报告。所有硕士研究生均须参加教学实习或科研实践,教学实习内容包括授课、辅导、组织课 堂讨论、指导实验、批改作业及实验报告、指导毕业论文等。

中期考核

根据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基本要求及相关规定,在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第四学期末,导师和系里将组织硕士研究生的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主要考核各类课程、实践环节和科研训练的完成情况、基本文献阅读能力训练及学位论文开题情况。中期考核需由导师、任课教师、辅导员和系领导等人员组成考评委员会,经考评委员会考核,在学习期间有多门课程考试不及格,无法继续完成本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者,报告研究生院,建议予以肄业。

学位论文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工作是硕士研究生在导师及导师小组指导下,独立设计和完成某一科研课题,培养独立的科研工作能力的过程。为保证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导师和院系应注意抓好学位论文选题、开题报告、论文指导、组织答辩等几个关键环节。

各专业应根据学校对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的要求,结合本学科、专业的特点,根据不同规格、类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制定本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具体标准及要求。

(一)论文选题

硕士学位论文可以是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也可以结合科研攻关任务从事应用开发研究,但须有自己的见解或特色。研究生在撰写论文之前必须经过认真调查研究,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了解研究方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确定自己的学位论文题目。论文选题要站学科的前沿,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有所创新教育技术学研究生教学计划、有 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二)论文开题

在第三个学期末和第四学期初期间,论文开题由系行政负责组织导师小组,专门组织开题报告会,研究生要就选题的意义、领域的现状、研究方向、研究条件、研究计划和预期的成果作明确的报告,并回答导师小组的提问。导师小组要就是否允许开题作出明确的建议。 对开题报告无法获得考评委员会通过者,必须重新开题,并推迟毕业期限。

(三)论文撰写

论文开题结束后,研究生应根据论文工作计划,定期向导师及导师小组作出阶段报告,以取得指导和帮助,导师与研究生要保证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入研究工作和论文撰写。

(四)论文评阅与答辩

论文完成并交导师严格审阅后,由导师确定是否可以按时参加答辩。按研究生院要求组成答辩委员会,导师不能参加答辩委员会工作。答辩工作必须严密安排、精心组织,保证学位授予的学术水平和权威性。

上文所述就是华东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培养方案的相关介绍,欢迎广大学员报考华东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学位深造,非全日制研究生、专业硕士研究生更多报考信息请咨询亚培研学研究生培训老师。

推荐标签:
  •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学术学位
  •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博士学位
  •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
  •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博士培养方案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在线报名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