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培管理学院 专注人才成长发展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培养方案

南京师范大学| 2024-08-01|1955

所属学院:地理科学学院

学科门类:理学

学科名称:地理学

学科代码:070500

学位类型:学术学位

学位级别:博士学位

学科概况

地理学与自然、社会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是一门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应用广泛、前景广阔的学科。从古至今,地理学一直是重要的学科门类。在古希腊、中国、阿拉伯等文明中,地理学具有突出地位,并和历史一起构成反映空间和时间的两门基础学科。近代以前,地理学曾是囊括天文、地质、生物、气象等学科的“科学之母”。近现代的发展使得地理学趋于专门化,但还是一个包括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地球信息科学三大门类的、综合性强的学科。地理学强调整体思维,近年来随着自然环境的复杂演化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地理学也不断革新,并日益显示其重大作用。全球自然环境的剧烈变化使得自然地理的重要性提升,经济社会的快速变革凸显人文地理学的价值,信息化的快速演进则使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地理学结合,催生了GIS(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和地球信息科学。自然地理基础、人文社会关联、信息技术优势使地理学呈三足鼎立之势。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科的历史可追溯到1919年的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文史部。1952年,我国著名的人文地理学家李旭旦教授到南京师范学院创办地理系。1997年成立地理科学学院。目前,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科拥有多个高层次科学研究及人才培养平台。地理学科为江苏省优势学科,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和江苏省重中之重学科,人文地理学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为江苏省重点学科。最近一次学科排名名列全国第六(并列)。近年来,学科的发展紧紧围绕国家经济建设需求,瞄准地理科学国际学术前沿,秉承教学与科研并举的方针,在东亚季风环境演变与全球变化、区域空间结构与资源集约利用、人类活动环境效应与生态建设、虚拟地理环境系统构建的理论与方法等方向上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和影响力的系列成果,在人才培养上取得瞩目的成绩。

070500 地理学一级学科学科方向简介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的学科方向主要有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地理环境遥感、环境地理学及海洋地理学。

1、自然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方向主要瞄准地理学国际学术前沿,秉承教学与科研并举的方针,在综合自然地理、第四纪地质、环境变迁与全球变化、资源开发与利用、地面过程与地貌模拟等多个领域,系统研究地球表层自然景观及其组成要素的特性、形成过程、动态变化和空间变异。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自然地理方向是自然地理学江苏省重点学科,拥有自然地理学国家级教学团队、地理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代自然地理学》国家精品课程、《自然地理与人类环境》国家精品视频课程各1项。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近年来已在国际著名期刊《Science》、《Nature》上发表论文5篇;沈冠军教授团队发表在《Nature》上的封面论文,将北京猿人的年龄测定为77万年。汪永进教授团队发表的 “过去22.4万年千年和轨道尺度东亚季风变化”被评选为2008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

2、人文地理学

南京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是由我国著名人文地理学家李旭旦先生创立并建设的我国现代第一个人文地理学专业。在李旭旦、金其铭等先生的带领下,南京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已成为我国人文地理学复兴的主要基地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积淀。近年来,该学科在区域空间结构与空间规划、乡村地理、城乡发展与区域规划、城镇体系与城乡规划、旅游地理学、人口迁移与社会转型、城市化与信息化、资源能源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地缘政治格局变化重组、历史文化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均取得了较为出色的研究成果,拥有了较好的国内外学术影响力。现拥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江苏发展规划研究中心、区域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人文地理与区域规划研究所等国家级、省部级研究平台。拥有人文地理学博士点和人文地理学、旅游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二级学科硕士点。拥有《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校级精品课程各1项、“十五”规划教材《人文地理学》曾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拥有江苏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3人。

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方向主要面向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利用空间认知理论、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空间技术等探讨地理空间认知规律、地理信息获取、地理信息表达以及综合分析和模拟地理现象及地理过程。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地理信息的空间结构和机理,地理信息的获取、建模、加工、处理、表达和应用等。为地理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先进的方法论和技术,为资源与环境管理及决策提供技术支撑。该方向拥有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学科、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博士学位点,地理信息系统江苏省重中之重学科,拥有江苏省地理环境演化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点、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理信息科学江苏省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工程中心、公安部警用地理信息技术公安部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研发平台;拥有地理信息系统国家级教学团队、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地理环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拥有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国家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名师各1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拥有《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学》国家精品课程、《地理信息系统》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地理信息系统国家人才培养模式试验区。近5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863 ” 项目、“ 973 ” 课题、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等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数十项,年均研究经费1000万元以上。获得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奖励。开发了面向土地资源管理、城市规划管理、市政设施管理等数十项行业GIS系统,在政府相关部门和多个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4、地理环境遥感

地理环境遥感主要利用遥感、遥测等技术,是以探测地理环境现象及其动态变化为目标的遥感科学、技术与应用,旨在研究自然、经济和社会文化地理环境发展演化的时空分布和变化机制,为地理环境多维、多尺度和高时效的动态监测以及多学科综合分析提供综合性技术支撑。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拥有地理环境遥感二级学科博士点和遥感技术与应用二级学科硕士点;近年来,在遥感动态监测的机理与过程、环境遥感的原理、技术与方法以及大气环境遥感、环境动态变化监测与评价、大气污染遥感监测与估算、湖泊水体水质监测与反演、土壤环境及海洋遥感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特色成果。拥有《遥感地学分析》国家精品课程及数项“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项目。主持科技部科技攻关项目、太湖水专项项目、“863”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十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及其他省部级奖励多项。

5、环境地理学

环境地理学方向主要通过运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研究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复合系统结构、功能、动态变化与协调平衡机制,深入研究以人类为中心的自然环境(气象气候、水文、植被、土壤、地貌等)复合系统的理论和方法,揭示其自然规律,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服务。南京师范大学环境地理学方向有机整合了地理科学、化学、生态学等多个学科的优势力量,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全球生源要素(碳、氮、磷)循环过程、机理及其影响、晚新生代以来东亚环境变迁过程、全球气候环境过程建模与模拟、环境演化的非线性动力学、环境监测、治理与生态修复等。拥有江苏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水环境生态修复平台、环境科学研究所等重点研究机构以及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和环境地理博士点,拥有高标准的环境监测实验室、环境微生物实验室、环境化学实验室、环境生物学实验室、生物化学实验室、环境生态学实验室、水处理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并建立了多个校内外专业实习基地和就业创业实习基地。

6、海洋地理学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拥有海洋地理学博士点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江苏省海洋综合开发与生态建设工程中心;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海洋环境演变,海洋资源环境调查及其开发利用与保护,海洋经济、海洋国土及其权益,海洋政治、立法与管理,海洋新技术发展、应用与影响等。近年来在海岸带遥感调查与动态监测、海洋-河口系统建模与模拟、海陆交互带的地理环境演变规律、海域规划与环境评估等领域形成了独到的特色。拥有国家海洋局颁发的海域使用论证甲级资质,是国家海洋功能区划专家委员会评选确定的海洋功能区划编制技术单位;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发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下设有海洋开发综合办公室、海洋调查监测与数据分析实验室、海洋基础地理实验室、海洋模拟分析实验室等实验室,共有50人从事海洋开发与生态建设,已经形成了包括海洋地质地貌、海洋工程、海洋规划、海洋生物、海洋环境、海洋经济、海洋测量、海洋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人员组成的专业和年龄结构合理的海洋教学及科研队伍。其中教授级工程技术人员15人,高级工程师20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海洋局公益性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数十项,年均科研经费超千万元。

培养目标

在地理学的某一个研究领域具有较深造诣,能够提出和解决有价值的科学问题;在基础研究中,具有原创性研究的思维能力,熟悉地理学前沿与动态,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在国际主流学术刊物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和宣读论文;能够协助导师指导本科生的实习和硕士研究生的研究工作;胜任与地理学有关的科研、教学和管理的较高级岗位工作。

学制与学分

博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四年(非定向三年,定向四年),在校学习年限(含休学等中断学习的时间)最长不超过七年。

总学分为20个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12学分。

课程设置

1、公共学位课程:第一外国语、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2、基础学位课程:地理科学前沿、地理建模与模拟

3、专业学位课程:自然地理学理论与方法、人文地理学原理、地理信息科学前沿、图像处理与分析、定量遥感

4、方向选修课程:

1)自然地理学:文献综述

2)人文地理学:地理学思想史

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GIS地学分析

4)地理环境遥感:全球变化科学

5)环境地理学:城市与区域发展

6)海洋地理学:SCI论文写作

必修环节

1、学术报告与会议论文(博士生参加学术报告不得少于12次;另外,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不少于3次,且至少有1次口头报告

2、开题报告

培养方式

博士生的培养应以科学研究为主,重点是培养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开展创新性研究工作的能力。

博士生的培养应强化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要求博士生更多地参与前沿性、高水平的科研工作,拓宽博士生的学术视野,提升博士生的创新能力。

博士生的培养工作采取主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要充分发挥导师团队指导的优势,系统地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注意因材施教,充分发挥研究生个人的特长和才能。

有计划地邀请校外专家讲学,积极创造条件鼓励研究生参加有关学术活动,特别是参加或列席本专业国际或国内学术会议。

培养环节

1、博士生入学后二个月内,应在导师或导师组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和领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并由博士生导师审查通过后报学院备案。

2、博士生在学期间应积极参加学术活动与交流,并计入学分;博士生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国际交流。博士生海外研修经历、参加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经历为基本要求。

3、博士生在深入把握本研究领域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的基础上,与实际项目、课题或需解决的科学问题相结合,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研究课题,进行开题,开题时间一般在第三学期。

4、博士生实行中期考核制度。博士生中期考核内容应包括文献阅读综述报告、课程学习情况、科研能力等。中期考核也可与博士学位论文开题相结合。中期考核和论文开题一般安排在第三学期,且到正式答辩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一年。中期考核不通过率设定为15%,导师对中期考核成绩具有一票否决权。中期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论文写作阶段。

5、博士生应尽早进入学位论文研究阶段。在博士生的学位论文研究过程中,博士生导师组要加强对博士生的全程指导和检查。

6、博士生应根据本学科要求,依据本学科制定的国内外学术期刊目录发表一定数量的科研成果,符合《南京师范大学关于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要求的规定》方能申请学位。

7、根据《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与盲审办法》,实行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制度和校外专家盲审制度,预答辩到博士论文外审的时间不得少于两个月。通过后方能进行答辩。

学位论文

1、选题和开题

博士生入学后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在把握本研究领域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的基础上确定研究课题。研究课题必须具备科学性、创新性和可行性,研究课题一般应与导师的科研项目相结合。

开题报告的内容应包括:课题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试验方案及其可行性研究;课题的创新性;计划进度、预期进展和预期成果;与本课题有关的工作积累、已有的研究工作成绩。

博士学位论文的开题必须在本学科或相关学科范围内公开进行,由3-5位相关学科专家对开题报告进行论证,专家中博士生导师的比例不低于50%。

2、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博士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或导师组的指导下,由博士生独立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应反映博士生已经掌握了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学位论文的格式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人文社科类博士论文的字数一般不少于6万字,理工科类博士论文的字数一般不少于4万字。

3、学位论文审查

博士学位论文研究须经过三次审查,一是前期的学位论文选题和开题报告审查,二是中期的学位论文进展和完成情况审查,三是学位论文基本完成后的质量和水平审查。博士学位论文实行校外专家盲审制度,盲审通过后方能进行答辩。

毕业与学位授予

博士生在规定修业年限内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考核成绩合格,获得规定的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符合毕业资格,准予毕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有关规定,达到学校学位授予标准,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博士学位。

上文所述就是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博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培养方案的相关介绍,欢迎广大学员报考南京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学位深造,非全日制研究生、专业硕士研究生更多报考信息请咨询亚培研学研究生培训老师。

【免费领取】国内、国际各大院校在职研究生学位招生简章信息

免费领取 :
推荐学校 :
推荐专业 :
当前学历 :
学生姓名 :
联系方式 :
相关文章推荐

14

2024.11

南京师范大学MPA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学科介绍

南京师范大学MPA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学科于2011年获得授予权,依托于公共管理学院,拥有结构合理、水平上乘的师资队伍。125200 公共管理MPA研究方向涵盖行政管理、教育领导与管理、土地评估与土地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

14

2024.11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保障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培养方案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保障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学制三年,学科注重研究中国社会保障制度转型和改革;120404 社会保障专业课程:社会保障理论与方法、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外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社会政策研究、社会福利与社会工作、社会保险与精算、社区公共服务研究、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特殊群体与社会保障。

14

2024.11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培养方案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学制三年。 学科注重对教育学科基础理论研究,注重对国外教育管理学理论的批判吸收和运用,在研究方法上倡导实地研究。120403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教育管理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政策与法规、学校管理专题研究、教育经济与财政专题研究、校长学专题研究。

14

2024.11

南京师范大学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培养方案

南京师范大学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研究生学制三年;学科注重研究当代中国政府的职能与能力问题,研究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以及行政文化研究。120401 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政治学理论研究、管理学理论研究、行政学说史、公共政策分析、公共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社区治理研究、公务员行政能力开发与训练、公务员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