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培管理学院 专注人才成长发展

杭州师范大学电子信息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杭州师范大学| 2023-06-10|10454

所属学院:商学院

学科名称:电子信息

学科代码:085400

学位类型:专业学位

学位级别:硕士学位

招收类型:全日制

培养目标

面向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特别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高层次、实用型、复合型电子信息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具体要求为: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服务国家和人民的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二)掌握电子信息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熟悉电子信息行业领域的相关规范,在本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技术和工具独立担负从事电子信息规划、设计、实施、研究、开发、管理和维护等专门 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

(三)掌握一门外语,具备良好的阅读、写作和交流能力。

研究方向

1、软件工程与服务计算

2、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3、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

4、复杂系统与电子商务

招生对象

085400 电子信息专业硕士研究生招收具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学、电子、通信、网络空间安全等相关专业大学本科学历人员。

学习方式及年限

学习方式为全日制学习;学习年限为 2.5 年,在校年限(含休学)最长不超 过 5 年。如确有必要可申请延长学习年限,延长期每次申请不得超过 1 年,累积 不得超过 2.5 年。

培养方式

采取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一)课程学习按照培养计划实行学分制,采取面授、自学、讨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提升专业实践的技能。其中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选修课程主要在培养单位集中学习,校企联合课程、案例课程以及职业素养课程可在培养单位或企业开展。提倡双语教学,以及聘请高水平行业专家参与授课。

(二)专业实践要求学生在企业等相关单位直接参与工程项目实践,突出应 用能力的培养。可采用集中实践和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具有 2 年及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应不少于 6 个月,不具有 2 年企业工作经历的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应不少于 1 年。

(三)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学位论文研究工作一般应与专业实践相结合,时间不少于 1 年。学位论文中应体现所取得的工程实践成果。

(四)积极开展校企联合培养,吸收企业优质教育资源参与研究生教育体系,推动产学结合、协同育人。

(五)采取导师负责制。建立以工程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导师组指导制,加强对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指导。导师组应有来自培养单位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丰富指导经验的教师,以及来自企业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专家。

课程设置

学位公共课程:硕士生英语(专业学位)、自然辩证法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工程伦理学;

专业必修课程:高级数据结构与算法、高级计算机网络、高级数据库技术、软件体系结构;

专业选修课程:Web 高级编程技术、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服务科学与服务工程、软件过程改进及项目管理、分布式计算与云计算、虚拟现实与人机交互、生物和健康信息学、应用密码学与网络安全、复杂系统原理、电子商务技术。

学分要求

本学科课程按学位公共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和实践课程四大类设置。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应修最低总学分为 33 学分,其中理论课程学习不低于 24 学分,实践课程 7 学分,必修环节为 1 学分。 为提高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要求每位硕士研究生必须选修至少 1 学分的全校公共选修课。同等学力或跨学科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补修现学专业大学本科主干课程。

必修环节包括学术道德教育与学术规范训练、文献阅读报告、学术活动、实践活动。

学术道德教育与学术规范训练:通过多种手段的训练,培育学位申请者拥有良好学术道德观念和学术规范品质。

文献阅读报告:在论文选题及研究方向范围内至少阅读文献 10 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 2 篇,每位硕士研究生在学位论文送审前向导师提交至少 2 份书面 文献阅读报告。

学术活动:每名硕士研究生听取学术报告不少于 10 次,公开做学术报告不少于 2 次。

社会实践:实践活动的形式允许多样化,可以从事社会调查、科研实践、兼职实习、教学实践等工作,工作量累计应不少于 30 日。

毕业考核

(一)专业能力考核

毕业前完成专业实践。具有 2 年及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应不少于 6 个月,不具有 2 年企业工作经历的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应不少于 1 年。

(二)学位论文考核

除符合学校规定外,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的学术论文,要求概念 清楚、立论正确、论述严谨、数据可靠,且层次分明、文笔简洁、流畅、图标清 晰。

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可以是一个完整 的工程技术项目的设计或研究课题,可以是技术攻关、技术改造专题,可以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等。

论文工作须在导师指导下,由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具各相应的技术要求和较充足的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论文可以采用产品研发、工程规划、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 调研报告等多种形式。

1、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为阐述、审核和确定学位论文题目而举行的报告会,它是监督和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举措。开题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①选题依据;②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③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行(包括研究方法、实验手段和技术路线);④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⑤研究计划及预期研究结果等等。

2、学位论文中期检查

学位论文中期检查主要是考核毕业学位论文进展和工作计划执行情况,是对研究生学位论文阶段性工作情况的全面考核,是保证论文质量的重要措施。学位 论文中期检查一般在第 4 学期期中完成。

3、论文评阅和答辩

论文评阅实行两位校外专家“双向隐名”通讯评阅的方式,研究生按照评阅专家的意见进行修改完善,经专家评阅通过后方可进入答辩程序。 论文评阅主要审核: 论文作者掌握本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的情况;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论文 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

答辩委员会由 3-5 位本领域或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其中至少包含 1 名企业专家。论文答辩通过者方可取得硕士学位。答辩未通过者,则按学校相关规定申 请后续重新答辩或自动放弃答辩。

研究生必须学完全部学习计划中的课程,考试成绩合格,并完成实践任务,获得全部规定学分,以杭州师范大学为第一单位公开发表(含录用)核心期刊论 文或 EI 收录论文 1 篇或发明专利 1 项(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且学生为 第二作者),方能申请参加论文答辩。

(四)毕业考核委员会

毕业考核委员会由相关领域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 5-7 人组成,考核学位申请人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是否达到合格水平。

学位授予

参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相关专业学位授予条例执行。凡完成课程学习并获得相应学分、论文答辩通过,并符合杭州师范大学学位授予相关要求者,可授予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颁发电子信息硕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

上文所述就是杭州师范大学电子信息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培养方案的相关介绍,欢迎广大学员报考杭州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学位深造,非全日制研究生、专业硕士研究生更多报考信息请咨询亚培研学研究生培训老师。

【免费领取】国内、国际各大院校在职研究生学位招生简章信息

免费领取 :
推荐学校 :
推荐专业 :
当前学历 :
学生姓名 :
联系方式 :
相关文章推荐

13

2024.1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MLIS图书情报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学科介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MLIS图书情报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学科依托“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应急管理”交叉学科博士点,及大气科学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面向国家数据强国战略、江苏省大数据产业生态及气象大数据建设需求,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专业化图书情报人才。

13

2024.1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研究生学术学位介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学科于2018年获批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方向:1、制造业管理工程;2、决策理论方法与应用;3、金融工程;4、气候与环境系统管理;5、信息管理与物流工程。

13

2024.1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保险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学科介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保险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学科依托“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应急管理”交叉学科博士点,围绕保险学科的主流方向:保险精算、风险量化、信用保险产品设计与定价,以及特色方向:气象保险产品设计与定价、气象灾害损失评估、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研究等领域形成大量成果。

13

2024.1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MF金融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学科介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MF金融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领域依托我校大气科学等优势学科,采用复杂系统理论与方法,开展天气风险、气象金融保险和金融衍生品设计与定价研究,在气象金融研究方面形成特色。0251 金融研究方向:1、金融工程;2、气象金融;3、公司金融;4、产业金融;5、金融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