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培管理学院 专注人才成长发展

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介绍

扬州大学| 2024-11-25|227

社会发展学院现设有哲学、历史学(师范)、档案学、社会工作等4个本科专业,历史学专业创办于1952年,办学历史悠久,专业积淀深厚,名家大师辈出。《哲学课程群》是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课程群,《中国现代史》是江苏省精品课程。历史学、档案学专业为江苏省高等学校本科重点专业,哲学专业是校特色专业。中国史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是江苏省“十二五”重点学科、省优势学科参建单位。哲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学科教学(历史)、社会工作、图书情报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哲学具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三个领域。

010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二级学科设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经典文本研究、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研究三个研究方向。

学科带头人

学科带头人陈晓明教授近年来在人学理论、意识形态研究、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研究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成绩。近年来主要为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讲授《哲学原理》、《哲学通论》、《哲学原著研读》、《人学理论研究》、《西方伦理思潮》、《经济伦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西方思潮》等课程。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江海学刊》、《江苏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多篇成果被人大复印资料和《中国哲学年鉴》等收入。参与和主持国家和省级课题7项,其中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人的自由发展学说的本质及当代价值》。主编和参著了多部学术著作,参著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和现状》获省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参著了重要文献《江泽民重要思想》,出版了40多万字的著作《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问题研究》并获省高校人文社科三等奖,出版著作《意识形态建设理论的新发展》一书。近年来,陈晓明教授两次获扬州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系列论文《人学理论与实践研究》2002年获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以主要主持人申报的《哲学课程群》获省高校优秀课程群;主持申报的《哲学通论》2003年获校精品课程;2000年被评为校优秀研究生导师,2003年被评为校优秀共产党员。

科研实力

近年来,学科带头人陈晓明教授出版了40多万字的著作《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问题研究》,该书讨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普遍关注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获省高校人文社科三等奖。在人学理论、意识形态研究、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研究方面也取得了明显的成绩。陈晓明教授发表了《从抽象的人到具体的人》、《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内在张力》等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复印,获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大会优秀论文。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人的自由发展学说的本质及当代价值》。出版了《意识形态建设理论的新发展》一书。

近年来,吴锋教授发表了《泰州学派对传统孝观念的改造及现代性价值》、《孝之本质论》、《孝道精神与普世伦理》、《传统传承的价值分析》、《传统哲学在传承中的创新转换和时代阐释》、《中国佛教对孝观念融吸之分析》等论文40余篇。参编和合著多部,其中出版专著《中国传统孝观念的传承研究》等3部。主持和完成省级项目3项,作为主要参与人教育部项目1项。科研成果曾获扬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一项、三等奖2项,获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和江苏省哲学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1项,获扬州大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扬州大学党建研究会优秀论文二等奖1项,2006年参加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大会的论文入围优秀论文。

近年来,熊登榜教授在《科学技术与辩证法》、《自然辩证法通讯》等刊物上发表了《论亚里士多德及其古代科学的终结》、《“现代性科学”与“后现代科学”之概念勘元》、《后现代概念谱系考辨》、《三种科学——“建设性后现代”视域中的科学新转向》、《怀疑、我思与数学原则》等10多篇学术论文,出版了《追思科学——历史与哲学视阈中的科学话语》、《袪魅与返魅——科学现代性的历史建构及其后现代转向》2部专著。其中追思《追思科学》获扬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近年来,卢彪副教授发表了《技术哲学研究路径与转向之透视》、《走出政治的技术理性化误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战略的发展》、《直面生命技术伦理的道德视点》、《当代生命科技伦理研究的新向度》等学术论文,出版著作《科技与伦理的碰撞》,主持省规划项目1项。

近年来,李庆钧教授发表了《政府行为的经济化与政府职能定位》、《公共政策创新的动力系统分析》、《政府行为的经济化与政府权威》等20多篇学术论文,其著作《斯密问题的现代求解》获省高校人文社科成果三等奖。

近年来,顾瑞漒副教授参写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和现状》等著作、撰写并发表了《恩格斯论发挥社会主体作用》、《马克思对认识论问题的探讨》等多篇学术论文,其中3篇论文分别被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列宁主义》、《邓小平理论》全文复印;3篇分别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政治理论》和《哲学原理》转载;2篇论文分别获江苏省委宣传部优秀论文二等奖和扬州市政府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近年来,孙荣博士发表了《恩格斯与马克思对新旧唯物主义区别点理解上的不同视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中应当克服的两种倾向》、《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之辩证观》、《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在何种意义上属于旧唯物主义》、《评析“超越论”指认马克思哲学》等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出版了个人专著《恩格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等著作。

近年来,张友群博士发表了《“邓小平理论”教学的整体逻辑》、《民主革命时期张闻天知识分子思想研究》、《试论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的逻辑》、《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历史构序》、《“三个代表”与执政为民》、《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发展》等多篇学术论文,参写了《跨越世纪的征途》、《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碑》等著作,出版了个人专著《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主持了科研项目2项。

研究方向

1、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

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本理论、意识形态理论、人学理论、世界历史理论、解释学理论等,及其与当代社会发展相结合所体现的价值;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原典的哲学精神、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批判方法、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探讨和谐社会的构建问题、人的生存与社会发展等一系列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发展,探讨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与当代社会实践的结合,体现了理论性、当代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2、文化哲学研究

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文化哲学的相关问题,内容涵盖文化哲学的对象、主题、建构原则等;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一致与冲突、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当今主导性文化转型、新文化精神的重建等众多问题的意义和价值;研究和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西方各种传统文化模式之间关系,着重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性和前瞻性。

3、政治哲学研究

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政治哲学的相关问题,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前史、现当代西方著名政治哲学家的思想,注重文本本身与其所处的社会观念或思想理论背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围绕正义、平等、自由、民主和公共利益等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以及自由与秩序、民主与权力、程序与合法性等关系展开讨论;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社群主义等流派进行评述,着重对当代中国政治实践中关于公共政策、公民权利、新农村政治文化建设等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体现了实践性和时代性特征。

4、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研究

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技术哲学相关问题,主要涉及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科学观、伦理观等;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自然以及规律的过程中、以及反思科学发展史的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探讨科学技术与人类生存、社会发展、道德伦理的相关的一系列问题,进而探讨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发展形态及其哲学思维和成果,彰显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

上文所述就是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学科的相关介绍,欢迎广大学员报考扬州大学在职研究生学位深造,非全日制研究生、专业硕士研究生更多报考信息请咨询亚培研学研究生培训老师。

旅游资源管理在线报名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