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学院: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科门类:工学
学科名称:船舶与海洋工程
学科代码:082400
学位类型:学术学位
学位级别:博士学位
学科简介
本学科起源于1909年晚清邮传部南洋公学的船(政)科,1984年首批获得轮机工程硕士学位点授予权,2002年获船舶与海洋工程工程硕士授予权,2006年获轮机工程博士点授予权, 2012年获得上海市“船舶节能减排博士生创新人才培养平台”,2018年获船舶与海洋工程博士点授予权。本学科目前是上海市“高原学科”建设学科,有教育部航运仿真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上海深远海洋装备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海洋局深海装备材料与防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 “深海服役材料蚀损过程” 高校重点实验室。本学科拥有轮机模拟实验室、主机实验室、辅机实验室、风洞实验室、船舶综合自动化机舱实验室、表面工程与再制造实验室、海洋材料分析测试中心、海洋材料实验室、船舶冷藏运输实验室和特种(液货)船模拟教学平台,在规模和设备先进程度上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本学科研究方向目标明确,相关性好,学科梯队稳定,已为国内外航运业和造船业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为中国航运和造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培养目标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有献身于科学的事业心、合作和创新精神;具备船舶与海洋工程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掌握本学科的现状、发展方向和国内外学科的前沿发展动态;
2、具有较强的实验动手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掌握必需的理论与数值分析能力和测试技术;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好的学术交流能力,有独立从事本学科的科学研究或解决工程重大技术问题的能力;
3、具有健康的体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主动适应社会的需求。
082400 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级学科研究方向
1、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
1)船舶结构健康监测
2)船舶水动力与性能
3)水波动力学理论与应用
4)智能船舶与无人船技术
5)船舶环境荷载与结构优化
6)船舶建造理论与工艺方法
2、船舶动力装置与系统
1)船舶代用燃料及新能源利用
2)燃气轮机设计及性能优化
3)船舶振动及噪声控制
4)船舶蓄能技术
5)燃料燃烧反应动力学
6)机舱状态监测与智能诊断
7)船舶制冷装置自动控制
8)船舶冷藏及冷藏运输
9)轮机自动检测与遥控
3、船机修造与安全
1)现代轮机管理工程
2)船舶再制造技术
3)材料表面工程
4)重防腐涂料开发及应用
5)海洋环境保护
4、船舶与海洋工程材料
1)海洋结构物腐蚀、污损与防护
2)海洋环境材料
3)船舶特种功能材料
4)新型海工材料
学习年限与学分要求
学术型博士:学制3年,最长学习年限8年。总学分:20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不少于16学分,必修环节(学术活动)4学分。原则上1学分16学时。
课程设置
1、学位课程: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公共英语、现代数学、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学科研究前沿、轮机工程学科研究前沿、海洋材料学科研究前沿、船舶力学(双语)、现代燃气轮机技术与总能系统、船舶清洁能源技术、水波动力学理论、海洋材料失效与防护、海洋材料及船机修造技术(双语)、论文写作指导(必修);
2、非学位课程:海洋环境保护、现代控制理论、现代船舶推进装置(双语)、轮机监控与仿真、热力学专论、内燃机燃烧理论、船舶机械状态监测与诊断、传热学专论、动力装置减振降噪、新型制冷及空调技术、船舶能效管理、工程测试与信号分析、现代船舶设计理论与方法、智能控制基础(双语)、海洋材料研究方法、高性能复合材料学、电化学及其应用、海洋工程材料表面防护、海洋环境材料及应用技术;
3、其他必修环节:学术活动与专题讨论会、学术报告、文献综述、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
备注:
(1)博士生必须取得20学分,方可进入论文阶段。完成培养计划中其他必修环节的全部内容,方可申请论文答辩。
(2)公共英语分类及课程安排见《上海海事大学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教学管理规定(修订版)和《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免修办法(修订版)》。
科研和学位论文要求
1、科研要求:各一级学科可依据实际情况制定不低于学校的要求。
3、学位论文要求: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3、开题报告:第二学期末或第三学期初,由学科组织,包括资格审核等,具体要求见相关文件;
4、中期考核:第三学期末,由学科具体组织;
5、预答辩、答辩:第六学期。具体要求见学校文件。
上文所述就是上海海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博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培养方案的相关介绍,欢迎广大学员报考上海海事大学在职研究生学位深造,非全日制研究生、专业硕士研究生更多报考信息请咨询亚培研学研究生培训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