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培管理学院 专注人才成长发展

扬州大学文艺学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培养方案

扬州大学| 2024-08-05|1681

所属学院:文学院

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学科名称:文艺学

学科代码:050101

学位类型:学术学位

学位级别:硕士学位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需要的优秀人才。

1、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理论和实践问题。

2、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能够做到遵纪守法,克己奉公;注重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建设,树立良好的学风和文风;重视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

3、能够系统掌握文艺学的专业知识和基础理论,至少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阅读和翻译本专业的外文资料。4、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体魄。

050101 文艺学学术学位研究方向

文艺学隶属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根据本学科覆盖面较宽的特点,设置的研究方向主要有文艺美学、当代审美文化研究、文学理论基础等三个方向。

1、文艺美学

主要研究文艺美学的学科定位和学科性质,文艺美学范畴和门类艺术的美学规律,并注重对于中国文艺美学的研究。

2、当代审美文化研究

主要研究当代审美文化的本质特征,在审美文化的历史进程、当代构成和中西比较这三个维度上寻求当代审美文化的坐标,对当代审美文化所显示的新趋向、新情况、新问题做出说明、预测和规范。

3、文学理论基础

主要研究文学理论的基本问题、范畴、观念、方法、历史发展和当前现状,对中西文论进行跨文化研究,进行文艺社会学、文艺价值学、文艺心理学的研究。

学习年限

一般为3年,经批准可在2.5—5年的范围内变动。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按规定修满35个课程学分、完成所有培养环节和论文工作,可提前毕业。允许分段完成学业,允许休学创业。

课程设置

1、学位课程:马列著作选读、第一外语、文学理论体系研究、文艺社会学、文艺美学范畴研究、当代审美文化研究;

2、必修课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西比较文论、文学语言学研究、文艺美学专题研究;

3、选修课程:英语口语、第二外语、计算机应用类课程、文学理论专题研究、东方美学专题研究、文艺学美学方法论、西方美学专题研究。

学分要求

  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包含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本专业课程学分最低35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为20学分,非学位课程15学分。

培养方式

1、指导教师负责与学科集体培养相结合。

指导教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制定研究生个人培养方案、设置课程、组织实践教学、完成学位论文等工作。指导教师应教书育人,关心研究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研究生的中期检查、开题报告、毕业论文答辩等工作,由学科统一组织。学院负责研究生培养的日常管理工作。

2、课程学习与研究课题、科研论文相结合。

研究生通过课程学习以掌握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通过研究课题和科研论文培养从事科学研究和胜任专业工作的能力。

培养环节

1、个人培养计划

研究生入学后,应在导师指导下,填写《扬州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经学科负责人审定后报学院和研究生处备案。

以同等学力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必须补修5门与现专业相关的本科基础课程;跨专业入学者视专业差异,必须至少补修3门与现专业相关的本科基础课程。以上补修课程列入个人培养计划,不计学分;考试合格,成绩登录时标明“补修”。

2、课程学习

课程学习可根据课程性质和内容,采取教师讲授、师生讨论、学生自学、读书报告等多种形式。任课教师应着重引导阅读、启发思考和训练写作,培养研究生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践环节

包括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社会实践主要是参加社会调查、承担校内外的科研、设计、调研、咨询、社会服务等活动。教学实践主要是以本科生为对象开展试讲、辅导课堂讨论、辅助指导本科生的毕业论文等。研究生参加教学实践活动,应完成相当于助教一个月工作量的任务。

4、学术活动

研究生应积极参加校内的各项学术活动,并在导师的带领或指导下参加校外的专家讲学、学术会议等学术活动。在学期间,研究生必须作1次学术报告。具体办法详见《扬州大学关于建立研究生学术报告会制度的意见》。

考核方式

1、课程考核

学位课程和必修课程的考核主要以考试方式进行,选修课程的考核以考试或考查方式进行。所有课程考核一律以百分制记分,60分为合格,考核合格后方可取得相应的学分。以同等学力入学的研究生所有补修课程必须考试合格。

2、实践环节考核

研究生的社会实践必须由实践单位提供书面证明,方能通过考核。研究生的教学实践应由研究生填写《扬州大学研究生教学实践情况考核表》,指导教师签署意见,经学院考核,合格者方能毕业。

3、学术活动考核

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时,要填写《扬州大学研究生学术报告登记表》和《扬州大学研究生学术活动记录表》,学院根据每学期研究生学术报告会计划审核研究生的学术报告情况。合格者方能毕业。

4、中期考核

各学科一般在课程学习结束以后,结合论文开题工作对研究生进行中期考核,具体办法详见《扬州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办法》。

学位论文

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撰写及工作程序,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细则》和扬州大学有关文件的要求进行。

1、选题

研究生入学后,应在导师的指导下逐步确定研究方向,在广泛查阅文献和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选定研究课题。选题必须具备科学性、学术性、创新性和可行性。

2、开题

研究生在选定课题后,应在导师的指导下做好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选题;与选题相关的研究状况和文献资料综述;选题的研究意义、学术目标、研究内容;选题的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选题的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案;采用的研究方法、研究计划、研究进度、预期成果;已有的研究基础、学术积累等。

3、学位论文写作

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论文要求理论正确、观点鲜明、资料翔实,思路清晰。学位论文的文本格式必须符合《扬州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要求》。

4、论文答辩与学位申请

研究生完成所有培养环节以后,方能申请论文答辩。有关论文答辩、学位申请等环节的具体要求,按照《扬州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说明

本次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在总体上依据《扬州大学关于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意见》,遵循研究生培养的基本规律,坚持知识教育、能力培养、素质培养的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注重充实和完善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培养研究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和鼓励研究生在专业学习和学术研究方面的个性发展,以适应新世纪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

1、根据新世纪研究生培养的要求,加强培养方案的新进性和前瞻性。在保持文艺美学、当代审美文化研究、文学理论基础等三个研究方向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对其内涵作了新的充实和完善。

2、适应本专业培养目标、学科建设和导师队伍的发展,对研究生课程作了调整和更新,保持学位课程的基本稳定,以加强专业基础的教学;对于非学位课程必修课程作了较大更新,以体现专业的晚近发展;对于非学位课程选修课程作了较大充实,旨在使研究生在课程学习中有较大的选择空间,有利于发展学术个性。

3、课程设置体现了连续性、层次性和递进性,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必修课程、非学位课程选修课程等三个层次的课程设置有利于研究生课程学习的循序渐进和不断提升。

4、丰富和增加研究生培养的内涵和环节,以体现研究生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原则。

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中必修课程简介

1、文学理论体系研究 64课时,4学分 阐释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体系的思想方法,对有代表性的现代文学理论体系进行综合研究,阐述它们的产生发展、理论框架、基本特点。

2、文艺社会学 64课时,4学分 以“中介论”的观点解释文艺行为、文艺价值、文艺心理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寻找其中的中介环节,解析其内在构成,同时比较全面地评介当代国内外文艺社会学的研究状况。

3、文艺美学范畴研究 48课时,3学分 对文艺美学的重要范畴如悲剧、喜剧、崇高、丑等进行研究,考察这些范畴的本质特征、审美形态、艺术创造、审美效应及其发展演变的历史。

4、当代审美文化研究 48课时,3学分 通过当代审美文化的哲学基础、社会心理背景、宗教意识、地域特征、艺术形式、当代文学景观、基本矛盾,以及审美文化的历史进程、当代构成、中西比较等方面来全面地揭示当代审美文化的本质和规律。

5、中西比较文论 48课时,3学分 通过教学拓展研究生的文艺学视野,培养一种宏观比较的思维能力和表述能力,以及在人类学的高度观察、思考和解决文艺学问题的基本兴趣和素质。

6、文学语言学研究 48课时,3学分 通过对于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的关系,文学语言与艺术符号的关系,文学语言中的“言”“意”关系,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等的研究,掌握文学语言的一般规律。

7、文艺美学专题研究 48课时,3学分 了解文艺美学的主要形态、范畴及其历史发展,掌握文艺美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以充实和培养文艺美学研究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

上文所述就是扬州大学文艺学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培养方案的相关介绍,欢迎广大学员报考扬州大学在职研究生学位深造,非全日制研究生、专业硕士研究生更多报考信息请咨询亚培研学研究生培训老师。

轨道交通在线报名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