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科名称:动力工程
学科代码:085802
学位类型:专业学位
学位级别:硕士学位
学科简介
东华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源于1951年成立的华东纺织工学院热工教研室,1984年开始招收研究生,2003年获得热能工程硕士授予权。2008年增设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本科专业,并获批建成国家级特色专业。2010年获得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工学硕士授予权。 本学科是我国第一个在纺织类大学设立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并新兴成长的学科。遵循“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的建设思路,在行业方面,立足纺织,兼顾电力、冶金、钢铁等其他行业。既服务纺织热工艺节能,
主攻纺织行业降能减耗、污染物排放控制、航天和消防服装热防护以及动力设备运行;又兼顾“大能源”特色,开展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等前沿热点研究。在区域方面,立足长三角,面向全国。在人才培养方面,稳步推进本科生教育,优先发展研究生教育,为社会培养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能源与动力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服务于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 本学科现有教授7名,副教授8名,其中11人获博士学位,5人有国外学习和访问合作研究经历。校外企业 兼职导师5名,校外实习基地5个。
培养目标
能源动力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是为能源动力领域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 人才。秉承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理念,具体培养目标如下:
1、攻读本专业学位人员,应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维护国家和人民根本利益,能正确处理国家、单位、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也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2、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能源动力工程专业的高级技术人才。掌握能源动力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及管理知识;掌握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解决复杂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具备较强的综合协调能力,具有独立担负能源动力技术或工程管理的领导能力,为能源动力的建设培养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管理人才。
3、掌握一门外语,能够较熟练地阅读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会话和写作能力。通过对文献的检索和阅读, 能够较熟练地获取专业信息。
4、具有科学精神,掌握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坚持实事求是、严谨勤奋、勇于创新,富有合作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诚实守信,恪守学术规范,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杜绝抄袭与剽窃、伪造与篡改等学术不端行为。
5、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坚持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具有维护公共利益的职业素养,正确看待规划职业资格的社会责任和社会含义,自觉维护和履行职业规划师的职业道德要求。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085802 动力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方向
1、能源动力系统及控制技术
2、多相流理论应用及测试技术
3、高效清洁燃烧技术
4、清洁能源及高效利用技术
基本修业年限(学制)与学分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制为3年。最长培养年限不超过4年。课程学习和实践教学实行学分制。课程设置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与专业选修课构成,课程总学分不少于37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不少于18学分,专业必修课不少于9学分,专业选修课不少于8学分。 课程安排在一个学年两个学期内完成。
课程设置
1、公共必修课程:英语听说、体育、企业经营管理、自然辩证法概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信息检索、知识产权、工程数学、科学素养概论、高级英语写作;
2、专业必修课程:高等传热学、高等流体力学、科技论文写作与专门化文献阅读、高等工程热力学、燃烧理论与技术;
3、专业选修课程:气固两相流、太阳能热利用技术、流体流动与传热测试技术、数值传热学、计算流体力学、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专论、气液两相流、热能设备与系统的最优化、热泵技术、生物质能源转化和利用、燃烧污染物控制技术、热能利用与节能技术;
4、必修环节:企业实践。
学位论文工作及发表学术成果要求
学位论文可由校内导师和经推荐的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企业技术人员联合指导。
研究生应将学位论文和专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研究来自企业的课题。论文拟解决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论文要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在学期间一般需用一年时间完成学位论文。第三学期提交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应包括课题研究背景、拟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案和研究进度等,并后附专题综述报告。经本学科和相关学科专家参加的开题报告会通过后进入课题研究。 学位论文答辩前,获得成果必须符合《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获得成果基本要求》(东华环境研〔2022〕1号)。
上文所述就是东华大学动力工程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培养方案的相关介绍,欢迎广大学员报考东华大学在职研究生学位深造,非全日制研究生、专业硕士研究生更多报考信息请咨询亚培研学研究生培训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