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培管理学院 专注人才成长发展

上海大学电气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培养方案

上海大学| 2024-06-05|2906

所属学院: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学科门类:工学

学科名称:电气工程

学科代码:080800

学位类型:学术学位

学位级别:硕士学位

学科简介

电气工程学科主要研究各类电磁现象与规律及其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主要涉及工 业、农业、交通运输、科技、教育、医学、国防等各个领域,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广泛的 影响。电气工程以电磁场、电网络和电磁测量等理论为基础,是一个基础性、工程性和派生能力强的学科。本学科的二级学科或研究方向包括:

①电机与电器:主要研究机电能量变换的理论与技术,包括电机、电器以及其他电磁与机 电装置的理论、设计、制造、运行及控制规律等。

②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主要研究新型电力电子器件与应用,电力电子电路的拓扑、建模 与控制,电力传动与自动控制系统,电力电子系统集成与应用等。

③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主要涉及电能的生产、存储、变换、输送、分配、控制的理论与 技术,包括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运行管理、控制保护等理论、技术与应用。

④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主要研究电网络、电磁场、电磁测量和基于信息科学与人工智能、 新原理新材料等电工新技术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

⑤智能电网与能源互联网:主要研究能源调配策略、分布式电源即插即用、分布式储能、 商业模式等能源互联网领域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

⑥智能无人系统:主要围绕“自主与感知”“协同与群智”等关键科学问题,开展智能无 人艇、智能减振降噪、机器人控制、微纳机器人等研究,着力推动智慧城市、智慧海洋、智能 制造、智慧医疗等领域的产业变革。

在需求牵引、内涵发展和学科交叉的推动下,电气工程学科正呈现出旺盛的发展态势,主要趋势为:电能生产、存储、转换、传输和应用向着高效、灵活、安全、可靠和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方向发展;电磁场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新现象、新原理、新模型和新应用已成为高新技术和现代国防的重要基础和创新源头;信息科学、人工智能、新材料和生物学等技术的发展促 进了其与电气工程学科的交叉,并成为电气工程学科新的创新领域。

学位标准

1、具备良好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2、系统掌握电气工程学科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以及相关专业前沿的发展趋势。

3、具备创造性地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在学位论文中做出理论结合实际的创新性成果。

4、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顺利进行电气工程领域的中、外文科技文献阅读和学术交流。

培养目标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品行端正,诚实守信,学风严谨,身心健康,恪守学术道德规范,遵纪守法。

2、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掌握本学科领域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深入了解本学科发展方向及国际学术研究前沿。

3、掌握科学研究的先进方法,在本专业领域做出创造性的研究成果,成为具有较强的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级科技人才。

4、能用一门外国语熟练阅读专业资料及撰写科技论文。

5、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身体健康。

修业年限

本专业硕士学制为2.5年。在校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

080800 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培养方向

1、电机与电器

2、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3、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4、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5、智能电网与能源互联网

6、智能无人系统

课程设置

1、公共课程: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公共体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学术综合英语(硕士)、学术英语写作与交流(硕士);

2、公共平台课程:数值分析

3、专业基础课程:高等电路与网络分析、矩阵论;

4、专业选修课程:电能转换与利用、泛函分析续论、数学物理方法、随机过程分析、系统工程与优化及其应用、电机测试与标准、特种电机及其控制、交流电机控制理论与方法、永磁电机控制系统设计与实践、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电气系统的数字控制技术、同步机发电与电能交互技术、新能源变换与并网技术、计算机体系结构、智能系统与控制、网络通信技术与应用、计算机视觉、电磁干扰防护与电磁兼容设计、现代数字信号处理、电力网络的未来、电力电子与电机系统集成、高等电磁场、电力系统规划与可靠性、现代控制理论、电力能源互联网技术、智能电网技术、电力设备的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现代电力系统分析、复杂网络引论、信息论和感测技术、网络化控制系统;

5、创新创业课程:创业与创新、前沿发展讲座;

6、学术规范与写作课程:科技英语写作与交流;

7、学术研讨课程:学术研讨课。

学分要求

本学科硕士生的学分最低为43学分,其中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不低于8学分、专业选修课 不低于22学分。学术规范与写作课不低于2学分,创新创业课不低于2学分,学术研讨课2学 分。

培养计划制定

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入学后,应在导师指导下按照本学科当年度培养方案的要求制订培养计划,在入学后1个月内,登录研究生管理系统,输入培养计划,同时,打印的纸质版培养计划报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批准后,由学院留存备案。凡列入培养计划的课程必须修读合格 方可进行答辩。

必修环节

为不断提高研究生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发挥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筛选作用,研究生必 须要进行课程考核、中期考核,在学位论文答辩前要进行预答辩。

1、课程考核

学习成绩低于60分为不及格,不及格的课程必须重修;  课程考试及格但低于75分也可向所在培养单位申请重修。 重修由研究生本人在每学期开学一周内申请。原成绩与重修成绩均如实记载在成绩单中,课程成绩按最后一次修读的成绩计。未在培养计划中出现的课程不计入总学分,平均成绩为计入总学分的课程成绩的平均分。

为保证硕士生论文工作质量,硕士生课程学习原则上要求在第一学年内结束,且应至少取得43个学分。

2、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与中期考核

1)开题报告

硕士研究生的开题报告,一般应在课程学习结束,取得规定学分后进行,通常在第4学期(即第2学年第1学期)完成。为保证硕士生有1年的时间从事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硕士生的开题报告(审查通过)至论文答辩时间不少于1年。

(1)在开题报告之前,硕士研究生应修满培养计划规定的学分,递交1篇文献阅读专题报告或学术讨论会小结报告;

(2)论文选题:论文的选题应与本专业的前沿研究相关或来自与本专业有关的国民经济中的科学技术问题;

(3)开题报告的要求:硕士研究生在第2学年第1学期末以前完成5000字以上的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文献综述、选题意义、研究内容、难点与特点、预期成果和可能的创新点等部分,引用文献不少于30篇;

(4)开题报告的评审:硕士生开题报告必须以学术报告会形式公开进行,实施学位论文学科集中开题制度。本学科内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集中开题工作由学科学位论文开题小组负责组织。学位论文开题小组成员一般不少于3人,要求副高级及以上职称,实行导师回避制度。开题报告评审小组听取开题报告并进行评审并对考核结果进行排序,评审通过后方可开题。开题报告为公开性报告,  并在第2学年第1学期末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及学位论文的内容应 参照《上海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工作的有关规定》执行,对于未通过者必须在2个月内重作开 题报告。仍未通过者,则按《上海大学研究生培养过程质量监督与管理办法(上大研[2019]8 号)》处理。

2)学位论文中期考核

在第2学年第2学期末,对论文的进展情况进行阶段报告和中期考核,以保证按进度进行。评审不合格的,将给予警告,半年后再次进行中期检查,连续两次不合格的,将取消其撰写学位论文资格。

硕博连读可不进行硕士开题及中期考核,在通过资格考核取得博士身份后,按博士培养要求进行相关工作。

3、学位论文预答辩

预答辩的必要条件是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点:(1)完成学位论文;(2)满足学位标准;(3)指导教师同意进行预答辩。 预答辩由本学科学位论文预答辩委员会组织并实施集中预答辩制度。学位论文预答辩委员会成员一般不少于3人,其中校外专家不少于1人,要求副高级及以上职称,同行评议专家不超过半数,答辩委员会主席一般由校外专家担任,实行导师回避制度。本学科对参加集中预答辩研究生的考核结果进行排序,对各环节考核未达到要求的研究生给予学业警告,延期、分流淘汰或淘汰。

4、论文答辩

研究生通过学位论文预答辩和论文盲审后可以进行学位论文答辩。论文答辩的基本程序依据《上海大学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答辩管理办法》和《上海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 的最新规定执行。 答辩通过者方能提交学位授予申请。答辩不通过者,依据《上海大学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答辩管理办法》的最新规定执行。

科学研究与论文工作

1、学位论文选题

(1)选题要具有先进性,课题工作量和难易程度要适当,尽量结合国家和省、市的科研任务,并根据科研条件和经费的实际情况,在一定期限内有可能取得结果;

(2)硕士生要在导师指导下,根据硕士生过去的科研基础,充分发挥个人特长,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3)硕士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一般在第1学年末制定学位论文工作计划,开展科学研究,做好论文开题报告,并独立完成学位论文。

2、开题报告

(1)硕士生的开题报告,一般应在课程学习结束,取得规定学分后进行,通常在第4学期(2.5年学制)或第5学期(3年学制)内完成。为保证硕士生有1年的时间从事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硕士生的开题报告至论文答辩时间不少于1年;

(2)硕士生开题报告必须以学术报告会形式公开进行,实施学位论文学科集中开题制度。本学科内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集中开题工作由学科学位论文开题小组负责组织。学位论文开题小组成员一般不少于3人,要求副高级及以上职称,实行导师回避制度。开题报告评审小组听取开题报告并进行评审并对考核结果进行排序,评审通过后方可开题。开题报告结果为通过、警告和不通过(延期、分流淘汰或淘汰)。考核为警告的研究生可正常进入下一个阶段的考核,但在下一阶段中应重点关注;考核为延期的研究生将延迟进入下一个阶段的考核,并在最长学习年限内相应推迟毕业时间;考核为应淘汰的研究生,按照退学处理,学校发给肄业证书或学业证明。

(3)硕士生开题报告须用A4纸打印,并填写《上海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一式二份。当硕士生开题报告会结束后,由导师写出综合评议意见,并按规定程序审批,通过审批者即可进入论文工作阶段(开题报告材料一份自存,待课题结束并且答辩通过以后归到档案馆科技档案处,另一份交学院存档,同时登录研究生院网站上的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进

行信息提交);

(4)开题报告通过后,原则上不能随意改题。如有特殊原因需改题,由硕士生写书面报告,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院(系、所)负责人审批后,报研究生院培养管理处备案,并应在1-2个月内重作开题报告。

(5)开题报告的内容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①课题来源、选题目的和意义。说明选题的理论和实用价值,着重介绍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本人选题的经过、目的。

②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着重分析技术路线、主要关键技术、实验方案、预期结果。

③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手段,需要的科研条件,阐述课题研究工作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的方法和措施。

④研究工作进度计划。

⑤主要参考文献(要求不少于30篇)。

3、硕士学位论文

(1)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

(2)应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见解或新成果,并在理论或实践上对社会主义建设或本门学科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3)表明作者在本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

(4)论文题目确定后,用于硕士学位论文工作的时间不得少于1年。

4、学位论文评阅和答辩

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评阅和论文答辩可按《上海大学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答辩管理办法》及《上海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办理。

5、科研成果量化指标

见《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研究生申请学位创新成果要求(修订)》。

上文所述就是上海大学电气工程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培养方案的相关介绍,欢迎广大学员报考上海大学在职研究生学位深造,非全日制研究生、专业硕士研究生更多报考信息请咨询亚培研学研究生培训老师。

护理信息化在线报名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