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学科名称:城市规划
学科代码:085300
学位类型:专业学位
学位级别:硕士学位
学科简介
现代城乡规划作为政府管理职能,是基于经济、社会、环境的综合发展目标,以城乡建成环境为对象,以土地使用为核心,通过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对于城乡发展资源进行空间配置、并使之付诸实施的公共政策过程。在过去的100多年里,城乡规 划学科经历了不断变革和逐渐成熟的过程。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城乡规划学科的关注重点伴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需求而不断变化,从传统的设计和工程领域扩展到社会和经济领域、政策和机制领域、生态和环境领域、方法和技术领域,并且不断地吸纳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成为跨学科的综合学科领域。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始建于1952年,1981年获得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1988年设立我国第一批博士后流动站。经国家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正式认定,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为国家和上海市的重点学科。2011年,同济大学 成为全国首批11个获得城市规划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的学位授予单位之一,并从2012年起招收城市规划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在同济大学的城市规划硕士专业学位建设中,以城市规划系为核心,与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现代建筑设 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等一批规划设计机构建立紧密的产教融合平台,以本专业学位导师领衔的师生团队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工程的规划实践,包括雄安新区规划、北京城市副中心总体城市设计、海南省国土空间规划等,以 及乡村振兴、城市更新、遗产保护等与国家战略相契合的规划编制任务,为本专业高层次人才的全方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城市规划系现有在职教师53人,其中高级职称师资占60%以上。城乡规划学科建设以城市规划系为核心,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智能规划技术重点实验室、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三角城市群智能规划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城市规划学刊》编辑部、《GUIHUA》编辑部、自然资源部-同济大学国土空间规划人才研究与培训中心、住建部城市规划和建设干部培训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亚太地区)培训与研究中心、同济大学-亚洲发展银行“城市知识中心”等协同合作,形成 教学-研究-咨询综合体,为城乡规划学科领军人才的全方位培养提供了坚实平台。
本类别授予城市规划硕士学位。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创新人才,成为引领未来的社会栋梁和专业精英。
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为人民服务和为祖国富强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遵纪守法,品德高尚。
2、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良好的合作、组织与领导能力。
3、城乡规划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系统掌握城乡规划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熟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了解城乡规划领域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及其趋势。善于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具有创新型的思维和综合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协调与组织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国际视野,熟练使用计算机,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承担城乡规划领域的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
085300 城市规划硕士专业学位研究方向
1、区域发展与规划
2、城乡规划与设计
3、住房与社区建设规划
4、城乡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规划
5、城乡生态环境规划
6、城乡交通和基础设施规划
7、城乡规划方法和技术
8、城乡规划管理
学制及学习年限
学制为2.5年,全日制在校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4年。 参加中外联合培养双学位计划的硕士研究生,国内课程学习1年;在国外大学学习1年,在校企联盟企业实习不少于0.5年。
课程设置
1、公共学位课程:第一外国语(德语)、第一外国语(日语)、第一外国语(俄语)、第一外国语(法语)、英语学术文献阅读与、翻译、学术英语写作 II、中国文化英语概论II、国际交流英语视听说II、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国概况;
2、专业学位课程:乡村规划研究、现代城市功能与结构、城市设计理论、城市规划系统工程、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的经济学原理、城市历史遗产保护、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城市与区域研究专题、城市交通学、城市规划设计、专业英语(城市规划硕士)、城市发展战略与政策、城市设计;
3、选修课程:城市文化社会与空间、社区规划、城市社会学、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区域规划前沿动态、城市规划实施、城市交通规划前沿动态、规划定量分析方法、时空行为规划、城市住房与政策设计前沿、中国语境下的城市政治学、城镇化理论与研究方法导论、韧性城市与城市综合防灾、中国城市交通与规划问题选讲、中美城市发展比较、生态城市理论与实践、智能城市规划前沿、市场经济下的城市规划、城市多源数据分析方法、中欧空间规划比较、地理空间信息分析方法、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与实例、近现代中国城乡规划史、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理论、建筑学学科前沿动态、城市居住形态学、建筑研究技术手段、人类聚居环境学、近现代建筑理论与历史、景观学研究前沿;
4、必修环节: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论文选题、全日制专业实践、同济高等讲堂、中期考核、规划实务讲座。
学分要求
1、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至少应修满35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5学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专业学位课11学分、非学位课8学分(跨学院或跨学科课程至少1门,2学分),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课不少于10学分、非学位课不少于5学分;必修环节11学分(论文选题1学分、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2学分、同济高等讲堂2学 分、专业实践6学分、中期考核0分)。
2、专业学位课中的必修课为所有城市规划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必选课程;专业学位课中的非必修课,硕士研究生可结合各自的研究方向进行选修。
3、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须根据研究方向选修至少6门非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中,除“设计前沿”为必选课外,本专业的学科前沿课为必修课,硕士研究生应至少选修其 中1门 。
4、专业实践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重要环节。实习时间不少于半年 。专业实践一般安排在课程学习结束后,应结合学位论文选题进行。
5、根据研究生院规定,硕士研究生须至少选修1门其他学院的研究生课程。
6、除参加双学位项目研究生外,课程学习(包含同济高等讲堂课程)原则上应在第1-1.5学年(前3个学期内)完成。
7、规划实务讲座是指由学院、城市规划系组织的面向规划实务的高水平讲座。研究生应在中期考核前听取不少于3次的纳入规划实务的讲座,并提交心得体会。
学位论文工作
研究生应在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的共同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
1、论文选题:硕士研究生的论文选题由各学科组根据学校要求的时间集中组织, 一般不迟于第三学期完成。第一次选题报告未通过者,可在3个月后重新选题。若仍未通过,视为自动终止学业,予以退学处理。在论文的研究过程中,若论文课题有重 大变动,应重新召开选题报告会。
2、中期考核:硕士研究生的中期考核由各学科组根据学校要求的时间集中组织。 学制为2年、2.5年的硕士生一般不迟于入学后的第三学期完成;学制为3年的硕士生一般不迟于第四学期完成。中期考核未通过者,可在6个月后重新考核一次。再次考核不通过者,予以退学处理。
3、盲审:按照学校和学院相关规定执行。
4、评阅与答辩: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撰写格式、评阅程序、答辩组织和答辩程序按照《同济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同济大学学位论文选题评阅答辩工作规范》 执行。
5、涉密论文:涉密学位论文及申请学位的保密管理工作,按《同济大学涉密研究生与涉密学位论文管理规定》(同济研【2018】65号)执行。
成果要求
本专业对学位申请者发表学术成果暂不做要求。
退出机制
1、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累计多于三门(含三门)课程考核不合格者、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累计多于五门(含五门)课程考核不合格者予以退学处理。
2、论文选题或中期考核两次不通过者,视为自动终止学业,予以退学处理。
3、学制内未通过中期考核者,予以退学处理。
备注
1、课程学习一般安排在第1-1.5学年,必修环节中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论文选题、同济高等讲堂课程必须在中期考核前完成。
2、学位论文选题和中期考核相距时间不少于 2个月,中期考试和学位论文答辩相距时间不少于6个月。学位论文研究工作一般应与专业实践相结合,时间不少于1年。
3、同济高等讲堂是指由研究生院、各学院组织的高水平学术讲座。研究生应在中期考核前听取不少于 16 次的纳入同济高等讲堂管理的学术讲座,并将心得体会录入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
4、专业实践时间为0.5-1年,应结合学位论文选题进行。专业学位研究生需完成不少于1.5万字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报告,实践指导教师需根据学生实习情况对实践成果进行评价,并填写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考核表。 专业实践成果应该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研究方向,体现专业应用型和前沿性。
上文所述就是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培养方案相关介绍,欢迎广大学员报考同济大学在职研究生学位深造,非全日制研究生、专业硕士研究生更多报考信息请咨询亚培研学研究生培训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