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简介
东华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科是依托我校特色优势学科测绘科学技术、地理学、工商管理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006年开始招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本学科以研究人地关系为核心,探索土地资源的特性、区域差异、配置规律等,探讨产权机制、经济机制、政策措施在土地资源利用中的作用规律,研究土地资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探索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策略与管理技术。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公共管理学科已成为我校优势学科之一。本学科紧密结合公共管理学科发展趋势和现实需求,不断凝练学科方向,形成了土地资源管理、公共政策分析等研究领域,以及土地信息技术、自然资源遥感监测、国土空间规划与管理、土地资源评价与资产管理、土地可持续利用与区域发展等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尤其在土地信息技术方向具有明显特色和优势。毕业生主要在国内高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以及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从事本专业的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学科方向
1、土地资源管理
土地资源管理研究领域下设土地信息技术、自然资源遥感监测、国土空间规划与管理、土地资源评价与资产管理、土地可持续利用与区域发展等研究方向。
2、公共政策分析
公共政策分析研究领域下设资源与环境经济政策、区域发展政策等方向。
培养目标
公共管理专业致力于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公共管理高级专门人才。
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邓小平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团结协作精神;服从国家需要,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具有管理学、经济学、地理学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理论分析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能熟练运用一门外语和借助计算机进行科学研究,掌握土地信息技术,了解国内外有关公共管理的发展动态;能独立从事公共管理专业的教学、科研和实务工作。
3、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较强的心理素质。
学习年限
120400 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生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
学分要求
研究生所修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课程总学分不低于26学分(学位课不低于14学分,专业选修课学分不少于10学分,公共选修课不少于2学分),必修环节不低于6学分。
培养方式
1、研究生培养采取导师负责制,鼓励以导师为中心组成集体指导小组,鼓励与校内外专家合作进行联合指导。
2、导师主要负责制定研究生培养计划,组织开题、中期考核、答辩,指导科学研究、双创活动和学位论文等,对研究生的学术素养、学术道德有引导、示范和监督的责任。
3、积极搭建研究生培养的各种平台,包括教学平台、实践平台、联合培养平台等;在课程教学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重视课题研究、专题研讨、学术报告等学术训练环节,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课程设置
公共基础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科技英语阅读、学术交流口语;
专业必修课程:公共管理前沿、公共管理研究方法、公共政策分析、土地经济与管理专题;
专业选修课程:土地信息科学(含遥感理论与方法)、土地整治理论与方法、国土空间规划理论与方法、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土地信息系统专题、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国土空间规划软件与应用、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公共项目评估、高级计量经济学;
公共选修课程:马克思主义与科学方法论 、《创新创业》等课程。
必修环节
1、双创活动(2学分)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论坛、专题讲座、报告、比赛、学术交流会等双创活动,为广大学生提供创业体验和创新认知的机会,强化创业意识,提升其创业精神,引导研究生开展创新创业,培养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
2、文献综述(1学分)
要求研究生对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包括主要学术观点、前人研究成果和研究水平、争论焦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等)、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及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
3、学术报告(1学分)
要求研究生在读期间以主讲人身份作学术报告,鼓励研究生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
4、开题报告(1学分)
在论文选题上充分发挥导师的主导作用,应在研究生入学报到后尽早明确拟从事的方向及选题范围,制订学位论文工作计划,以便使研究生尽早进入科研实践。
5、教学、科研实践(1学分)
要求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各种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科技开发、助教等实践活动。
学位基本要求
按照《东华理工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执行。
上文所述就是东华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培养方案的相关介绍,欢迎广大学员报考东华理工大学在职研究生学位深造,非全日制研究生、专业硕士研究生更多报考信息请咨询亚培研学研究生培训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