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培管理学院 专注人才成长发展

南京林业大学生态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培养方案

南京林业大学| 2022-01-30|13922

一、培养目标

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生态学方面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2、树立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求实创新、团结协作的精神;献身林业,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3、具有坚实的生态学基础理论和较系统的专业知识与实验技能,了解所研究领域的动态;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独立承担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适应性及创新意识。

4、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

5、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适应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

二、研究方向

1、树木生理生态学 :树木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蒸腾作用规律;主要环境因子如: 光,温和土壤等对树木光合和蒸腾作用的影响;树木抗盐,抗旱等生理特性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

2、森林种群生态学:树木种群的数量特征、空间分布格局、年龄结构、林木的密度效应及调节机制,珍稀树种的种群保护。

3、森林群落生态学:森林群落的组成及形态结构;群落的数量分类方法与应用;森林群落的演替规律。森林群落的生物多样性。

4、生态系统生态学: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森林生产力;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森林生态系统的水分平衡规律;土壤生态系统的生态学过程与调节机制;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脆弱生态系统的保护。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长期生态学研究与监测。

5、应用生态学:社会生态学;林农复合生态系统工程;天然林和人工林经营;小流域治理与防护林工程;环境生态学;生态环境的规划与管理;市场生态学;竹林生态系统的管理与经营;城市林业与城市绿地生态;景观及城市生态学; 森林生物多样性与保护生物学;森林旅游。

三、学习年限和时间安排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2—3年,前1—1.5学年主要安排课程学习,后1—2年以收集资料、科学实验和撰写论文为主。 硕士研究生如提前或延长学习年限,需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和校(院)长批准。

四、课程设置、学分要求和课程说明

1、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

课程设置分为学位课、选修课和实践课3部分,要求完成32学分的课程学习(其中教学实践2学分)。如研究生已掌握培养计划内规定的课程,可申请免修,但必须通过考试合格才能取得学分。

(1)学位课 (18 学分)

1)公共基础课:

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第一外国语

2)基础理论课:生物统计学、森林土壤学、森林气象学、生态经济学、现代生态学概论

3)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森林生态学及研究方法、生物数学、生物多样性与保护生物学、社会生态学、土壤生态学、

(2)选修课(12学分)

生态工程学、植物分类学、群落生态学、植物生理生态学、植物地理学、土壤动物学、森林水文学、城市生态学、系统生态学、水土保持与防护林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恢复生态学、观赏植物学、环境科学导论、野生动物学、森林旅游与游憩林的经营、土壤微生物学、仪器分析、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生物地球化学、火生态学、稳定同位素原理、第二外国语、竹林生态学、竹林生态系统经营、文献综述、市场生态学概论、生殖生态学

2、课程说明

(1)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见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教学大纲。

(2)第一外国语

见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教学大纲。

(3)现代生态学概论

现代生态学基本原理与发展动态,主要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生态过程;生态网络,生态系统过程生物调控机理。

(4)森林生态及研究方法

森林生态学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森林群落结构特征及研究法,森林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养分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方法; 森林生态系统中有机质分解、矿化与周转过程、土壤呼吸、壤微生物和动物研究方法等。

(6)生物统计学

生物试验的基本原理与统计要求;试验数据的整理;主要试验设计与统计方法;方差分析;直线与非线性回归;多元回归与多元相关分析;多元统计分析简介;相关统计分析软件的应用。

(7)生物数学 

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单种群模型, 种群间相互作用模型, 具有时滞的种群模型,环境有污染时的种群模型, 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生态系统耦合模型,生态过程建模与仿真。

(8)土壤生态学

土壤主要生物(动物与微生物)组分结构;土壤呼吸与全球碳平衡;土壤根系及地下生产力;土壤有机质的形成,矿化与周转过程与机制;土壤生物对土壤生态系统过程的调节。

(9 )森林土壤学

土壤的形成、分类与成因;土壤的理化性质与分析方法;土壤地质与地貌;森林土壤地理;森林土壤学研究进展等。

(10)森林气象学

森林基本气象要素的动态变化规律、观测方法;光、温、热、气和水等生态因子与林木生长和发育的关系;森林小气候研究方法;能量平衡等。

(11)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生物学 

生物多样性测度和调查方法,最小存活种群理论、岛屿生物学原理与应用,自然保护区建立与管理、生物多样性形成机理,栖息地生境恢复与频危动植物保护。

(12)社会生态学

五、实践环节和公益劳动

实践环节是培养研究生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后3个学期,研究生可采取多种方式参加教学实践,如指导本科生的实验、实习、习题课、答疑课、课堂讨论和辅导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或进行生产实践、社会服务和社会调查,完成40个学时的工作量或20个工作日。由教研室和导师进行考核,对没有参加实践环节或考核不合格者不能进行论文答辩。为了加强研究生的劳动观念、群众观念和社会责任感,研究生在整个学习期间要参加适量的体力劳动。有考核的公益劳动累计为2—3周,由教研室和导师进行考核,公益劳动考核不合格的不予毕业。

六、培养方式和方法

采取导师负责和所在学科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加强硕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指导教师要关心研究生的健康成长,要求他们认真学习政治理论课,积极参加时事政策学习和形势教育,关心国家大事。

导师根据培养目标和研究方向、因材施教的原则和硕士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培养计划,整个培养过程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并重,使硕士研究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具有一定的实验技能、创新能力和从事生产实践的能力。

七、实践环节和学术活动

硕士生要参加一定的教学、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有利于培养博士生多方面的工作能力。 实践环节至少要完成40学时的教学工作量。 实践环节包括辅助导师讲授本、专科生课程部分章节、指导学生野外教学实习和本科生毕业论文等。参加的实践环节由导师或学科组负责检查和指导,并进行考核,写出评语,计2学分。

硕士生应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各种相关的学术活动,并创造条件参与国内外单位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以开阔科学视野,活跃学术思想。硕士生在学期间至少要10次以上的学术活动(学术报告、学术讨论会,学术会议等);鼓励硕士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每正式发表1篇论文计1个学分(此学分占实践环节的学分)。

八、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是加强研究生管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在课程学习结束后,对研究生的德、智、体进行全面考核。考核合格后,才能进入论文阶段。中期考核在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进行。考核工作按学校有关规定进行。考核内容包括:政治思想情况;学位课、选修课学习成绩和完成学分情况,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完成情况,实际操作能力与写作表达能力等。 根据考核结果进行人才分流。 考核合格后进入论文阶段,考核不合格不能进入论文阶段,视情况可延长学习时间,专家认为不宜继续培养者,按学校规定进行处理。 考核优秀者可作为提前报考博士和获得奖学金的候选人。

九、学位论文 

论文工作是培养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能力的综合训练,包括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科学实验(或科研调查、工程设计)、撰写论文等部分。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一般在入学后1年内完成,最迟亦应于第三学期中期完成。在论文试验的全过程中,应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进行认真细致的观测记载,获取真实可靠的试验数据,其原始资料必须保存完整,随时备查。论文的审阅与答辩按学校有关规定进行。

论文的选题应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研究结果应有新的见解或能解决实际生产问题,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承担技术工作的能力。论文工作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实际工作量不少于1学年,论文在3万字左右。

以上就是南京林业大学生态学在职研究生学位学科专业介绍,欢迎广大学学员报考南京林业大学在职研究生学位深造,非全日制研究生、专业硕士研究生更多报考信息请咨询亚培研学研究生培训老师。

理学在线报名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