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培管理学院 专注人才成长发展

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培养方案

福建工程学院| 2022-02-09|14353

学科简介

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科是我省最早培养土木工程人才的学科,该学科办学历史溯源于公立苍霞中学堂于1908年开设的土木科;2012年,土木工程学科遴选为省级重点学科;2013年,获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下设结构工程、岩土工程、现代施工技术与信息化、暖通燃气与市政工程等4个特色研究方向,2018年获批省级应用型学科。本学科现拥有“国家级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福建省土木工程新技术与信息化重点实验室”、“闽台合作土木工程技术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地下工程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室内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筑新能源与节能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等5个省级科研平台。

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学科现有教师53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34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2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外聘院士1人、闽江学者4人、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和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8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次、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1人、福建省高校教学名师奖2人。

近5年来,土木工程学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8项,省部级科研课题50余项,各类项目立项经费达3620余万元,其中纵向科研经费达到2970余万元;在国内外土木工程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82篇;获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奖1项;正式出版专著、教材5部;获授权发明专利21项、实用新型专利70余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培养目标

土木工程学科旨在培养道德高尚、学风严谨、业务精良、开拓创新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研究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与素质包括:

(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敬业精神;品行端正,诚实守信,身心健康。

(二)有较强的自学和科研能力,具有应用一门外语开展学术研究与交流的能力以及良好的计算机仿真能力。

(三)掌握土木工程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土木工程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现状和发展趋势。

(四)具有解决工程问题的系统分析和综合能力,以及较强的继续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具有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和作风。能够胜任结构工程、岩土工程、现代施工技术与信息化技术、暖通燃气与市政工程领域等项目的设计、施工、科学研究、管理或其他工程技术工作。

研究方向

“土木工程”为省级重点学科,逐步形成以下5个特色研究方向:

(一)结构工程

开展复杂结构体系以及新型混凝土结构、铝合金结构、预制装配式结构、组合结构、新型桥梁结构体系开展抗震、减震与抗火性能分析等方面研究。主要研究地震等非平稳信号的智能处理技术、抗震与耗能减震部件与结构体系的受力性能、破坏机理、灾变理论,分析结构在火灾下的力学性能和抗火性能,提出结构在大震与火灾下的设计理论。

(二)岩土工程

围绕特殊地质条件下特大交通市政工程中,人工冻结技术应用的重大技术难题,系统深入研究人工冻土的力学特性和冻结帷幕形成与融化的行为规律,揭示水-热-力耦合冻结帷幕变形机理,创新人工冻结技术的设计理论,推动人工冻结技术不断进步。针对闽台富水地下工程特点,深入开展深基坑支护、软土地基处理等领域研究工作,揭示地下工程施工中变形规律及突涌水机理,并提出不同地层的沉降控制标准及其确定方法,揭示了高流塑软土地层注浆、排水固结、砂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为滨海地下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了依据。

(三)现代施工技术与信息化

针对建筑工业化技术关键问题,系统地开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超高大跨模板支撑体系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新型节能脚手架及模板支撑系统受力分析、施工现场技术与管理信息化、绿色新型钢构建筑技术等研究。揭示装配式结构体系新型连接节点工作机理、力学性能和高效施工方法;提出铝合金模板系统、拱门式脚手架等精细化施工与安全控制及验收技术;构建数字化项目管理系统,实现项目部、企业、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三级同步控制、实时管理,满足建设各方责任主体之间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实现工程项目电子文件在线存档;探讨BIM的可视化建筑信息模型与企业管理系统和其他信息技术的一体化集成应用、BIM在施工现场管理应用研究等。

(四)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针对建筑新能源与节能、热湿环境与空气品质调控等科学问题,围绕建筑热湿环境控制与节能、天然气清洁高效利用、太阳能及浅层地热资源高效转换等关键技术,系统研究太阳能及浅层地热资源高效转换、多孔介质超绝热清洁高效燃烧机理、热湿环境与空气品质调控规律,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的理论发展、工程设计和应用开发提供技术参考。

(五)市政工程

开展市政及建筑给排水系统水质保障、安全与节能技术研究,具体分为三个研究方向。方向1:主要围绕污水处理提标改造关键技术、氮磷污染物的去除机理与技术、持久性风险污染物的净化技术,以及水处理的二次污染物的处理处置等问题开展研究。方向2:围绕建筑物二次供水泵组高效运行的边界条件、叠压变频泵组的运行工况、二次供水系统的高效运行控制模式等问题进行研究开发。方向3:主要围绕水处理和应用于给排水系统的新材料开展研究开发。

学制、学习年限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年限一般为3.0年,最长不超过5.0年,超过即取消学籍。学校实行研究生课程学分制,硕士研究生应根据需要,在导师(组)指导下选择适合的课程及其学习时间,在硕士论文答辩前应完成课程学分要求。课程学习时间一般为第一年,其余时间进行科学研究,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应在第三学期前5周内完成,第四学期前5周进行中期检查,第六学期完成硕士学位论文。

培养方式

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也可实行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负责制。导师(组)负责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制订和调整硕士生个人学习计划,组织安排开题报告,指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等。鼓励有条件的交叉学科共建导师组进行集体指导。

课程设置

公共学位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自然辩证法概论、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专题、硕士英语

核心学位课程:数学物理方程、统计分析方法、矩阵论、数值分析、随机过程、弹塑性力学、数值方法与程序设计、结构动力学、高等土力学、高等岩石力学、结构稳定理论、高等混凝土结构理论、高等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数学建模和MATLAB、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反应工程学、环境影响评价、高等传热学、高等热质交换原理、热工性能测试与数据处理、高等工程热力学、计算传热学基础

专业选修课程:岩土与地下工程施工、高等基础工程学、计算岩土力学、地基处理新技术、隧道工程理论与实践、组合结构理论、高等钢结构理论、高等结构实验、现代土木工程管理与信息化、施工力学、高等桥梁结构理论、断裂力学、防灾减灾工程学、结构振动与控制、工业污水处理新技术、水消防新技术、现代环境微生物技术、高等流体力学、电化学水处理技术、给排水过程自动化与仪表、岩土特殊施工技术、桥梁结构抗震、新型组合结构桥梁、结构健康监测导论、高等流体力学、工程燃烧学、太阳能热利用与空调、空调用热泵技术及应用、CFD 理论与应用、制冷空调前沿技术

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工作

硕士生要用不少于两年的时间从事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工作,学位论文由本人独立完成。获得硕士学位除完成学位论文外还应完成如下成果之一:

(一)在核心期刊发表(或已录用)2篇以上学术论文(福建工程学院学报限认定1篇为核心学术期刊);或在CSCD刊物或权威期刊发表(或已录用)1篇学术论文。CSCD刊物认定标准以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简称CSCD)当年文件为准,核心刊物、权威期刊认定标准以福建工程学院科研处当年文件为准(署名顺序应为: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或研究生为第一作者)。

(二)授权土木工程学科发明专利1项,专利应依托科研课题产生,能反映硕士研究生论文主要章节内容(署名顺序应为:导师作为第一发明人,研究生为第二发明人;或研究生为第一发明人,导师为发明人之一)。

(三)授权土木工程学科相关的实用新型专利2项或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2项,同时发表(或已录用)核心刊物论文1篇(专利和论文的署名要求同上)。

(四)参与制订省级标准(排名前3)、行业标准(排名前3)、国家标准(排名前5)或建设工程省级工法(排名前3),能反映硕士研究生论文主要章节内容,且有导师署名。

(五)其他相当水平的新产品、新技术、科技获奖等成果,须经由土木工程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认定。

(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应在第三学期12月底前完成(这个我是参照研究生手册2018版,具体时间领导定)。

学位论文与答辩工作按《福建工程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阶段管理实施细则》执行。

以上就是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学科专业介绍,欢迎广大学学员报考福建工程学院在职研究生学位深造,非全日制研究生、专业硕士研究生更多报考信息请咨询亚培研学研究生培训老师。

信息分析在线报名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