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培管理学院 专注人才成长发展

上海交通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博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培养方案

上海交通大学| 2023-11-25|10733

所属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学科门类:工学

学科名称:核科学与技术

学科代码:082700

学位类型:学术学位

学位级别:博士学位

学习形式:全日制

培养层次:普博生

学科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核反应堆工程专业始建于1958年,是国内首批创建并开展研究生培养工作的专业。1998年获得“核能科学与工程”联合博士学位授权点,2001年获批“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06年增加学科设置、拓宽专业方向,成立了核科学与工程学院。2010年获批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点。

本专业具有一支国际化、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共有25名专职教师,教授6名, 其中曙光学者1名、优青1名,副教授16名,所有专业教师均有博士学位,且具有海外经历。

核科学与技术学科重实践、宽基础、严要求,培养学科交叉复合的创新人才。本专业注重对接国家核能发展重大需求,主持了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等十余项,建成“上海市核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先进核能系统热工水力基础研究国际合作基地”等实践平台,形成了研究生培养和科研工作的基础。同时,本学科与美国密西根大学、德国KIT、日本东京大学、韩国科技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建成了国际交流合作平台。

培养目标

围绕学校研究生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培养数理基础坚实、知识结构宽广,专业领域知识精通,创新能力强、具备社会责任感、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工程前沿领域专业人才,能胜任高等教育专业教学、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和科技管理等工作。

学生毕业时应达到:

1、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理论知识,宽广的核工程及相关专业基础知识,深入了解学科的进展、动向和最新发展前沿;

2、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具备对工程科学及技术问题的深入理解和综合分析能力;

3、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并在本学科领域的某一方面理论或实践上取得创造性研究成果;

4、至少精通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5、具备优秀的学术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082700 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研究方向

1、核安全与系统仿真;

2、反应堆热工水力;

3、核燃料循环与材料;

4、核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

5、核反应堆物理;

6、先进核能系统。

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全日制学术博士生采用全日制学习、导师负责制培养模式。

学制为四年。未能按时完成学业者,经申请批准后其学习年限可适当延长,最长可以延期至六年,在职委培博士生延期至七年。

课程设置

1、公共基础课程: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学术英语、学术写作规范与伦理、实验室安全教育;

2、专业基础课程:高等机构学、高等机械动力学、数字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与应用、现代控制理论、高等燃烧学、高等燃烧理论、高等传热传质学、高等传热学、高等工程热力学、高等热力学、摩擦学与润滑理论、工程摩擦学导论、应用固体力学、固体力学、弹塑性力学、金属塑性加工力学、计算机图形学、机器视觉与应用、计算视觉及其智能化应用、测试原理传感器与系统、先进测试技术与仪器、高等工程流体力学、高等流体力学、计算流体力学、计算流体力学与应用、高等振动理论、声学原理及计算方法、结构声学、转子动力学、机器人性能仿真与控制原理、现代机械设计学、机械电子学、塑性变形理论与数值模拟、误差分析与测试数据处理、智能控制技术、燃烧化学动力学、多相流理论与计算、湍流与传输理论、热辐射传热、微尺度流动与传热、多学科综合设计、软件技术基础、强化传热理论与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热泵系统及应用、内燃机燃烧与排放控制、汽车多能源管理与优化、研究实验技能、高等传输理论与化学反应工程、高等反应堆工程、核材料科学、核反应堆安全学、核燃料循环、现代辐射测量及应用、多相流与传热、两相流与沸腾换热、流场测试基础;

3、专业前沿课程:学术报告会、核能科学发展前沿、可再生合成燃料和碳中和动力技术前沿、氢能与燃料电池、智能制造装备与技术、能源装备与工业大数据分析、蒙特卡罗方法及其在核能技术中的应用;

4、专业选修课程:高等结构动力学、气动声学、先进噪声控制技术、步行机器人机构学、弹塑性加工理论、微细制造、薄板成形理论及技术、超精密智能制造技术、先进复合材料及其加工技术、现代汽车动力总成技术、汽车控制工程、先进工程应用中的高温材料、先进激光诊断原理与技术、高等测试技术、计算燃烧学、叶轮机械气动力学、计算材料热物理、湍流两相流动的模化与数值仿真、煤粉燃烧与气化理论、微细颗粒动力学、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现代人工环境技术、制冷低温系统的设计与实践、制冷空调系统的仿真优化与控制、能源清洁与梯级利用、热力系统建模与仿真、先进动力循环分析、新能源系统、建筑节能与太阳能利用、内燃机电控技术、内燃机性能仿真与优化、先进空气动力学测量技术基础与实践、先进能源材料导论、能源电化学基础、传热流动的数值分析、非动力核技术应用、核反应堆设计原理、先进反应堆数值模拟、严重事故现象与管理、汽液两相流动与传热、高等反应堆物理、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前沿技术、多尺度建模理论与方法、可穿戴式系统、汽车动力学与控制、可压缩空气动力学、核反应堆多物理分析、聚变堆与包层技术、辐照材料学;碳源、碳汇与碳中和;智慧城市能源系统人工智能。 

课程学习要求

全日制学术博士生,课程总学分≥16学分,总学分上限为24学分。

1、公共基础课程   5学分

a)MARX7001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学分,必修

b)FL6001学术英语,2学分,必修

c)GE6001学术写作、规范与伦理,1学分,必修,院系开课

d)GE6003 实验室安全教育,0.5学分,必修,院系开课

2、专业前沿课:GE6011 学术报告会,1学分,必修

3、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9.5学分

4、统计如下:

核科学与技术博士课程学习要求.png

培养过程要求

(一) 培养过程环节要求:

1、资格考试:在第二或第三学期进行,最迟第四学期。资格考试两次不通过者经学院审议、研究生院复议,按退学处理。

普博生的资格考试由学院组织,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与直博生、硕博连读生一起进行。

考试内容:选取3门专业基础课进行考试

2、开题报告:在第四学期进行。开题报告要求就学位论文选题的科学根据、目的意义、研究内容、预期目标、研究方法和课题条件等做出论证。开题报告的文献阅读量应不少于50~100篇。

普博生的论文开题由学院按学科统一组织。首次开题不通过者,可申请二次开题;两次开题均不通过者,经学院审议后进入分流淘汰程序。

3、年度考核:开题报告通过后,每自然年进行一次。申请预答辩之前须至少参加一次学院统一组织的年度考核并且考核结果为通过。最晚在第6学期结束前完成首次年度考核。开题报告通过不满半年者可不参加当年年度考核。未按期在第6学期结束前完成首次年度考核者,第7学期起不予以注册,且导师记录博士生培养负面清单1次。参加学院统一组织的年度考核次数不做限制。具体办法参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博士生年度考核管理办法》执行。

4、论文预答辩:参加学院统一组织的年度考核且结果为“优秀”或“良好”者,可申请预答辩。申请者最早可于年度考核通过后的下一学期、正式答辩前的三个月提出预答辩申请。预答辩不通过者不能进入后续博士学位申请流程。

5、论文答辩:在第八学期前完成(鼓励条件成熟情况下尽早完成,但不早于第六学期),未完成者最多可延期至十二学期。答辩由学科组织,答辩前将由学院督导进行形式审查,对发表小论文不合格、盲审成绩过低等情况将不予审核通过。

(二)学术写作与交流要求

1、至少精通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须有以排序第一作者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与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密切相关的研究性学术论文的经历。国际重要学术期刊的具体认定办法详见七“学术成果要求”。

2、应具备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在读期间必须在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上以口头报告形式开展学术交流至少1次,且学术交流的内容须与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密切相关。交流形式等具体要求详见《上海交通大学关于博士研究生参加学术交流的规定》。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的具体认定办法详见详见“学术成果要求”。

学术成果要求

博士学位论文的创新成果是评价学位论文水平的重要参考,必须是以学位申请人为主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且与学位论文内容密切相关。

用于申请博士学位的学位论文中必须包含不少于三项以申请人为主要完成人并以上海交通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的创新性成果。创新性成果的主要完成人一般应为成果第一完成人,如果第一完成人是申请人的博士生导师且申请人排序第二,则相应成果按申请人的0.5项成果计算。

博士学位论文的创新性成果应该具有重要的理论或工程应用价值,具体展现形式包括:

(1)发表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或高水平国内学术期刊上的研究性学术论文。其中,国际重要学术期刊是指SCI刊源期刊,但不包含按《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不推荐SCI期刊认定办法》认定的不推荐期刊;高水平国内期刊是指《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相关领域T1/T2档核心期刊。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与高水平国内期刊认定以论文发表或录用当年为准认定。

(2)发表在高水平学术会议的会议论文或者口头报告且能提供相应证明材料。高水平学术会议包括本学科公认的国际性学术组织主办的系列专业性学术会议或《上海交通大学资助研究生参加国际会议项目-重要国际会议目录》中的会议。口头报告需提供会议录用摘要证明。如果学术会议论文或口头报告学术贡献与发表期刊论文相同,则认定为一项成果。

(3)获得授权的重要发明专利且能提供相关实施应用证明材料。

(4)由中国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国家标准,或由ISO、IEEE、ASME等国际组织发布的国际标准,及相关行业归口部门统一管理发布的行业标准。

(5)由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和同行专家组成的专家组,或有关权威组织机构认定的其他重大成果。

具体详见《上海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博士学位(学术型)授予标准》,对达不到创新性成果要求的博士生,将无法进入正式答辩。

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进行学位评定的主要依据,应能反映出作者在本学科上已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和规范科学的研究方法。

1、选题与综述

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在本学科及相关领域具有开拓性、前沿性和创新性,应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或应用价值。

文献综述应在全面搜集、阅读大量有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所研究的问题在一定时期内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存在问题以及新的发展趋势等进行系统、全面、客观的叙述和评论,为论文课题的确立提供支持和论证。

2、规范性要求

博士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的学术论文,是学位申请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应严格遵守《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学术规范》和《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进行学位论文工作。

博士学位论文的学术观点必须明确,立论正确,推理严谨,数据真实,图表规范,层次分明,语言准确,文字通畅。

学位论文撰写必须遵循和符合《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学位论文撰写指南》的具体要求。

上文所述就是上海交通大学全日制核科学与技术博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培养方案的相关介绍,欢迎广大学员报考上海交通大学在职研究生学位深造,非全日制研究生、专业硕士研究生更多报考信息请咨询亚培研学研究生培训老师。

工学在线报名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