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培管理学院 专注人才成长发展

华东交通大学机械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华东交通大学| 2023-07-14|8343

所属学院: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

学科名称:机械

学科代码:085500

学位类型:专业学位

学位级别:硕士学位

专业概况

机械硕士专业学位主要围绕“交通特色、轨道核心”办学 定位和行业、地方需求,坚持以培养研究生职业能力为核心, 加强产学结合、协同育人,坚持学以致用,突出知识运用力、 实践创新力和职业发展力的培养,开展设计、制造、运行、 服务的理论和技术研究。机械硕士专业学位点依托我校机械工程学科设置,机械工程学科始建于1979年,为江西省十 二五重点学科、十三五江西省机械工程学科联盟牵头学科,1996年获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硕士点,2006年获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传承发展至今。

机械硕士专业拥有国家重 点实验室,国家与地方联合工程中心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以上平台 7 个。机械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职教师70余名,其中教授近2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比70% 以上。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 农业部科技二等奖、以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在内的省部级奖励30余。近5年,学院先后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直隶课题、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00余项,江西省、铁道部等省部级科研项目200余项。

研究方向

1、无损检测装备与智能诊断技术(Nondestructive testing equipment and intelligent diagnosis technology)

本专业方向主要针对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等领域,重点开展光电检测技术及装备、智能采摘技术及装备和大数据及 工业自动化装备研究。结合无损检测技术、计算机技术、电 子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开展光电检测机理研究,进行光电 检测智能化装备、智能制造装备以及产品智能化方面的研发; 融合机械、信息和电子等工程知识与生物技术,研究工农业 机器人仿生学原理,路径优化、智能控制与决策支持算法, 开发典型作业机器人系统;采用大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深 度学习和可视化技术等先进方法,解决软测量建模、安全监 控、报警管理、故障诊断及决策推荐等实际工业问题,提高 工业自动化装备的智能化水平,为推进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和 提质增效提供技术支持。

2、轨道车辆运维技术与装备(Rail vehicl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本专业方向主要针对动车组、客/货列车、城轨/地铁列 车的运营及维护领域,开展车辆运行状态进行监测、故障预 测的智能运维技术研究,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 手段及模糊逻辑等推理算法,研制轨道车辆关键装备故障智 能监测与预判系统;采用先进检测、云计算、大数据分析及 健康管理等技术,轨道车辆关键装备故障处置与远程健康管 理系统;基于 VR/AR 技术的城轨车辆维保远程辅助系统, 构建适应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各级检修作业任务的高可靠性 检修作业远端维保支持系统,为改善列车及车辆的实时状态及安全运营维护提供智能化技术及装备。

3 、机电液一体化技术及理论( Electromechanical hydraulic integration technology and theory)

本专业方向以液压油、磁流变液及纯水为工作传动介质, 利用机电液联合控制、流场及电磁场耦合仿真、非线性有限 元分析、多学科多目标优化设计和各类实验手段开展磁流变 智能器件的运动学及动力学性能研究、工程机械液压驱动系 统节能及运动控制、消防灭火装备水力学性能分析、水下焊 接电弧击穿机理研究及传动系统振动控制,为开发设计智能 高效的机电液产品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4、机械系统现代设计方法及理论(Modern design method and theory of mechanical system)

本专业方向主要针对轨道交通工具及其施工装备,开展 其产品设计方法学、装备设计理论与方法、零部件加工技术与方法研究。运用现代设计技术与方法,研究模块化设计、 大规模定制及面向可适应性的稳健性产品平台规划方法,提高产品设计效率、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拓展产品的可适应性; 运用尺度综合、拓扑构型优化设计技术与方法,研究载荷顺应性、环境适应性、系统协调性设计理论与方法,提高装备 驱动力、工作阻力传递性能及其运动控制精度,提高装备工作效率及生产效率;运用机器人技术,研究零件力位精控自 动化打磨技术与方法、规划最佳打磨路径,提高打磨速度与打磨质量、降低打磨成本并避免打磨粉尘对人体健康的损害。

5 、载运工具先进加工技术( Advanced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vehicles)

本专业方向主要针对载运工具中的金属材料零部件及 高分子材料零部件,开展其成型加工新技术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通过对加工过程进行合理的简化,建立相应的物理 模型与数学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实现对加工过程的机理研究,并通过实验研究印证机理分析,掌握成型质量影响因 素及规律。为保证载运工具零部件高质量加工成型提供理论与技术保障。

6、智能新能源汽车技术(Intelligent new energy vehicle technology)

本专业方向主要以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特种车辆等为研究对象,开展相关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动力电池技术、电驱动系统及控制、电控技术、充电技术、安全与检测、热管理及环境适应性研究、动力电池热设计及安全性能研究,动力电池热-流耦合建模方法研究、主动悬架控制方法设计、线控制动技术、无人驾驶车辆路径规划、无人驾驶车辆环境感知技术、智能汽车与智能交通系统等。

培养目标

085500 机械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能力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目标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专门人才。既在机械领域内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了解机械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掌握机械领域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又能结合机械专业的实 际问题进行有创新性的研发与实践,可在学、研、产各界作为骨干,从事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和经营管理等工作。

本学位点主要面向轨道交通、先进制造和仪器仪表行业需求,培养具备机电产品开发、机械制造、测量控制系统集成与维护等科学研究和管理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坚定的理想与信念,高尚 的爱国情操;有献身科学的强烈事业心和创新精神,恪守学术道德,具有严谨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 的交流能力。

2、掌握机械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 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的科学技术发展动向,具有独立进行理论和实验研究的初步能力和从事技术开发的能力,具备撰写本专业科技论文的能力以及应用开发和管理与现代机械设备相关的能力。

3、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 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

培养方式

1、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行全脱产学习方式。

2、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研究报告、设计报告、研究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实践教学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特殊而重要环节,鼓励专业学位研究生到企业实习或到校企合作研究基地实习,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

3、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行双导师制。双导师制是指1个校内导师,1个校外企事业单位的导师。导师指导应贯穿整个培养环节,其中校内导师主要负责研究生的业务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也可以根据研究生的论文研究方向,成立指导小组。论文工作必须在研究生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

学习年限

1、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和保留学籍)为5年。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为 3-5 年,最长 学习年限(含休学和保留学籍)为7年。

2、对于学习成绩和科研情况表现特别优秀的研究生,可申请半年或一年提前毕业。

学分要求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和必修环节实行学分制。学分的基本要求是:总学分不少于47学分,其中课程总学分不低于23 学分(学位课不低于15学分,非学位课不低于8学分),必修环节不低于8学分,学位论文16学分。

课程设置

1、公共基础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综合英语;

2、专业基础课程:机电控制工程、机械动力学、现代设计方法、现代机械制造工程;

3、专业 前沿课程:机械(领域)前沿讲座;

4、公共选修课程:工程伦理、自然辩证法概论、信息检索、知识产权、矩阵理论及应用、应用数理统计、数学物理方程、数值分析、心理健康与调适、第二外国语(日语)、第二外国语(法语)、第二外国语(德语)、第二外国语(韩语)、美术鉴赏、运动营养与健康、音乐鉴赏、马克思主义和社会科学方法论、创新创业与自我管理、专利与文献检索、国学、体育训练综合;

5、专业选修课程:测试技术与信号处理、磁流变智能器件及结构、高聚物流变学及其应用、机器人机械学及控制、模式识别、现代光电测试技术、现代控制理论、智能车辆技术、智能控制及应用、车辆电控技术、车辆系统动力学、电动汽车理论与设计、电液控制工程基础、高等机构学、高速动车组技术、故障诊断与预测、轨道交通车辆智能运维基础、机车车辆结构强度、机电系统建模与仿真、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可靠性工程、柔性机构理论及设计方法、无损智能检测技术、智能制造技术、有限元法、现代加工技术、现代数控技术、液压伺服系统、智能传感技术、车辆安全技术、车辆传动与控制、车辆零部件失效与预防、动态信号内积变换原理、机械系统计算机控制、计算机仿真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走行部技术。

必修环节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必修环节包括专业实践和开题报告。

1、专业实践(6 学分)

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教学和科研训练环节,是提高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要求不少于半 年的专业实践。

研究生要提交专业实践计划,撰写实践学习总结报告;

 实践环节完成后,填写专业实践考核表。研究生不参加专业实践或未通过专业实践考核,不得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2、开题报告(2 学分) 开题报告应包括选题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主要研究内容、拟采取的研究路线及研发方法、创新点、预期成果、进度安排等。开题报告评审由导师小组组织,除保密论文外,开题报告应以 PPT 汇报形式公开进行。小组开题未通过者,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后,由学院组织进行公开开题。

开题报告一般应在第三学期完成,最迟在第四学期第五周前完成,且距离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时间不得少于1年。

研究生须广泛地阅读中外文文献资料(一般不少于 60篇),在查阅文献、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开题报告。

学位论文

1、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是对强化培养过程管理、保障培养质量的必要环节。学院通过中期考核,督促研究生总结研究工作,确保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位论文工作。组建研究生论文中期考核工 作小组,全面考核研究生的政治思想、课程学习、开题报告情况、学位论文选题等情况。中期考核一般在第三学期完成。 从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到答辩的时间,硕士研究生至少半年。

2、论文内容与格式

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型研究课题或工程实际问题,必须具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学位论文内容和形式可以是:应用技术研究、工程设计与研究、技术改造方案研究、工程软件或应用软件开发、实际管理课题等形式。 学位论文须独立完成,应能体现学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要求词句精炼通顺,论证严谨,条理分明,文字图表清晰整齐,引用他人的材料要求引证原著。

3、预答辩

研究生至少要在提交论文送审前的1个月参加组织的预答辩,根据预答辩意见修改论文,经导师同意后方能送审论文。预答辩未通过者,不予送审,延期半年后再次预答辩。

4、查重检测

硕士研究生通过预答辩方可提请论文查重检测,论文查重率按照学校文件执行。

5、论文评阅

论文评阅时聘请本领域或相近领域的2名具有应用研究经验的专家进行评阅。评阅人应写出详细的评阅意见,并对 论文可否提交答辩,是否达到硕士学位的学术水平提出明确意见。

6、论文答辩

攻读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获得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方可申请论文答辩。

硕士生一般要用2年的时间完成学位论文。硕士生的学位论文应按学校要求撰写,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应表明研究生已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论文答辩一般应在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的第六学期进行。

答辩委员会应由5或7位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含1位企业专家)组成,其中应至少有1位企业专家,作者的指导教师不参与其本人的论文答辩,论文答辩等工作按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毕业与学位授予

本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修满规定学分,完成必修环节, 通过中期考核和论文答辩,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授予专业硕士学位。

其他规定

机械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毕业时需满足学校、学院相关文件要求。

上文所述就是华东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培养方案的相关介绍,欢迎广大学员报考华东交通大学在职研究生学位深造,非全日制研究生、专业硕士研究生更多报考信息请咨询亚培研学研究生培训老师。

工学在线报名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