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主要为我国森林资源培育、经营管理、林业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林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适应林业建设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培养目标
1、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有高尚的科学道德和良好的合作精神;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心健康。能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林业发展服务。
2、掌握林业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适应性及扎实、熟练的专业技能。熟悉相关政策和法规,了解国际国内林业发展动态。
3、具有创新意识,有较强的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较强的统筹决策、组织管理和业务实施能力。有独立从事林业技术推广、研究或管理工作的能力。
4、能熟练掌握并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独立获取和处理科研信息,基本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
方向设置
095400 林业专业学位设置以下7个研究方向:
1、森林培育
2、森林资源管理与监测
3、森林保护
4、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5、林木遗传育种
6、森林资源利用
7、野生动植物保护
学习年限
1、学制: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不脱产或半脱产研究生可相应延长一年。特殊情况,必须提前半年由本人申请,经指导老师同意,学校审核,主管校长批准,可适当缩短和延长,特别优秀者可以提前毕业,最短不少于2年,最长不超过5年。
2、时间安排:安排课程学习1学年,实践教学1学年,论文工作1学年。
培养方式
1、采取课程学习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实行对学科综合、宽口径的培养方式。根据培养需要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供研究生实践研究。
2、研究生培养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导师(指导小组)负责指导研究生培养全过程,不仅负责制订研究生培养计划,组织开题、中期考核、答辩、指导科学研究、实践研究和学位论文等工作,而且对研究生的思想品德、学术道德有引导、示范和监督的责任。校外导师由来自相关单位生产实践部门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负责校外实践指导。
课程设置
公共学位课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英语;
专业学位课程:林业政策与法规、现代林业发展专题、森林资源与环境专题、科技写作专题(含信息检索)、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必修课程:自然辩证法、社会科学方法论、森林培育专题、森林经理专题、林木遗传育种专题、森林保护专题、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题、植物资源与利用专题、野生动植物保护专题、树木生理学、森林生态学、森林土壤学;
选修课程:城市林业、现代生物技术、森林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林火管理、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原理、水土保持工程学、地理信息系统、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保护区规划与管理、野生动物调查与监测技术。
学分要求
课程总学分控制在28-32学分,其中学位课13-15学分,非学位课7-9学分,必修环节8学分。所有教学课程均应在第一学年内开设完毕。研究生课程16学时计1学分,课程学时只用于课内教学环节。
专业实践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第三学期开始,必须保证1年的实践教学,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专业学位研究生要提交实践计划,每个月向导师和学院提交一份实践学习书面汇报材料,实践结束后要填写专业实践登记表和实践学习总结报告,需实习单位和指导教师签署意见,经审核合格后可获得专业实践环节6个学分。
学位论文
1、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的论文(设计)选题应当是针对林业建设中存在的重要问题的相关应用课题,要求结合专业实践进行学位论文工作。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学位论文的选题工作,广泛查阅文献资料,调查研究,初拟研究大纲,在研究大纲的基础上进一步拟定研究计划,确定研究方案,写出开题报告,审阅通过后可开展研究工作。开题报告在第三学期完成。开题报告须经研究生指导老师所在教研室集体讨论审定。
2、学位论文(设计)须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应有先进性和一定的难度及工作量,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林业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设计)应有不少于2位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应由3~5位专家组成。学位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有相关行业实践领域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毕业与学位授予
完成课程学习、必修环节及实践研究,取得规定学分,并经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相应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研究生毕业证书。
上文所述就是江西农业大学林业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培养方案的相关介绍,欢迎广大学员报考江西农业大学在职研究生学位深造,非全日制研究生、专业硕士研究生更多报考信息请咨询亚培研学研究生培训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