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培管理学院 专注人才成长发展

扬州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培养方案

扬州大学| 2024-09-11|1855

所属学院:文学院

一级学科:中国语文文学

学科名称:中国古代文学

学科代码:050105

学位类型:学术学位

学位级别:硕士学位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够适应社会需要,强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优秀专业人才。毕业后能够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或其他教学单位及研究部门的教学科研工作,也能够胜任党政系统宣传、出版、文化、新闻等工作需求。具体要求如下:

1、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和理论思辩能力。

2、为人正派,讲爱心,讲奉献,重信义,讲廉耻。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富有公德,重视道德自律,遵守各项校规校纪。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和集体活动。培养健康体魄,培养健康心理,追求人格完善。

3、努力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培养实践能力,扎牢专业基础。并了解比较文学、美学、文艺学、现代文学、语言学、历史学、文化学等学科的有关知识和研究方法。能够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拓展学术视野,能够关注学术前沿,发现问题,并努力寻求解决。

4、掌握计算机技能,有较好的文字信息处理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努力了解自然科学发展趋势和重大信息,善于更新知识,与时共进。

研究方向

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二级学科隶属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根据本学科覆盖面较宽的特点,设置的研究方向主要有先唐文学、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等三个方向。

1、先唐文学:主要研究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诗经》和《楚辞》,先秦散文,《史记》等史传文学,汉赋,乐府,魏晋南北朝诗歌,骈文,文学批评等。

2、唐宋文学:主要研究唐诗,宋词,唐宋古文运动,唐传奇,宋代话本,敦煌文学等。

3、元明清文学:主要研究元代杂剧,明清各类小说,明清各类戏曲,元明清诗文词和文学批评。

学习年限

一般学习年限为三年。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按规定修满35个以上课程学分,完成必修环节和论文工作,可以提前毕业或者延期毕业。允许分段完成学业。

课程设置

1、学位课程:马列原著选读、第一外国语(英语)、文化与文学、文学思潮史、文学方法论、先唐文学通史、唐宋文学通史、元明清文学通史;

2、必修课程:社科理论与实践、中国诗歌史、中国戏曲史、中国小说史、文学批评史;

3、选修课程:英语口语、第二外语、计算机应用、先唐散文研究、六朝玄学与文学、经学概论、诸子研究、古代文论研究、《文选》学研究、《乐府诗集》研究、词史研究、敦煌学与敦煌变文、佛教与文学、古代文体学研究、古代《论语》诠释研究、戏曲史专题研究、时文与古文、小说理论研究、文学史料学、元代文化与元曲、古代文学评点研究、武侠文学研究、扬州文化研究。

学分要求

课程分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课程学习要18学分。第一外国语为英语的一般不要求必修第二外国语。经导师批准,可以跨学科选修课程;经学科负责人批准,可选修跨学科的低一层次课程。

培养方式

1、导师负责制

实行导师负责和指导小组集体指导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指导教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指导教师应教书育人,管教管导,关心研究生各方面的成长和进步。研究生要尊敬师长,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做到教学相长。

2、课程学习与科研论文并重

掌握坚实的文学理论和中国古代文学的专门知识。通过学术论文写作,培养具有独立从事文学研究的能力。加强研究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包括创新能力、活动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培养。

培养环节

1、个人培养计划

研究生入学后应在导师指导下,严格按照本方案填写《扬州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经学科负责人审定后报学院和研究生处备案。研究生的培养计划是导师指导研究生学习的依据,也是对研究生毕业和授予学位进行审查的依据。培养计划确定后,研究生和导师均应严格遵守。

以同等学力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必须补修5门与现专业相关的本科基础课程;跨专业入学者视专业差异,必须至少补修3门与现专业相关的本科基础课程。以上补修课程列入个人培养计划,不计学分;考试合格,成绩登录时标明“补修”。

2、课程学习

为使研究生掌握本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必须十分重视课程学习,特别是学位课程和必修课程的学习。课程学习可根据课程性质,采取教师讲授,师生讨论,学生自学,读书报告等多种形式。任课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践环节

包括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社会实践主要是参社会调查,在导师指导下 ,承担有关科研、调研等活动。教学实践主要是以本科生为对象,开展教学和课外辅导、批改作业等。参加教学实践的教学工作量相当于助教一个月的工作量。

4、论著与原著阅读

阅读文学原著和相关研究论著,是攻读学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扩大研究生知识面,活跃学术思想,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及掌握本学科与相关学科动态有重要意义,也是设计学位论文选题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研究生必须广泛阅读,完成导师开列的阅读书目。

5、学术活动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须参加10次校内外学术活动,至少主讲1次学术报告。这些学术活动可以是校内各院系组织的学术讲座,也可以是参加各类学术活动。

考核方式

1、课程考核

学位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考核以考试、考查或撰写课程论文等方式进行,成绩合格即可取得相应学分。

同等学力者入学者的所有补修课程补修必须考试合格。

2、实践环节考核

实践环节考核由学院研究生教务员负责。研究生必须填写《扬州大学实践环节考核表》,考核合格者方能毕业。

3、学术活动考核

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要填写《扬州大学学术活动记录表》,按学期送交学院研究生教务员审核并存档。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的数量质量,须考核合格才能毕业。

4、中期考核

为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一般在课程学习结束后,结合论文开题工作进行中期考核,具体根据《扬州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办法》执行。

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工作重要环节。通过学位论文工作,培养研究生独立从事学术研究与教学工作能力,培养分析综合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

1、论文选题与开题

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选定研究课题。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尽早开始。在查阅文献、收集材料的基础上作好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包括立题意义、文献综述、研究计划及目标、主要观点、研究方法及学术创新等。开题报告应在学科范围公开宣讲,广泛征求意见。

2、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

学位论文须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生本人独立完成。论文要有一定的工作量。在论文题目确定后,用于论文工作的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论文要求资料可靠、理论正确、思路清晰,对所研究专业和方向的最新成就有所了解,对所研究的课题有独到见解,并在该研究方向上有所创新和突破。论文书写必须符合《扬州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要求》,以省、校两级优秀论文为目标,着力提高学位论文质量。

3、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研究生论文评阅、论文答辩、学位申请等环节按《扬州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中的有关规定执行。积极推行学位论文的“双盲”送审和公开答辩制度。

修订说明

修订本培养方案的目的,在于全面提高研究生政治思想素质,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方案力求规范,符合学校有关规定;力求清楚明确,具有可操作性。

在课程设置方面,力求做到按需设课,设置合理,避免按人设课。在设置课程的同时,要考虑任课教师的梯队培养,把研究生培养与学科建设结合起来。对必须开设的重要课程,应把培养第二主讲教师的任务提到议事日程。把青年教师培养、人才引进与课程体系合理性结合起来,与学科水平整体提高结合起来,进行通盘考虑。

注意处理好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必修课、选修课之间的层次连接与递进关系;理论水平提高与文献解读能力增强的关系,体现“整体优化”原则。

学位专业课程和必修课程简介

1、文化与文学 2学分,36课时 本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与文学关系有宏观认识,认识中国文化发展的宏观趋势,了解儒学、经学、玄学等等思想史状况,了解学术史状况,进而认识中国文学发展的深层原因。在这种宏观把握的基础上,提高文学研究理论层次。

2、文学思潮史 2学分,36课时 本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研究性思维,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宏通关系的认识和演变趋势的认识。文学与政治、经济、民族等因素的关系,文类文体相互影响,也相互竞争的关系,文类演变趋势的动态把握,是本课程主要内容。

3、文学方法论 2学分,36课时 本课程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研究理论水平。课程主要内容是系统阐述国内外学术界关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若干方法,比较分析其得失长短,进而借鉴吸取适合我们的经验。本课程也介绍本学科的学术传统和研究经验。

4、先唐文学通史 2学分,36课时

5、唐宋文学通史 2学分,36课时

6、元明清文学通史 2学分,36课时 这三门课程共同构成中国古代文学通史,是本学科的基础主干课程。因为容量太大,学术界普遍采取分段把握方式 ,各自均可构成独立课程。本学科任何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均须重视并认真通修。本课程目的在于培养硕士研究生具有坚实全面的中国古代文学史系统知识。其内容一是在大学本科古代文学知识基础上扩展知识面;二是从各种角度开拓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视野,了解研究古代文学的成果;三是阐释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规律。

7、中国诗歌史 2学分,36课时 本课程是分体文学史的主干课程。纵向贯通方式把握中国诗歌的起源和演变,形式和内涵,背景和风貌,特质和影响。对诗歌演变各阶段重要流派和代表作家,重要诗学主张等,也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

8、中国曲学史 2学分,36课时 本课程是分体文学史的主干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中国文学与音乐的关系;中国戏曲的起源和发展演变;中国戏曲的种类与融合;中国戏曲的代表性成就和代表人物;中国戏曲理论;中国散曲的成就;散曲与戏曲的关系研究。

9、中国小说史 2学分,36课时 本课程是分体文学史的主干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小说的起源;汉魏六朝小说风貌;唐传奇特点与价值;宋元话本的意义;明清小说的巨大成就及其流变;明清小说的影响;小说研究小史与学术经验总结。

10、文学批评史 2学分,36课时 本课程是中国古代文学重要组成部分,不但是古人文学理论思考、文学批评的结晶,也对今人的古代文学批评,提供参照系。主要内容包括儒家道家文学思想;文学自觉与六朝文学思想和批评;唐宋文学批评;明清评点之学等等。

上文所述就是扬州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培养方案的相关介绍,欢迎广大学员报考扬州大学在职研究生学位深造,非全日制研究生、专业硕士研究生更多报考信息请咨询亚培研学研究生培训老师。

企业战略管理在线报名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