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培管理学院 专注人才成长发展

江苏大学光学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培养方案

江苏大学| 2024-05-11|2320

所属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学科门类:工学

学科名称:光学工程

学科代码:080300

学位类型:学术学位

学位级别:硕士学位

学科概况

江苏大学光学工程学科200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主要以光子学、光电子器件、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基础理论及应用等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目前,该学科拥有一支跨学科跨专业的学术团队。学科成员由具有机械、物理、光学、材料、测试控制等知识背景的教学科研人员组成,分别从事光学工程中的理论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工程研发和成果转化等工作。学科初步形成了以60年代为中坚、70年代为骨干、80年代为生力军的人才梯队。本学科目前有专任教师14人,教授5人,副教授6人,讲师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1人。此外还有兼职教师6人(包括4名教授,2名副教授)。拥有江苏 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六大高峰人才、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培养对象、国家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获得者。学术团队成员交叉的知识背景,激发了活跃的学术思想,促进了研究方向的交叉融合发展。

培养目标

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要求本学科硕士研究生达到如下目标:

(一)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团结协作,具有较 强的事业心和开拓进取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掌握坚实的光学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了解本领域的研究动态,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有新见解,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及独立从事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熟练掌握1门外语,能胜任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相关产业部门的教学、科研、工程技术开发和组织管理工作。

(三) 身心健康。

080300 光学工程一级学科研究方向

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现代光学器件及系统设计:主要从事光纤及系统、微纳光子学、固体激光装置、光学传感器、成像和非成像光学系统的设计和特性等方面的研究。

2、光电测试技术及信息处理:主要从事瞬态过程光电探测、光声光热效应探测及其应用、图像信息处理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3、激光加工技术及应用:主要从事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基础理论、激光微织构、激光冲击、激光烧蚀表面微细加工等方面的研究。

培养方式与学习年限

1、培养方式

(1)采用全日制研究生管理模式,实行以在校学习为主,校外教学实践为辅的培养方式。

(2)实行导师负责制。  

由导师指导学生,全面负责制订研究生培养计划,指导科学研究、教学或者专业实践、学位论文等工作,而且对研究生的思想品德、学术道德有引导、示范和监督的责任。

(3)研究生学习期间,课程学习应修满30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14学分;需完成文献阅读、学术活动等必修环节;完成实践环节;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并经过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 过后,可授予江苏大学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学位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2、学习年限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在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四年。原则上不允许提前毕业。若因客观原因不能按时完成学业者,可申请适当延长学习年限,但最长延长时间不超过1年。

课程学分要求

课程总学分应不少于30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14学分。

课程设置

1、公共必修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自然辩证法概论、第一外国语;

2、基础理论课程:数值分析、矩阵论、数理方程;

3、专业学位课程:高等光学、光学工程科技创新与学科前沿;

4、选修课程:光学应用技能训练、现代光学实验、微结构光纤及其应用、微纳光子学、材料光电特性分析、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基础理论、激光加工技术及应用、瞬态信号度量技术及应用、近代光电测试技术 、光学系统设计、激光技术 、光学工程科技英语。

实践学分要求

1、总体要求

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参与的学术活动和课程学习环节同样采取学分制,统称为实践学分。实践学分和课程学分不得通用,研究生的课程学分和实践学分均满足要求后方可进入学位论文送审答辩环节。

2、实践学分

(1)学术活动(至少3学分)

研究生必须参加学校组织的“学术道德规范讲座”和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的专题讲座、学术报告、研究生论坛等学术研讨活动,参加学术研讨活动后必须形成完整的学术报告总结。硕士研究生 在读期间应参加10次以上学术报告活动(0.2分/每次)。学术活动由学科或导师负责考核。同时, 为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鼓励研究生在学期间参加国际会议或全国性高层次学术会议,并在大会 上宣读本人的学术论文并交流发言。参加国外国际会议宣读本人学术论文,2学分/次;参加国内国 际学术会议或者国内高层次学术会议,并在大会宣读本人学术论文,1学分/次。

(2)外文文献阅读(2学分) 研究生在学位论文开题之前,应阅读本学科相关或者导师指定至少40篇英文文献,培养研究生

钻研学术文献的能力和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外文文献阅读于学位论文开题前由学科组织专家小组统一考核并记录成绩,不合格者不得进入学位论文开题环节。

(3)学术研讨汇报(至少3学分) 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在学科层面公开进行文献研读交流、学术研究进展汇报和学术研讨汇报,硕士研究生不得少于3次(其中至少1次为英文专题研讨),1学分/次。若在学院或者跨学科作公开汇报和交流,2学分/次。

(4)实践环节(至少1学分)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职人员除外)在校期间必须进行不少于 1 个月时间的实践环节,可以为 校内教学实践或者校外专业生产实践。

校内教学实践: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要参加教学实践活动,指导本科生实验、批改实验报告 或者作业。由导师负责考核,考核合格者获得 1 学分。

校外专业生产实践:研究生经导师联系生产实践单位,或者研究生联系,经导师同意后赴对口生产实践单位,生产实践单位接收并指定一名实践单位指导老师。实践之前,研究生必须在校内导师与校外指导老师共同指导下制定详细的实践方案和实践目标。实践期间的实践质量主要由校外指导老师指导监督。实践完成后,研究生需提交实践总结报告,校外指导老师主要负责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获得本环节学分。 研究生不参加实践环节或未通过专业实践考核的,不得申请毕业和学位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

1、开题报告

研究生在撰写学位论文之前,必须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尤其是外文文献,掌握所做研究方向的发展概况和趋势,在此基础上确定学位论文研究题目,并作论文开题报告。开 题报告应论述学位论文选题依据、研究方案、预期目标与科研成果、工作计划等关键问题。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由学科(学院)统一组织,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必须经导师审核同意方可进行。各学科应成立学位论文开题专家考核小组(导师和指导小组成员必须回避),由本学科或相关学科5名专家组成,确定一名负责人主持开题考核工作。学位论文开题试行专家小组评分(等级) 制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暂缓通过的比例不得少于实际开题人数的 10%。每位研究生在学期 间至多两次学位论文开题机会,两次开题时间间隔不得少于3个月,两次开题均未通过者按退学处 理。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审核通过一年后方可申请送审答辩。

2、发表学术论文与获得的科研成果

研究生在学期间应积极撰写学术论文,获取一定的科研成果,具体要求详见《江苏大学关于研究生申请学位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等相关要求。

3、学位论文撰写

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论文格式参见《江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格式要求》。

4、学位论文评阅与答辩

学位论文的评阅与答辩等要求详见《江苏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和《江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工作暂行办法》等相关要求。

其他要求

详见《江苏大学关于修(制)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若干意见》等相关规定。

上文所述就是江苏大学光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培养方案的相关介绍,欢迎广大学员报考江苏大学在职研究生学位深造,非全日制研究生、专业硕士研究生更多报考信息请咨询亚培研学研究生培训老师。

企业战略管理在线报名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