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培管理学院 专注人才成长发展

江西师范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培养方案

江西师范大学| 2024-04-08|5960

所属学院:物理与通信电子学院

学科门类:工学

学科名称:信息与通信工程

学科代码:081000

学位类型:学术学位

学位级别:硕士学位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高政治理论素养、宽厚专业知识,有创新意识,有一定科研工作能力并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和科技发 展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如下: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较强的事业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树立实事求是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研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语,并能熟练地运用于本专业的科研工作;

4、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

5、具备计算机操作或一些基本专业仪器的操作,能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科学运算、计算或实验,能对所得结果进行科学分析,最终能把经系统研究所得结论成文发表的能力;

6、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体魄。 

081000 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培养方向

1、超高频段通信器件

本方向包括射频微波技术与器件的研究以及传感器技术及物联网应用研究。 通过计算电磁学的方法,重点开发基于人工电磁媒质的可调通信器件、6G通信天线和传感器等器件,研究电磁场与微波毫米波领域的基本问题,进而进行各类射频微波电路与器件的设计、新型电磁材料的设计与应用、微波无源器件研究、RFID技术研究与应用、太赫兹应用与研究;研究传感器制备技术及面向物联网应用的现代传感器技术,完成物联网典型应用中的传感器和典型节点方案设计。

2、光传输与通信

本方向研究新型光纤智能感知机理、光纤通信器件及无线和有线通信。通过数值仿真计算、理论分析及实验研究的方法,将纤维光学与力学,电学、化学、生物医学材料学等相结合,探索特定行业关键性参数的智能光纤感知原理及器件; 研究太赫兹波器件特性,研究器件制备工艺,进行太赫兹光纤及器件的制备和性能测试,进一步深入研究THz无线和有线通信融合技术。

3、智能信息处理

本方向应用现代信号处理、现代图像处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理论,包括数字滤波器设计、信号估计、图像预处理、图像特征检测与识别、三维图像重构等技术,来研究基于智能家居、工业无线传感器网络、医学图像检测与三维重构为应用背景的信号与图像处理技术。培养过程中理论知识学习与工程思维培养兼顾,既能够提供信号处理或图像处理问题的理论解决方案,又能够把解决方案和工程实践有机的结合。

4、光电信息获取与感知

本方向致力于新奇光电现象和具有高光电转换效率的光电子器件的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测试;新型光电功能材料的构筑原理和方法;光电通信及光电功能调控研究;光电感知信号的信息剖析,开拓新型光电感知方法及传感原理。

学习方式及年限

硕士研究生实行弹性学制,一般为两年半至三年。课程学习为一年至一年半;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撰写一年半至两年。 提前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和其他培养环节,成绩优秀、科研能力突出、完成学位论文、符合学校有关要求者,可申请提前半年毕业。研究生在学制规定的基本年限内,未能完成全部学业,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但在校最长学习年限不得超过5年。

培养方式与方法

研究生的培养采取系统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明确导师

每一位研究生必须拥有明确的导师,采取主、辅导师制,充分发挥导师组集体培养的作用。

2、自学为主,听课学习和科研实践相结合等学习方式研究生学习以自学为主,充分调动研究生本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采取系统的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讲授与讨论、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多种方式,注重本学科发展的最终成果的了解和掌握。

3、加强能力培养

硕士生的教育必须注重和加强其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每个研究生至少要参加一门相关专业本科生课程的教学实践。

4、因材施教

导师对硕士生培养要充分考虑不同本科背景,因材施教。

5、严格考核制度

在导师确定、中期考核、学位论文开题等方面都必须严格进行,制订行之有效的制度,切实执行,确保硕士生的培养质量。

课程设置

1、公共必修课程:公共英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自然辩证法、学术论文写作指导;

2、学科基础课程:现代信号处理、矩阵理论与方法;

3、方向核心课程:

1)超高频段通信器件方向:数值分析、信息论、射频微波电路设计与应用;

2)光传输与通信方向:图论及其应用、光纤技术与器件应用、近世代数及其应用;

3)智能信息处理方向:最优化理论与方法、应用泛函分析、机器学习;

4)光电信息获取与传感方向:随机过程、数据科学、光电信息检测;

4、方向探究课程:

1)超高频段通信器件方向:雷达信号处理、太赫兹研究前沿;

2)光传输与通信方向:通信网理论、光纤信息技术;

3)智能信息处理方向:神经网络及其应用、编码理论;

4)光电信息获取与传感方向:现代数字通信、感器技术与应用;

5、方向选修课程:

1)超高频段通信器件方向:物联网技术概论、基于软件无线电的通信系统设计;

2)光传输与通信方向:光波导理论与实践、信息光电子学基础;

3)智能信息处理方向: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控制网络技术;

4)光电信息获取与传感方向:光电技术应用、导波光电子器件基础。

学分要求

课程设置注重基础性、宽广性、实用性和前沿性。课程分为学位课程与非学位课程两大类。学位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学科基础课、方向核心课和方向探究课四级必修课程体系;非学位课程,就是选修课程,包括方向选修课、公共选修课、跨学科选修课。对于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硕士生,应补修本学科专业的本科生主干课程。

硕士研究生应修总学分不少于38学分,其中必修课程(学位课程)不少于26学分,选修课程(非学位课程)不少于9学分,必修环节3学分(其中、基本文献阅读与考核1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实践活动1学分),每学分以16学时为标准安排教学。

(1)公共必修课(4门,共7学分)

思想政治理论课(2门,3学分)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全校硕士研究生必修)2学分,32学时;《自然辩证法》(理工科硕士研究生必修)1学分,16学时。由研究 生院统一组织开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具体实施。

② 公共英语(共3学分),由研究生院统一组织开设,外国语学院具体实施;

③ 学术论文写作指导(全校必修、1 学分)

(2)学科基础课(2门,6学分)

(3)方向核心课(3门,9学分)

(4)方向探究课(2门,4学分)

(5)方向选修课(至少6学分)

(6)公共选修课(至少选1门,至少1学分,由学校统一安排)

(7)跨学科选修课(至少 2学分)

(8)补修课程(不计学分) 为了保证培养质量,跨专业入学和以同等学力入学的硕士研究生需补修与本专业相关的大学本科的主干课程不少于2门。需补修的课程应列入个人培养计划, 补修课程要求通过考核,取得合格以上成绩,但不计学分。

课程考核

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开设的各门课程,都要进行考核,成绩合格方可取得学分。

课程考核成绩按百分制计算,学位课程 75 分以上为合格,非学位课程 60分以上为合格。

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考试分为闭卷与开卷;原则上,学科基础课、方向核心课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方向探究课为考查课,由任课老师自己决定如何考察。

无论采取哪一种考核方式,都要注重对硕士研究生综合能力的评价,注重引导和促进硕士研究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提倡以要求学生撰写文献阅读报告、 实验报告、调查报告等形式加强过程考核,以课程论文等形式进行课程考核。

必修环节

1、基本文献阅读与考核

文献阅读是研究生掌握本学科前沿动态的主要途径之一。硕士研究生在入学后第三学期应按照学校规定时间参加基本文献考试。基本文献考试是硕士生中期考核的重要环节,考试合格后方可进行学位论文开题环节,不合格者不能进入学位论文开题环节。

硕生研究生在参加基本文献考试之前应完成基本文献阅读。硕士研究生基本 文献(学术论文、期刊、专著等)阅读数量不少于80种(本、篇),其中阅读 著作数量不少于15本。

2、学术活动

为拓宽硕士生的学术视野,促进硕士生关注和了解学科前沿的发展,各学科要为硕士生举办高水平的学术报告、开设学科前沿讲座等。在读期间,硕士生应积极参加各项学术活动,应至少参加1次本学科的学术会议,应听取不少于10场由校内外组织的高水平学术讲座,公开主讲不少于1次有关文献阅读、学术研 究等内容的学术报告。学院根据学生参加学术活动的考勤和学生主讲的学术报告质量进行考核,合格后计1个学分。

3、实践活动

根据国家对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要求,加强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将实践活动作为硕士研究生必修环节。实践活动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包括社会调查、方案设计、教学实践、科研实践、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研究报告等,硕士研究生参加实践环节活动的情况须记入《江西师范大学学术型硕士生实践活动考核表》,经指导教师考核合格后计1个学分。

科研能力的培养

1、硕士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尽早进入有关课题的研究。在培养科研能力的过程中推动有关专业课程的学习,进一步加深或拓宽硕士研究生的理论和知识面。

2、硕士研究生应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各学科要尽力创造国内外学术交流的条件,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参加和聆听有关学术报告活动的次数及撰写有关摘要或笔记的要求。

3、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必须以江西师范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至少公开发表1篇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学生为第二作者),或申请1项发明专利(申请号),方可申请参加答辩和申请硕士学位。。

中期考核

1、考核内容:研究生中期考核要求认真填写《研究生中期考核登记表》,学院对研究生的政治思想、课程学习、科研和教学能力等各个培养环节进行全面、 综合测评。

(1)政治思想品德、学习态度评定:研究生要认真做思想小结,并认真填写好中期考核表的自我总结。

(2)对课程成绩、完成学分情况进行审核。

(3)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审核:中期考核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必须开题,并由各指导组统一组织学生做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应包括研究背景知识和拟开展 的研究工作介绍两方面内容。开题报告主要考察学生对研究背景知识和相关研究 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的了解,同时考察学生的文献综述能力,采用口头报告(10-15分钟)和书面报告结合形式。开题第一次未通过,允许1-2月内再进行一 次,仍未通过者,按学籍管理规定处理。中期考核要审核开题报告登记表。

2、考核时间:一般安排在第四学期的5、6月份进行。

3、考核程序:以专业为单位组成考核小组。考核小组由研究生导师、教研室主任、任课教师参加。考核组负责对研究生进行全面考核。学习成绩合格,达到考核内容要求的,进入硕士论文写作阶段;学习成绩较差,未达到考核内容要求的,不得申请硕士学位。分管研究生的院长全面负责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考核组将考核意见及有关材料送考核小组审核通过。在规定时间内未按时完成中期考核者,按考核不合格处理。

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的目的是使研究生在科学研究方面受到全面的基本训练,它是培养研究生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在导师指导下,研究生应用不少于一年的时间参加科学研究及撰写学位论文,不计学分。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第三学期内完成论文的选题工作,要求最 迟于第四学期开学后的前两个月内提交学位论文计划,并做开题报告,经讨论认为选题合适且计划切实可行的,方能正式开展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遵照《江西师范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有关规定。学位论文应包括:摘要(中、外文)、目录、引言、主要内容(研究背景、理论推导、 实验与计算、结果与讨论等)、参考文献、致谢、必要的附录和在校期间发表论 文情况。学位论文应做到概念准确,推理严密,语意通达,数据可靠,结构完整。 论文按规定统一格式排版,A4纸打印,具体见《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实施细则》。

学位授予 

硕士研究生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课程学习,修满规定的38学分,通过思想品德考核、学位论文答辩,符合毕业要求,准予毕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有关规定,达到我校学位授予标准,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合格和表决通过,授予硕士学位。

上文所述就是江西师范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培养方案的相关介绍,欢迎广大学员报考江西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学位深造,非全日制研究生、专业硕士研究生更多报考信息请咨询亚培研学研究生培训老师。

企业战略管理在线报名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