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培管理学院 专注人才成长发展

温州大学电子信息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学科介绍

温州大学| 2024-01-22|5477

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领域(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依托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目前已形成集成电路工程、控制工程、光电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人工智能等五个稳定的学科领域。学科师资力量雄厚,拥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浙江省"万人计划"杰出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浙江省千人计划专家、浙江省“151人才工程”、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各类人才。建有电气数字化设计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浙江省低压电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光电功能器件及数字化检测浙江省国际合作基地、机械工业用户侧光伏微网工程中心、浙江省温州激光与光电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温州市集成电路与物联网智能系统重点实验室和温州市微纳光电器件重点实验室等十余个国家、省市科研平台。建有浙江省智能电网低压电器技术重点科技创新团队、电气数字化设计浙江省工程实验室—海岸工程种电源技术创新团队、智能电气技术及应用浙江省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及温州市特智能电网低压电器技术团队、温州市物联网技术重点创新团队,以及温州大学智能锁具研究院、温州大学乐清工业研究院,同时为浙江省低压电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单位。

学科教师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合作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课题3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SCI/EI等论文200余篇,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各1项、中国专利奖金奖1项、中国专利奖优秀奖2项、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和二等奖3项、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4项和二等奖4项、第十届发明创业奖特等奖等。近三年指导研究生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家特别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还有“华为杯”第二届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兆易创新杯”第十六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等省部级以上研究生学科竞赛奖十余项。

085400 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大研究领域

1、集成电路工程

主要开展低功耗集成电路、高信息密度集成电路、智能功率集成电路、微波毫米波芯片、片上系统(SoC)等方面的研究,涉及数字集成电路、模拟集成电路、数/模混合集成电路以及射频集成电路设计技术。研究方向包括低功耗高信息密度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设计综合与优化、智能功率芯片设计、信息安全芯片设计、微波/毫米波器件及天线系统设计、SoC设计等。

2、光电信息工程

主要开展光电信息检测、新型光电子器件、微纳真空电子与能源器件、激光技术及应用、目标检测与识别、光电图像处理等光电技术与器件等方面的研究。本研究领域光电功能器件及数字化检测浙江省国际合作基地、浙江省温州激光与光电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和温州市微纳光电器件重点实验室等省市重要科研平台。拥有省千人计划专家1人、省151人才工程2人、市“特支计划”杰出人才,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课题,获中国专利优秀奖、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等奖项。

3、控制工程

研究控制相关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其工程应用,主要包括系统建模、系统优化、故障检测、控制理论与方法等。以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为基础,研究各应用领域内的共性问题,即为了实现控制目标,应如何建立系统的模型,分析其内部与环境信息,采取何种控制与决策行为;本研究领域拥有电气数字化设计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机械工业用户侧光伏微网工程中心等重要科研平台,拥有电气数字化设计浙江省工程实验室—海岸工程特种电源技术创新团队与温州市高水平创新团队。

4、通信工程

主要开展智能物联网、通信网络与信息安全、无线传感器与射频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光通信、导航定位、信号与信息处理、多源信息融合等方面的研究。本研究领域建有温州市集成电路与物联网智能系统重点实验室,拥有温州市物联网技术重点创新团队。拥有省151人才工程1人、市“特支计划”杰出人才2名、市551人才工程2名,承担各类国家及省部级课题20余项,各类横向课题20余项,多项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企事业单位关键产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等荣誉。

5、人工智能

本方向培养符合国家战略及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需求,具备良好的信息科学、数理统计基础、计算机系统知识及扎实的编程基础,以及大数据基础知识与技能,掌握AI核心原理和AI思维,能够熟练运用数据思维、AI模型、工具、语音识别、NLP、图像处理等技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拥有国家级重点人才、“国家优青”、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省高校创新领军人才、省教学名师、浙江省青年教师资助计划人选等各类人才和省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市重点科技创新团队等人才团队。近年来承担包括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民航联合研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40余项、省部级项目60余项,获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省部级教学和科研奖项10余项。

硕士点负责人

汪鹏君,博士,国家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低功耗集成电路设计技术、高信息密度集成电路设计技术、信息安全芯片设计技术、电路设计综合和优化技术、多媒体音视频和数码技术、硅基光电子技术及其相关理论等的研究。已主持完成或正在执行的国家和省部级项目近20项;参与科技部国际合作重大项目、863重大项目、国家重大研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多项。已发表学术研究论文12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80余篇;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0余项,其中美国发明专利20余项;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宁波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等。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和重点资助,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享受政府特贴人员”、“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浙江省"万人计划"杰出人才、浙江省高校“三育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当选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神经网络与计算智能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电子学会电子线路与系统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发明协会副会长等。担任《电子与信息学报》等刊物编委等。

主要学科带头人及学术骨干情况

戴瑜兴,男,博士,国家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电气数字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装备电子与系统信息化、数字化系统设计理论与应用、用户侧新能源微电网技术及应用等。近年来,主持完成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一等奖、二等奖、中国专利金奖、中国发明创业奖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科技奖10余项,出版著作7部,授权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30余项,发表论文120余篇,被EI、ISTP检索和有关学术论文引用100余次。全国电力电子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逆变电源分技术委员会委员。

郭凤仪,男,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辽宁省特聘教授、中国煤炭学会煤矿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电工技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器智能化系统及应用专委会委员、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电机与电器学科建设委员会委员、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信息与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省部级及横向课题50余项。主要研究方向:电器理论及其控制、节能型电力传动技术。

吴桂初,男,教授,浙江省二级教授,浙江省温州低压电器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主任。研究的专业领域:智能电网用户端、智能电器;主要研究方向:智能电器与系统、低压电器生产检测装备。现任浙江省低压电器智能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浙江省乐清工业电气专家服务组首度专家,浙江省低压电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浙江省低压电器标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工产品可靠性研究会理事。获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40余篇,已授权专利20项;主持完成其中浙江省重大项目4项,横向项目20余项。

董长昆,男,教授(瓯江特聘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温州市微纳光电器件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碳纳米管(CNT)场发射电子源及器件、新型CNT电池器件、新型CNT气体传感器件等研究开发。1985年获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电子工程学士,1990年获中国空间研究院物理硕士,2003年获美国Old Dominion大学物理博士。1985-96年在航天510所工作,曾任研究室副主任、国家质检中心副主任。1996-2010年在美国学习工作,先后在能源部杰佛逊实验室、Old Dominion大学、北卡大学、Xintek纳米公司等从事碳纳米材料和物理电子器件的研发工作。主持美国政府碳纳米课题5项,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重点国际合作项目和面上项目、杰青协作项目,主持航天、企业合作等项目多项。发表SCI一区Nanoscale、Carbon等论文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8项,荣获国防科学技术奖两项,主持起草国家和航天标准6项。任国家自然基金会议评审专家。中国真空学会、中国计量测试学会专委。真空物理国防重点实验室兼职博导,北京真空计量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术委员,科技核心期刊《真空》、《真空与低温》及《温州大学学报》编委,东南大学、电子科大等博士论文答辩委员。温州物理学会理事长,温州市“杰出人才”。

陈孝敬,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光电信息处理及应用的研究,以探索光电检测新理论和新技术为核心,在农产品品质智能化评价新理论、光电检测新技术及无损检测数据挖掘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2009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同年进入温州大学工作至今。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光检测相关领域的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SCI论文3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5项,相关成果已经在上海,杭州,温州等多家企业进行了推广和应用。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重点研发子项目1项。获得浙江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奖1项, 2013年入选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以及浙江省151 人才工程并获省财政择优资助对象。当选浙江自动化学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同行评议专家。担任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food chemistry,analytical letters、Chemometrics and Intelligent Laboratory System、Analytica Chimica Acta 等高水平SCI期刊审稿专家。

韦文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纳米半导体功率器件、电路及测试技术的研究。利用纳米材料的量子尺寸和晶界无序效应,为高性能电路设计了纳米半导体快恢复二极管等固态开关器件; 研发了纳秒级反向恢复时间测试技术。近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浙江省科技计划等课题4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1项、实用新型专利35项;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26 篇、EI收录17篇; 获得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

钱祥忠,男,博士,教授,中国电源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高级会员,电气传动与智能控制研究所所长,电子科技大学工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研究专业领域: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系统与智能控制;主要研究方向:电力电子技术、新能源微电网、电动汽车充放电技术、电机智能控制。已主持完成了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8项,市厅级科技计划项目7项,企业委托产品开发项目6项,授权专利15项,发表论文30多篇,被SCI、EI等收录10多篇。

舒亮,男,研究员,浙江省低压电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制造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器人分会第一届委员,温州市工业电器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组专家,温州市“551人才工程”。 从事智能电器技术、电气检测与光机电一体化、电工材料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课题11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项, 发表SCI一区、二区等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获江西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奖一等奖1项,温州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2012年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和中国上银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

朱海永,博士,教授(瓯江特聘教授),硕导,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后,主要从事全固态激光技术及非线性光学频率变换、光电材料性能分析等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基金、省公益项目等课题十余项。获浙江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福建省科学技术奖、省优秀学术论文奖等。在Optics Letters,IEEE 系列期刊等重要SCI收录期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被引用上千次;申请专利30余件,已授权近20件。指导毕业研究生6名,均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其中3名获省优秀毕业生称号,5名考取复旦、浙大等985高校博士研究生。指导学生激光相关的科技作品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别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和温州5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等人才项目,获温州市“青年拔尖人才”,温州市优秀共产党员、挑战杯全国优秀指导教师、温州大学优秀教师、陈国同奖励基金“育人典范奖”等荣誉称号。应邀成为Laser & Photonics Reviews、Optics Letters等近20本光电领域高水平SCI期刊审稿专家。

朱翔鸥,男,教授,温州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电气数字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浙江省工业电器块状经济转型升级专家。主要研究方向:电力电子技术、电器智能化。发表论文 50 余篇,其中 SCI/EI 收录 30余 篇,出版专著 1 部、译著 1 部。主持参与国家基金面上项目2项、浙江省重大科技项目4项等,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机械工业科技进步特等奖等。

张正江,博士,瓯江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电气数字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副主任、机械工业用户侧光伏微网工程中心副主任、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会员、中国电源学会高级会员。研究方向包括数据校正与参数估计,动态系统状态估计、工业过程的建模与监控以及数值优化理论与方法。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已发表SCI/EI收录论文50余篇,其中SCI二区以上论文10余篇。曾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和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1项。受邀担任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Energy、Chemical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Design、Neurocomputing、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等国际学术期刊评审人;受邀担任IEEE CDC、CCC、CPCC、DDCLS等国内外学术会议论文评审人。

曾国强,男,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智能控制与优化理论、微电网与电力电子功率变换、电力系统规划、智能电网和工控安全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IEEE、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和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中国电源学会高级会员,浙江省“151人才工程”和温州市“551人才工程”人选。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浙江省科技计划、企业产学研合作项目等课题17项,出版英文学术专著1部,发表SCI/EI论文近40篇,授权发明专利15项。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1项、中国电子学会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

阮秀凯,博士,瓯江特聘教授。长期从事信号检测与信息处理、机器视觉、工业物联网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及产业化工作。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20余项。获授权发明专利24项,参与起草中国行业标准4项,在IEEE JLT、IEEE PJ等权威期刊上共发表SCI/EI收录论文80余篇。现任温州大学智能锁具研究院院长,电气数字化设计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副主任、总工程师。入选中国建筑电气行业杰出青年,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温州市首批“特支计划”领军人才,温州市551人才,温州市优秀教师。获中国专利金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特等科技奖励。担任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60/SC3委员、中国电子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分会理事、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委员会委员、中国宇航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电气双高委员会委员社会职务。

吴自然,男,副研究员,从事电器智能化、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现为浙江省温州低压电器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副主任,入选温州市青年拔尖人才和温州市“551人才工程”。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温州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12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在SCI期刊等发表论文20余篇。

李理敏,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导航与定位、智能物联网等方面的研究。现任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电子系主任,2006年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并获得保送研究生资格,2012年博士毕业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后进入温州大学工作。主持和参与国家级项目3项,省级项目4项,市级项目3项,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6篇,其中SCI/EI收录11篇,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转让1项),完成企业横向项目5项。

李志红,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光纤传感技术、光电信息检测与传感技术、激光与光电技术等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2016年毕业于湖南大学,现任职于温州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目前依托电气数字化设计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光电信息检测与传感技术”、“微纳结构与光电器件”研究所等科研平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温州市基础研究计划1项,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近年来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在Optics Express、IEEE/OSA 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IEEE Photonics Journal、IEEE Access、Applied Physics Express、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等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1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已授权2项);受邀担任IEEE/OSA 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Annalen der Physik、IEEE Access、Applied Optics、Optics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the 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A等学术期刊审稿专家;获温州大学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方朝龙,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7年博士毕业于上海理工大学,师从庄松林院士,从事微纳光子学、光流控、光电子器件以及微腔激光器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现任职于温州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目前依托电气数字化设计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温州市微纳光电子器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参与国家重大研究计划1项、重大仪器专项2项,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近年来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Optics Letters,Optics Express,Solar Energy Solar Cells,IEEE Photonics Journal等 JCR 一区、二区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受邀担任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Optics Letters,Optics Express,Solar Energy Solar Cells等学术期刊审稿专家。

钱维金,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从事领域为碳基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其在场发射和能源器件中的应用,以及半导体一维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其在传感领域的应用。2012年10月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毕业后加入温州大学微纳结构与光电器件研究所董长昆教授团队,近年来主要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51302193,已结题),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1871292,在研),参与国家基金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61620106006,在研),曾参与973 子课题的研究,项目全称为“全高清和敏感功能的场发射平板显示器的关键纳米材料、微纳结构研制及器件物理探索”(项目号2007CB935500,已结题)。已在J. Mater. Chem. C、J. Phys. Chem. C、Nano-Micro Letters等期刊发表SCI 论文20余篇, 其中SCI和EI收录近20篇。

杨硕,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温州市“海外精英计划创新长期项目”获得者,曾任日本材料科学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2016年毕业于日本北海道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近年来致力于原位电化学光谱(包括原位红外光谱、原位拉曼光谱、原位和频光谱、原位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原位 X 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方面基础研究工作,主攻纳米材料结构设计、性能调控、界面反应机理及其在锂硫电池、燃料电池、表面等离子激元等领域应用的基础研究。先后主持省部级纵向科研项目5项;迄今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科研论文17篇,教改论文1篇;5次在国际顶级学术会议上报告获奖,曾在海外求学期间,作为唯一华人入选纳米材料科学环境基地校级杰出科研助理。注重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已指导本科生科研立项9项,指导本科生在北大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5篇,多次参加本科生、研究生科技沙龙、新生通识教育活动,为其进行科普教育讲座。2019年被评为校级优秀本科优秀毕业设计指导老师,2020年获温州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首届教师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温州大学优秀班主任、温州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最受学生喜爱老师”荣誉称号。

陈熙,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光电信息处理及光谱检测应用研究, 2015年毕业于厦门大学。近年来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厅局级的科研项目,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第一作者在光电检测相关领域的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8项,授权发明专利2项。受邀担任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A: Molecular and Biomolecular Spectroscopy,Applied optics,Optics Express等学术期刊审稿专家。现指导在读硕士生2名。获温州大学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上文所述就是温州大学电子信息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学科的相关介绍,欢迎广大学员报考温州大学在职研究生学位深造,非全日制研究生、专业硕士研究生更多报考信息请咨询亚培研学研究生培训老师。

电子信息在线报名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