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培管理学院 专注人才成长发展

上海大学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培养方案

上海大学| 2024-04-23|4039

所属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学科门类:工学

学科名称:核科学与技术

学科代码:082700

学位类型:学术学位

学位级别:硕士学位

学科简介

核科学与技术学科与国际原子能机构有长期的合作关系,曾承担过4次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培训班工作,与美国、俄罗斯、英国、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国的大学及研究所建立了 长期合作关系。

本学科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拥有电子加速器、中子发生器、钴源-γ射线等辐照设备,已建立了POPs分析实验室、环境光化学反应实验室、纳米化学与生物学实验室。在辐射应用及物质检测方面具有较强的研究实力和仪器设备。在核技术应用方面,主要研究用辐射技术处理废气、污 水、污泥及难降解有机物; 纳米材料的辐射制备;核电站乏燃料后处理涉及的一些新型试剂的辐射稳定性、辐解产物及机理的研究。

目前本学科方向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获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及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所研究人员先后负责完成了科技部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杰青、优青等,以及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等多项科研项目。 三年来我所研究人员发表了200多篇学术论文,其中包括在Nature、Nature chemistry等国际一流学术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多篇。

作为一级学科的核科学与技术专业设置辐射化学、射线技术在新材料中的应用、射线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等为主要研究方向。本专业为研究生所设课程反映当代辐射化学及应用的发展前沿,研究课题结合国家化学化工专业的急需,为学科前沿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学位标准

本学科硕士生应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等理论知识功底,至少在核科学与技术学科某一研究方向上具有较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本人具体研究方向的发展趋势及前沿研究领域有较深入的了解,掌握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和计算方法。能够在导师指导下利用所 掌握的知识独立进行实验数据获取、物理模型建立、数学计算分析、方案合理设计等方面的工作。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进行外文文献阅读和写作。具有从事本学科的科学研究、教学、工程设计、建造、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能力。

培养目标

研究生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对各类高层次人才的要求。要加强应用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为此要求硕士研究生做到:

1、具有社会责任感;

2、具有创新实践能力;

3、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身体健康。

核技术及应用本专业一级学科硕士点是研究核技术的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将核技术应用到材料科学与环境科学,致力于新材料合成与改性、环境保护与废弃物处理等新技术,将培养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技术应用高级人才,培养的研究生应掌握核技术应用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全面的实验技能,了解核技术与应用学科发展方向,具备从事科学研究和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切实改进和加强研究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要重视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特别是献身精神、敬业精神及团结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生除了加强专业实践能力之外,还要参加各种形式的教学实践,也可以参加社会调查、承担校内外的科研、设计、调研、咨询、技术开发和服务等活动。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与研究生兼助教、助研、助管的工作结合起来。考核成绩分为通过和不通过。实践环节在第5学期前完成,也作为中期考核的内容之一。

为了保证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每个硕士生在论文答辩前应达到《上海大学关于研究生学位授予科研成果量化指标体系的规定(试行)》的相关要求。 与中科院联合培养的研究生按照协议要求执行,协议中未明确的条款按照上海大学培养要求执行。

修业年限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学制2.5年。研究生可根据具体情况,申请延长毕业或提前毕业。在校学习年限一般不少于2年,最长不超过 6 年。

082700 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培养方向

1、核技术在纳米新材料制备合成中的应用

2、辐射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3、辐射防护与计算

4、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5、核技术在化工、农业及医学中的应用

6、能源材料的辐照加工

学分要求

本学科硕士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课内10学时为1个学分(政治理论课和外语课按照国家规定执行),课程学习应至少取得42个学分。

跨学科录取的研究生及导师认为需要加强专业知识的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选择本

专业本科必修课程的主干课作为补修课;其中,跨学科录取的研究生补修课程不低于2门。

补修课程须纳入该研究生培养计划,只记成绩,不计入研究生阶段的总学分。

课程设置

1、公共课程:自然辩证法概论、学术综合英语、公共体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专业基础课程:数值分析、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3、专业选修课程:辐射化学应用、核技术在纳米功能材料的应用、高等仪器分析(五)、辐射技术与能源纳米材料、核技术与环境污染高效治理、先进核燃料与材料、核能环境系统安全与管理分析、 场地污染原位修复技术-纳米铁技术、高等辐射防护、X射线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功能材料表征技术、清洁能源发展与应用、高分子辐射化学核技术与应用、同步辐射的表征技术应用、从核弹到核电—核能中国、高等化工热力学、绿色化工与技术;

5、创新创业课程:核科学创新思维与视野拓展;

6、学术规划与写作课程:科技英语论文写作、科学素养与训练。

培养计划制定

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在入学后1个月内,在导师指导下根据本学科当年度培养方案的要求制订培养计划,经导师审核后上报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批准,学院留存备案。导师应按照本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要求,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结合研究生本人的特点,全面考虑,合理安排,指导硕士研究生制订个人培养计划。研究生应按制订的培养计划进行学习,列入培养计划的所有课程和环节须经考核和审查通过后,方能申请论文答辩培养计划。

必修环节

必修环节是对研究生入学后的学习与科研工作状况进行全面监督与检查,重点考核研 究生的课程学习、学位论文开题与中期考核及学位论文预答辩三个环节。对各环节考核未达到要求的研究生给予学业预警、延期(3个月、6个月)、分流或淘汰。考核结果为学业预警的研究生可正常进入下一阶段的考核,累计得到2次学业预警按照延期6个月;考核结 果为延期的研究生将延迟进去下一个阶段的考核,并相应延长学习年限;考核为分流淘汰的研究生,按照退学处理,学校根据已完成的学业情况发给肄业证书或学业证明。

1、课程学习

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学分制,研究生获得学位所需的学分,由课程学习中不同课程组成,包括公共平台课、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创新创业课、学术研讨课。研究生考试课程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申请学位时,要求应修课程的平均成绩必须达到75分(含)以上,其中允许两门应修课程低于75分(不低于60分)。学习成绩低于60分为不及格,不及格的课程必须重修,重修仍不合格者延期3个月。全部学分修好以后,对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成绩按照学分加权平均,排名后5%,纳入预警管理,学院公开发布名单,一般在第三学期进行。

2、学位论文开题

(1)研究生的开题一般应在课程学习结束,取得规定学分后进行,论文开题一般在第二学年冬季学期前(12月前)结束。为保证硕士生学位论文研究质量,硕士生的开题报告通过至论文答辩时间不少于1年。 学科应成立学科学位论文开题小组,负责组织本学科内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集中开题工作。

(2)实行导师回避制度。学科学位论文开题小组成员一般不少于5人,其中校外专家不少于2人,应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开题报告会应公开邀请本学科的教师和研究生等参加,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3)对于未通过者必须在2个月内重作开题报告。仍未通过者,则按《上海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办法》处理;硕士生开题报告须用A4纸打印,并填写《上海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一式二份,同时登录研究生院网站上的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信息提交。当硕士生开题报告会结束后,由导师写出综合评议意见,并按规定程序审批,通过审批者即可进入论文工作阶段(开题报告材料一份自存,待课题结束并且答辩通过以后归到档案馆科技档案处,另一份交学院存档);开题报告通过后,原则上不能随意改题。如有特殊原因需改题,由硕士生写书面报告,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院(系、所)负责人审批后,报研究生院培养管理处备案,并应在1-2个月内重作开题报告。

3、中期考核

为不断提高研究生研究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发挥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筛选作用,研究生在正式进入学位论文工作前必须要进行中期考核,中期考核一般在第二学年春季学期前(5月前)结束。中期考核采取开题小组打分制,对于研究生的中期学业情况进行评价,分数低于75分进入学业预警管理名单,学院公开发布名单,考核的排名结果提交研究生院备案。中期考核实行分流淘汰制,对于不适宜继续培养的研究生,由导师提出研究生分流淘汰申请,具体按照《上海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及分流淘汰管理办法(试行)》予以执行。

4、学位论文预答辩

研究生在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要进行学位论文预答辩,预答辩一般在第三学年春季学期前(5月前)结束。

(1)实施学位论文学科集中预答辩制度。学科成立学科学位论文预答辩委员会,负责组织本学科内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集中预答辩工作。

(2)实行导师回避制度。学科学位论文预答辩委员会成员一般不少于5人,其中校外专家不少于2人,应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预答辩结束后,研究生需在研究生管理平台登陆预答辩结果,材料交学院备案和记载成绩(考核成绩为通过或不通过)。预答辩通过后,研究生学位论文方可进行盲审程序。

(3)预答辩未通过,研究生需修改学位论文,3个月后重新申请预答辩。

科学研究与论文工作

硕士学位论文工作,是培养研究生掌握科研方法和独立进行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环节。硕士学位论文是硕士生为申请硕士学位而撰写的学术论文,也是评判硕士学位申请人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重要依据。为了保证科学学位硕士生学位论文的质量,现规定如下:

1、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1)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

(2)应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见解或新成果,并在理论或实践上对社会主义建设或本门学科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3)表明作者在本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

(4)论文题目确定后,用于硕士学位论文工作的时间不得少于1年。

2、学位论文的选题要求

(1)选题要具有先进性,课题工作量和难易程度要适当,尽量结合国家和省、市的科研任务,并根据科研条件和经费的实际情况,在一定期限内有可能取得结果;

(2)硕士生要在导师指导下,根据硕士生过去的科研基础,充分发挥个人特长,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3)硕士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一般在第1学年末制定学位论文工作计划,开展科学研究,做好文献专题报告、论文开题报告和论文阶段报告,并独立完成学位论文。

上文所述就是上海大学核科学与技术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培养方案的相关介绍,欢迎广大学员报考上海大学在职研究生学位深造,非全日制研究生、专业硕士研究生更多报考信息请咨询亚培研学研究生培训老师。

高级项目管理硕士在线报名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