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培管理学院 专注人才成长发展

浙江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 2022-08-24|9863

培养目标

浙江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学位培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品德良好;实事求是,学风严谨;具有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掌握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深厚专业知识和技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专业领导力与全球竞争力的高端创新人才。

基本要求

1、品德素质:追求求实的科学精神,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崇尚学术诚信;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学术规范,遵守国际学术规范和惯例。

2、知识结构:对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研究有兴趣,具有本学科包含的物理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路与系统等方面广泛的基础理论和背景知识,全面掌握所研究的具体领域方向;清楚了解本学科主要发展趋势;具有良好的电子技术领域的实践能力。

3、基本能力: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在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新性研究成果;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熟练的外文阅读能力,良好的写作能力和一定的听说能力,能够以外语为工具,熟练地进行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

培养方向

1、电磁信息与应用系统

研究内容:本方向围绕电磁信息系统及其应用,培养交叉学科人才。重点研究电磁波(微波/毫米波/太赫兹/光)通信、雷达、成像、遥感、定位、探测与传感、新型电磁操控及其应用、电磁兼容和电磁防护、先进三维集成与系统级封装、新型二维材料、电磁场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微波光子信号处理,毫米波天线、太赫兹器件及光子器件与集成、计算电磁学及多物理场仿真、多传感器融合信息化平台等。

2、智能信息处理系统

研究内容:围绕信息与数据领域技术的发展趋势开展研究,突出系统与芯片、软件与硬件、研究与应用结合的培养思路,针对电子信息系统智能化、集成化与网络化发展方向,重点开展信息处理、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数据挖掘、统计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网络通信与嵌入式系统、移动智慧医疗、低功耗数字集成电路与数字系统、网络科学与工程、无线可穿戴人机交互装置、硬件脆弱性分析、网络空间安全和面向智能系统应用的系统芯片设计技术等创新研究。

3、微电子集成系统

研究内容:本方向围绕“集成”这一主题,研究微米/纳米尺度下电子、光子、声子、分子、微流体、生物体等不同物质的运动规律和操控方法,探索和发现微米/纳米尺度下的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和新现象,最终实现纳电子芯片、光子芯片、量子芯片、生物芯片等下一代芯片技术的开发与系统应用。

4、集成电路与系统

研究内容:本方向突出集成电路设计与应用的核心内容并结合研究与应用结合的培养思路。以集成电路设计为核心,重点研究该领域的各个方面,包括模拟、数字、数模混合、射频集成电路设计与EDA技术,培养学生掌握完整的集成电路设计与实现的流程,并专注在芯片设计领域的创新。

课程设置

一、平台课程

公共学位课程:自然辩证法概论、研究生英语基础技能、研究生英语能力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专业学位课程: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方法

二、方向课程

1、电磁信息与应用系统

专业学位课程:信息光子学、微纳电子学、现代信号处理、高级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导波光学、计算电磁学、射频集成电路设计、高等电磁波理论、通信与网络安全、声学原理、数字通信与信号处理、微波光子学、计算电磁学II

专业选修课程:优化理论基础、光纤传感技术、应用电磁波、传感器技术导论、三维集成与封装建模与设计、信号完整性分析、微波遥感

2、智能信息处理系统

专业学位课程:机器学习、现代信号处理、计算机视觉、智能信息处理、优化理论基础、数字电路设计理论与技术、高级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系统芯片设计

专业选修课程:图像与视频分析、数字系统设计自动化、数字集成电路低功耗设计技术、通信与网络安全、数据分析与算法设计、数据挖掘概论

3、微电子集成系统

专业学位课程:模拟与混合集成电路设计、固体理论、微电子器件物理、微纳电子学、光电子学物理基础、导波光学

专业选修课程:微电子材料、生物微机电系统与生物传感器、现代集成电路工艺技术

4、集成电路与系统

专业学位课程: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模拟与混合集成电路设计、微电子器件物理、ICCAD流程、嵌入式系统芯片设计、系统芯片设计

专业选修课程:高速与通信集成电路设计、嵌入式计算系统设计原理、硬件描述语言与系统仿真

读书(学术、实践)报告

在学期间须做读书(学术)报告4次,其中至少公开在学科或学院的学术论坛做读书(学术)报告1次,或参加国际或全国会议作口头学术报告1次,累计完成4次计2学分。详细规定参见《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研究生读书报告实施细则》。

开题报告

1、硕士研究生应于入学后1.5学年内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生完成开题报告后,与学位论文答辩时间至少间隔6个月,方能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2、硕士生开题报告准备期间,需研读指导教师提供或认可的5~10篇与其研究方向相关的文献,并在开题报告前一周由指导教师指定其中1~2篇作为答辩考核材料之一。

3、由各系、所组织开题报告答辩.开题报告答辩时,一方面就论文选题、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案进行论证,另一方面需基于指导教师指定的其中1-2篇文献,研究生需要指出该两篇论文的研究背景、解决的主要问题、创新点,委员会可以考核研究生对该领域的理解程度。

详细规定参见《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关于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过程管理的实施细则》

中期考核(检查)

硕士研究生在入学后1.5学年内完成进行中期考核(检查),对课程学习与读书报告完成情况、学位论文的开题与中期进展情况、科研成果等方面进行中期考核(检查)。具体安排请关注学院关于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检查)的通知。

论文中期进展

硕士研究生应在开题报告后 1 年内完成论文中期进展报告,对学位论文相关的研究工作主要进展、已经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开题后研究内容根据国内外研究最新发展及项目进展情况进行的调整或变动、学位论文提纲、大致内容、下一步论文工作计划和预期成果进行报告。

预答辩(预审)

1、硕士研究生应于学位论文正式答辩前1个月提出预审申请。

2、预审由学院组织各系、所开展。可视人数分批或按课题内容分小组进行。

3、申请学位论文评阅前,应通过学位论文预审。未通过者,应根据学院规定的时间再次提出申请。

具体要求详见《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关于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过程管理的实施细则》。

毕业和授予学位标准

1、修完必修课程且达到本专业培养方案最低课程学分要求。

2、完成所有培养过程环节考核并达到相关要求。

3、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中应有校外相关学科的专家参加,导师在形成答辩决议时需回避。

4、科研成果要求参见学部、学院相关文件规定。

质量保证体系

通过读书报告、开题报告、学位论文中期进展报告、预审等培养环节进行过程管理和质量管控。具体规定详见《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研究生读书报告实施细则》、《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关于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过程管理的实施细则》等文件。

通过全盲评的学位论文评阅机制、严格的论文评阅意见处理办法及学院优秀学位论文的评选,提升学位论文质量。具体规定详见《电子信息学科学位委员会关于学位论文评阅意见处理办法的补充规定》、 《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评选办法》、《浙江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及结果处理办法(试行)》等文件。

上文所述就是浙江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硕士研究生学位培养方案的相关介绍,欢迎广大学员报考浙江大学在职研究生学位深造,非全日制研究生、专业硕士研究生更多报考信息请咨询亚培研学研究生培训老师。

推荐标签:
  • 浙江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术学位
  • 浙江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硕士学位
  • 浙江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培养方案
  • 浙江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在职研究生
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在线报名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