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点情况及研究方向简介
0809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由2018年获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为江西理工大学重点建设学科。本硕士点主要包括电路与系统、物理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4个二级学科,研究方向涉及电路与非线性系统设计,电子智能系统,光波电子技术,信息光电子技术,信号检测与处理,电子材料与器件,量子电子器件,电波传播与天线技术,计算电磁学等。
导师队伍情况及部分导师简介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现有专业教师25,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5,讲师4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15人,硕士学位9人,海外经历4人,博士后经历5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高层次留学回国人才1人,江西省教学名师1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人选1人,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江西省青年科学家培养对象1人,江西省杰出青年人才1人,宝钢优秀教师2人,清江学者拔尖人才2人。省级精品课程教学团队2个,江西省教学示范中心1个,具有高性能计算平台和电子通信实验室。实验室面积数32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价值2000多万元。学位点现有硕士生导师9人(其中校外兼职导师2人),具有博士学位人7人,海外经历3人。导师(部分)简介如下:
卢敏:硕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金属纳米材料结构原子级研究。近年发表重要学术论文12篇。在研项目:一维银纳米材料结构演变弛豫性能的原子级模拟研究,江西省教育厅项目;稀土氧化物珠光片晶的结晶生长与色泽调控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已结题项目:复杂网络中振子死亡动力学的研究,国家基金专项项目;耦合混沌振子的反同步动力学研究,江西省教育厅科研课题。
刘维清:博士,教授,男,汉族,1977年生,江西省物理学会理事,江西省百千万人才人选,江西省青年科学家培养对象,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博士后,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学者,美国加州大学落杉矶分校访问学者。主要从事非线性动力学研究,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科技项目6项,获江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江西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发表SCI收录论文30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
叶坤涛:博士,男,汉族,1972年生,理学院副教授。1994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物理系凝聚态物理专业,1997年获南开大学物理系光子学专业的硕士学位。1997年,赴美留学,2006年8月获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07年至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7年5月加入英特神斯公司,后任首席技术官,从事MEMS器件和系统的研发和技术管理工作。2009年成为江西理工大学教师。2011获“国家高层次留学回国人员资助”,同年度全国共10人获此荣誉。作为主要成员参与过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多项公司横向课题等项目。目前研究方向为MEMS器件与系统、光谱测量与仪器、图像信号处理。
刘超飞:博士、副教授,江西省杰出青年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为:超冷原子分子物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近几年来以第一作者在《自然》杂志旗下的Scientific Reports(IF=5)发表论文1篇,在《物理评论A》(IF=3)发表论文4篇,共计在SCI 刊物发表论文14篇。完成的项目有:Rabi 耦合下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中矢量暗孤子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理论物理专款),非零温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的研究(中国博士后基金)、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中暗孤子-声波激发的能量分配研究(江西省教育厅青年基金);主要在研项目有:有限温度下多组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旋量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中新奇量子效应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等。
苏未安:男,1978年9月出生,博士,讲师。2002年陕西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系本科毕业;2005年陕西师范大学天体物理专业硕士毕业后到我校任教;2009-2013年于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系攻读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学位,毕业后回校继续任教。2015年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纳米半导体体系中的新现象及应用、纳米半导体结构与器件。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项目一项(50万在研),参与国家基金等项目多项。发表SCI、核心等论文十多篇,获得第12届中国光伏大会暨国际光伏展览会(CPVC12)“优秀论文奖”称号(2012.09)。
钟小勇: 男,1964年5月出生,教授级高工。1984-2010年于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自动化室任研究人员。2010年至今,于江西理工大学理学院任专任教师。教授研究生课程《嵌入式计算系统》,本科生《单片机原理》等课程。目前研究方向专注于嵌入式系统及应用、无损检测、微弱信号处理。近年来发表EI检索论文3篇,中文核心论文4篇,受理发明专利3件。目前正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经费40万元),主持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微弱信号检测机理及其在漏磁探伤中的应用研究;承载钢丝绳损伤识别及安全检测技术研究;钢丝绳缺陷三维漏磁信号反演方法与无损检测技术研究。
硕士点开展的科学研究及业绩情况介绍
近五年来,本学位点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项,主持省级科研项目17项,纵向经费达800万元,与企业科研合作项目16项,经费240多万元。总科研经费达1000余万元。获省级以上科研奖励3项,获国家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在Scientific Reports、Phys.Rev.A、IEEE等国际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110余篇。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2项。
培养条件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点具备研究生培养的师资、课题、实验等良好的研究条件。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知识丰富、思想活跃的中青年导师队伍,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14名,各导师研究方向稳定。近年来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研课题研究,主持了多项省部级纵向课题,完成了多项横向课题研究,还有多项课题在研。具有先进完备的科学研究设备和仪器。拥有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具备研究生培养的师资、课题、实验等良好的研究条件。
培养目标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培养学生电子与科学技术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本领域的先进科学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了解本领域发展的前沿和国际动态,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科学技术研究或科学技术管理工作的能力;培养在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物理电子学与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等学科方向上,适应光纤通信、计算机与数据处理、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设计与制造、电子材料与器件等领域,从事管理、研究、设计、运营、维修和开发的高级科学技术和管理人才。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高新技术部门及企事业单位有关方面的教学、研究、工程、开发和管理工作,或在相关专业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开设主要课程
1、学科基础课:随机过程、数学物理方法
2、各学科方向专业基础及专业课
电路与系统:高等电路理论、嵌入式系统及应用、通信电子电路;
物理电子学:现代数字通信原理、光波电子学、现代数字信号处理、光电子技术;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高等电磁理论、光波电子学、电磁仿真设计、微波电子学;
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半导体物理、高等电子力学、电子材料与器件、高等固体理论。
上文所述就是江西理工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学科的相关介绍,欢迎广大学员报考江西理工大学在职研究生学位深造,非全日制研究生、专业硕士研究生更多报考信息请咨询亚培研学研究生培训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