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与自然、社会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是一门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应用广泛、前景广阔的学科。从古至今,地理学一直是重要的学科门类。在古希腊、中国、阿拉伯等文明中,地理学具有突出地位,并和历史一起构成反映空间和时间的两门基础科学。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和区域分异的学科。地理学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环境与灾害地理学、地理环境遥感、城市与区域地理学等。
江西理工大学地理学学科起源于2001年开办地理信息系统(2012年更名为地理信息科学)本科专业,2005年获批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硕士学位授权点,2009年获推荐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2018年获批地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已培养硕士毕业生200余人。2018年依托矿业工程在矿山遥感与智慧矿山方向开始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
地理学学科现有教师3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超70%,具有博士学位人数占比超50%,3人获国家、省级人才荣誉称号。近五年来,学科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横向科技服务项目100余项,科研总经费超2000余万元;公开出版《GML空间数据库理论及GMLGIS》、《基于ArcObjects与C#.NET的GIS应用开发》等论著、编著、教材10部,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收录论文50余篇。
培养目标
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团结协作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积极为国家现代化和经济建设服务。
熟悉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胜任野外工作和实验室分析工作;掌握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和数值分析等技能;熟悉科学研究从数据采集到定位分析和学术论文写作的全过程,具有符合规范地完成研究报告、发表学术论文的能力;能够使用一门专业外语进行学术论文写作;胜任与地理学有关的工作,就业面宽广,或具备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基础。
研究方向
0705 地理学一级学科研究方向有:
1、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立足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科学基本理论与方法,紧跟学科发展前沿,围绕空间数据组织与管理、智慧城市与物联网、时空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地理环境模拟等领域开展研究,形成了GML空间数据库理论与空间数据挖掘、空间大数据与云计算、矿山三维地质建模、视频场景分析、GIS应用开发等特色优势学科方向。
2、自然地理学
研究领域为水资源水环境、水文气象、流域生态、资源环境遥感四个方面。本方向以水土为纽带,以流域为尺度,围绕气候变化、气象与降水、流域水文、侵蚀沉积与地貌、土地利用与水沙过程、泥沙输移与重金属污染、植物与水、流域生态等开展研究。利用遥感理论和技术研究鄱阳湖水资源环境问题、稀土矿山开采监管与流域环境问题、赣江源/东江源生态环境监测,形成较完善的陆表参数遥感监测体系和方法。
3、人文地理学
研究领域为区域发展与城乡规划、新型城镇化、自然与历史文化保护等。本学科紧密结合一流学科建设目标,紧跟学科发展前沿,坚持服务行业和地方重大需求为宗旨,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形成了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城乡规划理论与实践、新农村建设、客家历史与人居环境保护、城市空间可视化与信息化等研究与创新特色。
学习年限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制3年,正常学习年限3年。全日制研究生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4年,非全日制研究生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研究生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7年。
培养方式
主要采取课程学习、科研训练、学术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主要负责制定研究生培养计划,组织开题、中期考核、答辩、指导科学研究、科研实践和学位论文等,且对研究生的学术素养、学术道德有引导、示范和监督的责任。
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方式可采取集中或分散学习方式进行,但培养质量和要求与全日制研究生一致。课程授课方式可以灵活多样,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学手段,确保教学质量。
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主要以自学、线上学习和集中学习相结合方式进行课程学习,其他环节参照全日制研究生。
学分要求
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结合研究方向选择课程,制定培养计划。
研究生所修总学分不少于34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不少于29学分(学位课学分不少于19学分,非学位课学分不少于10学分),必修环节5学分。
未完成课程学分和必修环节不予受理学位论文答辩申请。
课程设置
公共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科技英语、国际学术交流英语、英语视听说;
基础理论课程:地理学基本理论问题、现代GIS理论与方法、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
专业基础课程:高级GIS应用开发、地学建模原理与方法、现代空间数据库理论、现代自然地理学、现代人文地理学;
必修课程:自然辩证法概论、科研方法论、现代地图学理论与方法、地理信息系统算法基础、流域环境变化、国土空间规划理论与实践、地理信息科学进展;
选修课程:虚拟地理环境概论、智慧城市的理论与方法、数字地形分析及应用、GIS软件工程网络、GIS应用开发、空间大数据处理与分析、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及应用、遥感图像处理专题与实践、微波遥感、遥感数学图像编程处理、高光谱遥感、环境地理学、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系统、地域文化与传统村落保护、城市形态学概论、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城市地理研究。
必修环节
1、创新创业教育与劳育(3学分)
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培养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强化创业意识,引导研究生开展创新创业。创新创业教育共2学分,采取专题讲座、报告、经验交流会或参加各级各类竞赛等形式,开展研究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活动。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审核学分:①听取创新创业类论坛、讲座或学术交流,研究生教学秘书审核签字,每6次计1学分;②取得以下创新创业业绩:省部级以上竞赛获奖1项、自主创设公司且取得营业执照或在省市级以上创新创业论坛上发表相应会议论文1篇,计1学分;③校级以上创新创业竞赛二等奖以上,计0.5学分/项。
劳育旨在激励和引导研究生树立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促技、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劳育共计1学分,主要以志愿者服务和劳动实践教育活动为主,由学院或学科点组织,学院备案,每学年累计满10小时及以上,计1分。
2、学术报告(1学分)
要求研究生在读期间以主讲人身份在校内外学术会议上的学术报告,具体由学院或学科点统一组织和考核,安排应相对集中。
3、开题报告(1学分)
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培养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它直接地关系到学位论文工作的进展和质量。要在论文选题上充分发挥导师的主导作用,应在研究生入学报到后尽早明确拟从事的方向及选题范围,制订学位论文工作计划,以便使研究生尽早进入科研实践。
学位论文与答辩要求
1、学位论文与答辩要求按照学校学位授予细则和土木与测绘工程学院研究生培养相关文件根据就高原则执行。
2、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第一作者为导师)发表中文核心期刊1篇及以上,作者第一单位应为江西理工大学;或在读期间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或2项软件著作权;或撰写专著1部(排名前二名);或在读期间有一项技术方案被相关单位或企业所采用(以完整的技术方案和使用单位提供的证明材料为依据);或在读期间至少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第一作者为导师)发表与硕士论文内容相关的2篇及以上专业领域认可的期刊论文,作者第一单位应为江西理工大学。
3、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前,应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论文署名参照全日制研究生执行。
其他要求
申请提前毕业条件须满足《江西理工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细则》相关规定。
1、申请提前毕业者必须在达到优秀毕业生的绩点成绩,且学术业绩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在全国CSCD或CSSCI核心库发表2篇以上(含2篇)专业学术论文,署名为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第一作者为导师);
(2)在高水平论文源刊发表一篇专业学术论文,署名为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第一作者为导师);
(3)发明专利授权1项以上(含1项)或专著1部以上(含1部)(字数要求:5万字以上),排名第一或第二(第一为导师)。
2、对于跨专业录取的研究生,须补修本科主干课程,补修课程由导师指定。
学术论文发表说明:
(1)对于录用的论文须提供录用通知书;
(2)所发表的专业学术论文须与硕士学位毕业论文方向一致;
(3)所有成果第一署名单位必须为江西理工大学。
上文所述就是江西理工大学地理学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培养方案的相关介绍,欢迎广大学员报考江西理工大学在职研究生学位深造,非全日制研究生、专业硕士研究生更多报考信息请咨询亚培研学研究生培训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