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学院:人文学院
学科门类:文学
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学科名称:中国古代文学
学科代码:050105
学位类型:学术学位
学位级别:硕士学位
培养目标
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德、智、体全面发展,既能胜任高等学校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工作,又能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和古籍整理以及编辑出版方面的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
1、学习并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理论的基本原理,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指导业务学习。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有较坚实的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基础理论素养和较广的知识面,具有比较强的古文阅读、写作能力。对所从事的研究方向有较全面、深入的把握,熟悉其发展趋势,对与其研究范围相关的边缘学科也有一定的了解。具有正确的学术观点、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及独立从事文学研究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语,能较熟练地阅读有关本专业的外文书刊。
4、有健全的心智和体魄。
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二级学科学术学位研究方向
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点下设四个研究方向:汉唐文学、宋元文学、明清文学、近代文学与传播。
1、汉唐文学
本方向重点研究两汉、六朝、唐、五代文学的艺术成就,探讨各种文体的兴起与发展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宋元文学
本方向研究宋元文学的艺术成就,着重从文学和音乐两个方面探索词曲的历史源流、艺术规律和创作方法,以及词曲的传播与管理。
3、明清文学
本方向研究明清文学的艺术成就,重点探讨诗、文、戏曲、小说的发展与传播及其艺术价值。
4、近代文学与传播
本方向研究近代文学的艺术成就,着重探讨传播手段的更新与进步对近代文学过渡性特征形成所产生的影响。
学分要求
1、课程学分: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应修满的课程总学分最低为35学分。应修课程分为学位课、必修课和选修课。
(1)学位课(13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8学分,专业学位课5学分;
(2)必修课(14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6学分,专业必修课8学分;
(3)选修课程(最低为8学分)。
课程成绩要求:学位课课程成绩75分及以上为合格,其他课60分及以上为合格。第一外语为英语者(以入学考试参加的外语语种为准),需参加国家CET6考试,成绩达到425分以上方能授予学位。第一外语为其它语种者,需参加学校组织的同等水平测试,成绩合格者方能授予学位。
2、社会调研学分:研究生必须从事与专业要求相符的社会调研活动,计2学分。调研应按计划进行。调研结束后,须向导师提交社会调研报告,导师根据社会调研报告质量评定成绩,成绩分为合格与不合格两等次,评定为不合格者,需重新撰写调研报告直至通过为止。社会调研一般安排在第四、五学期,各学院(研究院所)也可根据需要,利用假期进行。
3、科研学分: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应取得4学分及以上的科研学分。
课程设置
1、公共学位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外语精读、外语听说、古代文学要籍导读;
2、公共必修课程: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唐宋词研究;
3、专业学位课程:古代曲学研究、近代文学研究;
4、专业必修课程:文学文献学、专业外语、中国诗学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研究;
5、共选修课程:辞赋研究、先秦文学研究、柳永与宋词研究、元杂剧研究、明清传奇研究、李渔与中国传统文化、近现代小说演变研究、古代诗词曲演变研究、古代戏曲(剧)演变研究、中国古代通俗文学研究;
6、专业选修课程:中国古代艺术史研究、古代文学与传播、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近代文学研究、中国近现代都市小说研究、中国古代文学选本研究、苏轼与宋代散文研究、佛教与中国文学、近代人学与文学研究、佛教与中国文学。
培养和考核方式
1、培养方式
(1)充分发挥个人学习与培养计划在引导和促进硕士生自主学习和研究中的作用。硕士生应在入学后三个月内,在导师指导下制订和上交个人培养计划。
(2)注重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硕士生可根据本专业教学计划和本人学习计划合理安排课程学习时间,在申请论文答辩前完成规定的全部学分。
(3)采用导师个人指导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在充分发挥导师主观能动性的同时,注重发挥集体智慧,拓宽硕士生的学术视野;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同时注重引导和促进研究生的自主和个性化发展。
(4)导师指导硕士生制定论文研究计划,并创造条件引导硕士生参与导师或导师组的相关课题研究工作,引导学生尽早进入论文研究状态,培养硕士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题研究、专业教学、调查实习等社会实践,注重培养学生关注实践、立足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的态度和能力,将实践教育贯穿于硕士生培养全过程,充分发挥实践教育的全面育人功能。
2、考核方式
所有课程应在每学期结束前举行课程考核。经考核合格,可取得相应课程学分。具体考核办法按照《江西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执行。
为了加强研究生管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必须对研究生进行中期考核。考核工作既是对研究生的检查,同时也能起到交流经验、发现问题、调整方向的作用。中期考核的时间为第三学期末,由院学科带头人及专家组成中期考核小组,对研究生政治表现、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综合能力及健康状况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可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不合格者将按照江西财经大学学籍管理办法进行处理。
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衡量研究生能否达到所攻读的硕士学位标准的基本依据之一,学位论文撰写也是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习和科研能力接受综合训练的重要环节。通过学位论文撰写,着重培养研究生收集、考证资料,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能力,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硕士生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学分课程并考核合格之后,进入学位论文阶段。学位论文工作一般包括选题和开题报告、论文工作检查和论文答辩等环节。
1、选题和开题报告。在撰写学位论文之前,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完成论文选题工作,并向导师组做开题报告,就论文选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等做出论证。经导师组讨论通过后,方能正式开展论文撰写工作。开题报告一般在第四学期进行。
2、论文工作检查。硕士生在撰写论文过程中,应定期向导师作进展报告,并在导师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论文。报告的次数应不少于3次,报告的形式和范围由指导老师自行确定。
3、论文评阅与答辩。硕士生学位论文必须由导师认可,并经过专家评阅认定合格后,方可进行答辩。论文答辩应从论文选题与综述、研究设计、论文的逻辑性和规范性、工作量等方面重点考查学位论文是否使硕士生受到了系统、完整的研究训练。论文答辩委员会一般由3~5人组成,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就是否通过学位论文和建议授予学位做出决议,并写出评语。决议获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通过者即按照程序授予硕士学位。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应修改论文,并再次申请答辩,两次答辩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半年。
上文所述就是江西财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培养方案的相关介绍,欢迎广大学员报考江西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学位深造,非全日制研究生、专业硕士研究生更多报考信息请咨询亚培研学研究生培训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