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培管理学院 专注人才成长发展

厦门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培养方案

厦门大学| 2022-12-05|9453

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正式成立于2011年5月20日,是以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医学院原预防医学系为基础组建的。

学院坚持现场学科与实验学科相结合、相促进的特色发展模式,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发展。建设有预防医学系、实验医学系、实验教学中心、MPH 教育中心等教学管理单位,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医学检验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等省级教学平台。拥有预防医学、医学检验技术两个本科专业(均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福建省一级重点学科,以及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公共卫生硕士(MPH)、生物制品学、转化医学等硕士学位授权点,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生物制品学等博士学位授权点。公共卫生与转化医学入选厦门大学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五个优势特色领域之一。

100401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研究方向

1、实验流行病学

实验医学:包括临床检验、卫生检验和卫生检疫,在注重实际应用的同时,更加侧重自然科学研究与探索能力的培养。实验医学拟整合和充分利用我校各个检测实验技术方向的科研教学师资力量,同时从群体宏观和个体微观的角度发展医学领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检测实验技术,在培养实际应用能力的同时,侧重于自然科学研究与探索能力、产业化能力的培养。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生化/理化检验、免疫检验、核酸/分子遗传学检验、血液细胞分析、分子影像检验和微生物检验等方向,涵盖了医学检验和卫生检验的主要发展方向。研究内容包括建立检测有害因素、遗传致病因素、病理状态下人体生理生化指标及组织细胞学改变的新实验技术方法和诊断设备,探索致病因素的作用机理,以及新型检测靶标的发现与临床应用研究。

2、传染病流行病学

传染病流行病学:研究重要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规律,研究及评价适宜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技术和方法,研究重要病原体的病原学特征和致病机制。主要特色为实验室研究与现场研究的紧密结合。

3、生物制品

生物制品学方向是一门研究一系列影响人类健康的产品的学科,这些产品包括血液制品、疫苗、生物技术药物尤其是治疗性单抗、免疫调节剂和诊断试剂。

4、环境流行病学

环境流行病学,是环境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应用流行病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环境中自然因素和污染因素危害人群健康的流行研究规律,尤其是研究环境因素和人体健康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即阐明暴露-效应关系,又称接触-效应关系,以便为制定环境卫生标准和采取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本研究方向,重点关注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外暴露、人体内暴露与人群健康效应的关系,为防制重点污染物对人群健康的不良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5、慢性病流行病学

慢性病流行病学:建立队列研究血清库,开展慢性病的分布特点及发展趋势研究;慢性病的病因及危险因素研究及慢性病应对的策略与措施研究等。结合慢性病前沿问题,在实用性研究基础上,将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技术与其本学科有机的结合,探索新的研究方法,以解决当前慢性病研究的关键问题。

6、统计方法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统计学方法及其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重点开展分子生物学、生物制剂、重要疾病(流行病、传染病、慢性病)规律与探索、数量遗传学、生物信息学等研究中的统计方法与应用,充分挖掘和分析信息,建立疾病动态预测模型,将生物学、统计学、数学与计算机学有机结合,从而促进现代生物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7、转化医学

转化医学:主要研究内容为分子影像探针的设计、制备、体内外评价以及转化研究。包括核素标记探针、光学/光声探针、磁共振探针等。研发高温超导磁共振成像线圈、成像系列设计、图像处理及数据分析。光学系统设计、光纤应用技术、光电仪器与系统、智能化传感器、信号检测及重建成像处理等研究。纳米生物材料的生物成像、药物传输和治疗研究;纳米材料的生物学效应与生物安全性评价研究;纳米医学转化研究;纳米微型检测系统研发。

分子影像转化医学研究主要特色为多学科交叉,融合分子生物学、化学、材料学、纳米医学、生物医学工程等学科,通过生物靶标筛选、构建分子影像探针,建立实时动态、在体无创、灵敏特异、直观定量的成像方法,解决重大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和精准诊疗等关键科学问题。分子影像转化医学重要意义在于通过转化医学研究,分子影像探针开发,为肿瘤等重大疾病的早期诊断、精准治疗及疗效实时监测提供新方法及新技术。

培养目标 

通过2-3年教学与科研训练,使学生在掌握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科学理论的同时,又具备吃苦耐劳、勇于探索、善于创新、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学习作风;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合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高层次的专门人才;系统掌握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实验技能、实验手段和实验方法;热爱本专业,服从国家需要,努力为发展我国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事业贡献力量;了解本专业有关领域的发展和动态。

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流利的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以及用外语与国外专家进行交流。毕业后能在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担任教学与科研工作。

学分要求

学制:3年 ,最长学习年限: 5 年。特殊情况由导师或学生提出,学院学位分委员会讨论决定并报研究生院最后审定。

至少应修满  31 学分:

其中公共学位课程 7学分;

专业学位课程12学分;

选修课程8学分;

其他培养环节4学分。

课程设置

公共学位课程:英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自然辨证法概论;

专业学位课程:高级流行病学、高级卫生统计学、生物制品学、现代实验预防医学、预防医学学科实验基础、预防医学专业英语;

选修课程:高级职业病学、现代营养学、现代环境卫生学、毒理学教程、体外诊断研究进展、分子影像学基础、结构生物学、实验动物学、公共卫生学、SAS统计分析应用、多元统计、转化医学选论、卫生经济学、感染与抗感染治疗、肿瘤流行病学与预防研究方法与实践、高级免疫学、现代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文献检索、综合训练。

学术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

(一)学术活动的基本要求:

每个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至少要参加10次以上的专题讲座和学术报告或学术论坛,按培养方案规定计学分。我院研究生须按规定参加听讲,并填写“研究生参加专题讲座、学术报告和学术讨论登记表”,经导师签名确认后及时交研究生秘书存档。相关表格请登录学院网站研究生教学信息下载区下载。

(二)对学生社会实践的要求

结合专业学习,于入学后第二学年参与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实验教学工作。

具体形式和内容:参与预防医学综合实验准备工作,参与预实验,参与教师的实验教学工作,当好教师的助教。经过前期的严格培训,在教师的指导下可独立完成2-3次实验带教任务,参与本科生自主设计性实验的全过程。

达到的目标:通过实验教学环节的训练掌握预防医学综合实验的准备、教学内容的组织、实验教学理念和PPT的制作。掌握各实验项目的实验目的、实验方法、实验手段、数据的收集、汇总和统计学处理以及论文的书写等。

考核以能独立完成指定的实验教学内容为考核合格。

鼓励、支持研究生参加各种专业学术交流活动。

实践活动结束后,请登录学院网站研究生教学信息下载区下载“社会实践”表格填写,并请将成绩表交研究生秘书存档。

科研能力与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一)科研能力的基本要求:

硕士研究生能熟练阅读、善于剖析和总结本学科及其相关领域的国内外专业文献资料,并掌握撰写、命题和综述某个研究方向的研究进展能力。

熟悉和掌握常用的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现场调查手段和实验技能,掌握或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1-3项最前沿的新技术与方法。

每位硕士生应了解本人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及相关研究技术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动态,以一丝不苟的精神投入到学位论文的研究工作中,并以勇于探索、善于创新、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学习作风,全力以赴完成好学位论文的工作。

具备从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科研工作的基本能力,在较短时间内能适应交叉学科和研究领域中的新知识、新技能能力,并善于利用这些技术和知识为完成学位论文创造可行性条件,其研究成果能为今后学科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要求:

开题报告一般安排在课程阶段结束后进行,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研究课题并向导师组作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应说明所选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拟采用的主要理论和方法、资料情况、技术手段或实验条件、工作进度、预期成果等,供专家组和导师评议审核。并填写开题报告表报送研究生秘书存档。相关表格请登录学院网站研究生教学信息下载区下载。

(三)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1、学位论文工作是培养研究生探索与创新能力,显示研究生学习水平的关键性环节,研究生应独立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对所研究的课题应当有新的见解。选题应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发展前沿的理论或应用技术问题;学位论文应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包括文献检索、实验设计与实施、数据分析、论文写作等各环节;写作应符合规范化要求,条理清楚、合乎逻辑、文字通顺、无错别字、标点符号正确;应体现作者对选题的国内外研究动态有全面透彻的概括和分析,对所研究的领域有深刻的掌握。

2、实行学位论文期中论文检查制度。期中论文检查在第四个学期进行,由学科点有关教师组成的考核小组对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情况、毕业论文的准备(开题报告)和进展情况(第一年实验研究)以及对本学科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的了解掌握情况等,进行综合检查和考核,对考核不合格或完成学业确有困难者,劝其退学或作肄业处理。

3、在完成学位论文过程在中,原始科研记录要规范完整,并全部保留。论文数据真实,重复性好,结果分析严谨。学位论文应有创新特色,并有独特的见解,具备一定的学术水平。学位论文工作应在最后一年结束之前进行答辩,论文提交答辩前,至少应有一篇学术论文能在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

4、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的3-5个月,应组织本专业和相关学科专业的专家,审查其学位论文工作及取得的成果,提出修改和补充意见。对达不到学位论文要求的,应建议延期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上文所述就是厦门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硕士研究生学位培养方案的相关介绍,欢迎广大学员报考厦门大学在职研究生学位深造,非全日制研究生、专业硕士研究生更多报考信息请咨询亚培研学研究生培训老师。

推荐标签:
  • 厦门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硕士研究生
  • 厦门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学术学位
  • 厦门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硕士学位
  • 厦门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培养方案
厦门大学研究生学位在线报名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