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学科门类:工学
学科名称:仪器科学与技术
学科代码:080400
学位类型:学术学位
学位级别:硕士学位
学科概况
仪器是认识世界的工具,是对物理、化学和生物量以及各类工程量等进行观测、测量、测试、检测、计量、监测及控制的重要手段,是信息的源头。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属信息技术领域,研究信息的获取、处理、以及对相关要素进行控制的理论与技术,是电子、光学、精密机械、计算机、 信息与控制技术等多学科互相渗透与相互融合而形成的1门高新技术密集型综合性学科。主要探讨和研究现代工业、农业及工程中测量理论和测量方法、各种类型测量仪器、测控系统设计方法和应用技术,是IT行业发展重要支撑学科之一,也是机械、汽车、材料、农业、食品、化工、土木等工程领域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的引领、支撑和保障学科。
080400 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范围
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包含两个二级学科:精密仪器及机械(学科代码 080401)和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学科代码 080402)。包括两个研究方向:
1、精密仪器技术与工程学科。主要面向精密工程和微纳技术领域、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生物医学领域、环境工程领域和相关观测与实验领域,以光电转换、机电转换、光机电转换和其它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转换方式为手段,探索研究和开发新原理科学仪器、精密测量仪器、专用精密测试仪器与试验仪器。
2、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学科。主要面向几何量、力学量、电学量(电磁学和电子学)、光学量、热学量、声学量、时间频率、电离辐射等相关物理量和工程量以及化学量和生物量,探索、研究新的测量原理和方法以及量值溯源和传递方法;同时研制和开发新的仪器和计量标准装置,开展对装备或系统的综合测试、诊断与预测技术研究,研制和开发新的测试系统,建立其校准和测试比对方法。
两个学科方向都需要掌握电子学、光学、精密机械、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信息处理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应用技能。
学科基础、主要研究方向与特色
江苏大学仪器学科起源于1982年原机械工业部批准成立的测试技术研究室,2003年获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仪器仪表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获批校重点建设学科。近年来,学科面向国家和江苏经济建设主战场,解决工农业生产中有关测试技术及仪器的重大理论和技术问题,建立起“现代测试系统与仪器”、“系统检测与智能控制”和“新型传感与无损检测”3个特色鲜明的稳定的研究方向,并在国内 “面向大型装备制造业和现代农业的检测与智能控制、现代仪器设计”方面形成了比较优势和特色。
(1)现代测试系统与仪器。面向大型装备及其制造业、现代农业,重点研究现代测试系统与仪器的基本理论、设计方法和应用技术,开展自动化测试系统设计与现代仪器技术研究,构建新型测试理论与系统,解决大型装备、设施农业领域自动化测量与控制问题。
(2)系统监测与智能控制。面向现代农业快速发展需要,采用现代设计方法、智能控制技术、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理论和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系统开展农业装备的在线监测与智能控制、故障诊断、农产品损伤与食品品质检测、机械装备的导航定位等方面研究。
(3)新型传感与无损检测。以敏感材料新效应为基础,开展非晶态合金、纳米晶合金的巨磁、 巨应力阻抗效应和层合复合材料的磁机电耦合效应、微纳机电敏感机理研究;紧紧围绕以超声、电磁、视觉、可见光、近红外、激光为特色的新型无损检测理论、新技术与设备的研究。
培养目标
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要求硕士研究生达到如下目标: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开拓进取精神。
2、掌握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3、了解本学科领域的发展方向和学术研究前沿;
4、有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能理论联系实际,具有独立进行理论和实验研究的初步科研能力,从事技术开发的创新能力;
5、掌握1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资料,撰写英文论文、摘要。
6、身心健康,能从事本学科或相近学科的科学研究、教学、工程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
学习年限与培养方式
1、学习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三年。如确有必要可申请延长,延长期不超过一年。确属优秀的硕士研究生可申请提前半年毕业,提前毕业的具体要求详见《江苏大学关于研究生申请学位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
2、培养方式:实行导师负责制或者导师领导下指导小组负责制,指导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包括负责制订研究生培养计划,指导科学研究、专业实践、学位论文和升学就业等工作,而且对研究生的思想品德、学术道德有引导、示范和监督的责任。
课程设置
1、公共学位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自然辩证法概论、第一外国语;
2、基础理论课程:数值分析、数理方程、矩阵论、数理统计;
3、专业学位课程:仪器精度理论、仪器仪表工程科技创新与学科前沿讲座;
专业选修课程:学术论文与专利写作讲座、工程测控技术综合应用训练、智能测试系统设计、现代无损检测新技、机器视觉检测技术、虚拟仪器技术及应用、过程控制仪表技术、微纳检测技术、传感器电子学、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机电仪系统集成技术、无线单片机网络技术、精密仪器设计、智能仪器开发技术、现代计量技术、仪器可靠性设计、薄膜材料制备技术与应用。
课程学分要求
课程总学分至少27学分,学位课至少14学分。
实践学分要求
所有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完成文献阅读、学术活动、学术研讨汇报、实践环节等必修环节,并获得相应的实践学分。实践学分和课程学分均满足要求后方可进入学位论文送审答辩环节。
1、学术活动(≥2学分)
研究生必须参加学校组织的“学术道德规范讲座”和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的专题讲座、学术报告、研究生论坛等学术研讨活动,参加学术研讨活动后必须形成完整的学术报告。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应参加10次以上学术报告活动(0.2分/次)。学术活动由学科或导师负责考核。鼓励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活动,并在活动中做学术交流发言。
境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宣读本人论文并交流发言1次,出具有效证明材料,2学分/次; 国内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宣读本人论文并交流发言1次,出具有效证明材料,1学分/次; 全国性高层次学术会议宣读本人论文并交流发言1次,出具有效证明材料,0.5学分/次。
2、外文文献阅读(≥2学分)
根据《仪器学科专著、文献阅读指南》阅读20篇以上的经典名著和外文文献。并完成2篇以上英文原版专业论文翻译。外文文献阅读培养研究生钻研学术文献的能力和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学位论文开题前需进行考核并记录成绩,不合格者不得进入学位论文开题环节。在英文期刊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公开发表专业学术论文,并被EI/SCI收录的可视为外文文献阅读环节合格。
3、学术研讨汇报(1学分/次,≥2学分)
研究生在学期间应当经常性地由导师或指导小组组织进行文献研读交流、学术研究进展汇报或专题研讨汇报,至少2次(2学分),倡导英文专题研讨交流;在学科范围内公开进行的学术研讨汇报不得少于1次,倡导研究生跨学科汇报研讨。导师和其他教师提出问题并给予指导,导师考核。
4、实践环节(1学分)
在校期间必须进行不少于1个月时间的实践环节(包括教学实践、生产企业或者科研院所实践等),可采用集中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实践教学的内容、要求和时间由导师负责安排,导师考核。
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主要标志。
1、论文开题
开题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开展学位论文工作的首要环节。研究生在撰写学位论文之前,必须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尤其是外文文献,了解本人主攻研究方向的历史和现状, 在此基础上确定学位论文研究题目,并作论文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应论述学位论文选题依据、研究 方案、预期目标与科研成果、工作计划等关键问题。
研究生学位论文试行集体开题,由学科(学院)统一组织,学位论文开题必须经导师审核同意方可进行。鼓励学科方向或者指导小组组织预开题,确保开题质量。
学科应成立学位论文开题专家考核小组,由本学科或相关学科至少5名专家组成(本学科专家不得少于一半,导师和指导小组成员必须回避),确定一名负责人主持开题考核工作。学位论文开题试行专家小组评分(等级)制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暂缓通过的比例不得少于实际开题人数的10%。各学科(学院)应提前将学位论文开题的时间、地点等具体信息上网公开。
每位研究生在学期间至多两次学位论文开题机会,两次开题时间间隔不得少于3个月,两次开题均未通过者按退学处理。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审核通过一年后方可申请送审、答辩。
2、发表学术论文与获得的科研成果
研究生在学期间应积极撰写学术论文,获取一定的科研成果,具体要求详见《江苏大学关于研究生申请学位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等相关要求。 如仅是申请发明专利,必须另有一篇核心期刊以上的投稿论文(须经导师同意并审核)。
3、论文撰写
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论文格式参见《江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格式要求》。
4、论文评阅与答辩
学位论文的评阅与答辩等要求详见《江苏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和《江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工作暂行办法》等相关要求。
在学位论文送审前,必须提前1个月进行学科内预评阅,确保论文送审质量。鼓励学科方向或者指导小组组织预答辩,确保答辩质量。
其他要求
详见《江苏大学关于修(制)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若干意见》等相关规定。
1、论文评审审核要求:论文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其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其新工艺、 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其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
2、论文除经导师写出详细的评阅意见外,还应有2位本领域或相近领域的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应由3~5位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组成。
3、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工学硕士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上文所述就是江苏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培养方案的相关介绍,欢迎广大学员报考江苏大学在职研究生学位深造,非全日制研究生、专业硕士研究生更多报考信息请咨询亚培研学研究生培训老师。
16
2024.11
江苏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学科于这007年开始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2011年成为一级学科。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曲学史、活态戏曲研究、影视理论与批评等;1303 戏剧与影视学研究方向:1、戏剧戏曲学;2、传统戏曲与活态戏曲研究;3、影视理论与批评。
16
2024.11
江苏师范大学艺术学理论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硕士点创建于2006年, 2011年成为一级学科。在汉画像艺术、审美文化等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形成了自己的特色。1301 艺术学理论研究方向:1、艺术史与汉画像研究;2、艺术理论与艺术批评。
16
2024.11
江苏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学科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外国文艺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外传记诗学、比较神话学等领域走在国内学术前列。050108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方向:1、比较文学;2、世界文学;3、西方文化思潮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4、东亚文学与文化交流史。
16
2024.11
江苏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学科于1979年开始招收中国现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81年获得国务院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050106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方向:1、现代文学;2、当代文学;3、世界华文文学。欢迎广大学员报考江苏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学位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