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前身可追溯到1952年独立建校初期的森林利用系,随着学校学科专业发展,几度优化院系设置,历经四次更名(林业工程系、木材工业系、木材工业学院),2013年更名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院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学科优势突出,牵头建设的林业工程学科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A+学科、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有林业工程(木材科学与技术)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授权领域。其中木材科学与技术为国家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为江苏省重点学科。
木材科学与技术国家级重点学科,是我校林业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组成学科之一。承担国家级和部、省级重大科研项目,并获部、省级以上奖励,与国内外产学研机构具有广泛联系。学科现有成员74人,博士学位占45%,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19人。在读硕士135人,博士生29人。
082902 木材科学与技术二级学科研究方向
1、木材学
运用树木分类学、植物组织学、数理统计与数学模型,以及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和力学、计算机图像处理与编程等理论知识和现代分析手段,研究木材细胞和主要化学成分的形成、木材超微结构和分子结构的构成、木材粘弹性理论、木材界面性能、木材性能与生长环境的关系、木材的性能改良与保存、木材的环境学特性和木材文化等内容,为木材的定向培育和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2、制材、干燥及加工工程
制材:运用数学、物理、木材加工工艺学和计算机技术,研究原木(包括人工速生林原木)制材工艺,提高制材出材率和开发新型制材产品。
木材干燥:运用数学、物理学、传热学及木材学等方面的基础及专业知识,研究木材干燥过程中传热、传质的基本规律,探讨木材干燥前的预处理技术,干燥时的品质控制和最佳工艺以及干燥后木料的保存方法,最大幅度地减少干燥降等和能耗。
3、人造板与胶粘剂
应用分子生物学、复合材料学、材料结构设计和现代控制理论,研究生物质资源的高效优化利用。着重探讨木材和植物纤维的材料特性,用其制造各种人造板的胶合机理、结构设计、生产工艺、产品性能与应用技术。针对被胶合材料的特点,研究各种性能优良、成本低廉和环境卫生安全的胶粘剂。
4、竹质工程材料
研究竹质工程材料组成结构、加工工艺、产品性能和应用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竹质材料及竹木复合材料的制造工艺和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用竹材资源替代木材资源,推动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
5、木材工业能源与环境
研究木材工业领域中的燃料与燃烧、能源与环境、节能原理与技术、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利用等问题。从清洁生产的角度,应用物理、化学、生物技术等方法和工艺学理论,研究产品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粉尘、废气、废水和噪声以及辐射等污染的控制理论和方法。
6、木制品与木结构建筑工程
研究木结构建筑的结构设计和材料构成,测试木结构房屋的环境特性,并与传统的非木质结构建筑进行对比。根据木结构建筑的设计规范,探讨建筑构件(包括木质品)的工厂化生产和集成化装备。
7、木材加工装备工程
研究的主要方向是新型木工与人造板机械的原理与结构研究;设备的动态特性研究;设备的故障诊断与状态监测分析;设备的机电一体化(含数控木工机械);木工机械的刀具切削原理与切削特性。
上文所述就是南京林业大学木材科学与技术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学科的相关介绍,欢迎广大学员报考南京林业大学在职研究生学位深造,非全日制研究生、专业硕士研究生更多报考信息请咨询亚培研学研究生培训老师。
16
2024.11
江苏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学科于这007年开始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2011年成为一级学科。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曲学史、活态戏曲研究、影视理论与批评等;1303 戏剧与影视学研究方向:1、戏剧戏曲学;2、传统戏曲与活态戏曲研究;3、影视理论与批评。
16
2024.11
江苏师范大学艺术学理论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硕士点创建于2006年, 2011年成为一级学科。在汉画像艺术、审美文化等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形成了自己的特色。1301 艺术学理论研究方向:1、艺术史与汉画像研究;2、艺术理论与艺术批评。
16
2024.11
江苏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学科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外国文艺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外传记诗学、比较神话学等领域走在国内学术前列。050108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方向:1、比较文学;2、世界文学;3、西方文化思潮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4、东亚文学与文化交流史。
16
2024.11
江苏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学科于1979年开始招收中国现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81年获得国务院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050106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方向:1、现代文学;2、当代文学;3、世界华文文学。欢迎广大学员报考江苏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学位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