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培管理学院 专注人才成长发展

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培养方案

浙江理工大学| 2022-04-23|11042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完整的科学体系,也是发展的理论。它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的传播与发展,特别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同时把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运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浙江理工大学于2011年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该一级学科点下设六个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法学和马克思主义社会管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主要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范畴、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研究人们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指导人们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历史过程及重大理论成果;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是运用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去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的学科;马克思主义法学学科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深入研究法学理论和法学实践中的重大问题的学科;马克思主义社会管理学科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深入研究社会管理和社会学理论以及社会管理、社会学实践中的重大问题的学科。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现有硕导39人,教授21人,副教授25人,博士19人,其中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校级教学名师3人。至今已招收硕士研究生七届,122人获得硕士学位。

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点科研实力雄厚。有浙江省首届思想政治理论课省级教学团队,有浙江省本科院校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国家精品课程,是浙江省马克思主义学会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分会会长单位,多人担任省级以上各类学会的会长、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等学术职务,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和省部社科课题多项,发表学术论文40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

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需要,追踪最新理论发展前沿,具有较高政治、业务素质,胜任大中专学校、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科研及相关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目标是:

1、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具有较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宽的知识面,具有正确的理论方向和良好的学风;

2、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与理论成果;认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3、全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熟悉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4、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一定的写作能力,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动态;

5、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能够担任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教学、科研和宣传、党政、群团、教育管理工作。

研究方向

本一级学科硕士点目前下设六个二级学科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法学和马克思主义社会管理。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目前下设6个主要研究方向:

(1)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理论为指导,立足于当代西方和中国的社会发展现实,研究探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及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一些主要著作,着重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过程、主要观点、学科性质、学术创新及当代价值。

(2)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

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主要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重点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3)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研究

主要研究总结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马克思主义知名学者的政治学说和理论,结合现代政治学发展的新成果、现代各国政治和世界政治的新进展,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

(4)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为基础,立足于中国文化建设的现实,吸收当代文化思想的精华,总结和阐释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建设理论,并以此为指导研究中国文化、道德及宗教建设的历史与现实。

(5)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研究

以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为理论基石,根据循环经济发展过程的现实,力图站在新的理论高度把握循环经济发展的本质与核心,探究循环经济发展的新维度。

(6)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中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研究

以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从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代表人物的主要著作出发,着重探讨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与科学主义马克思主义在历史观上的主要观点、共同特征及根本缺陷。

2、思想政治教育

目前下设7个主要研究方向:

(1)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都是与时俱进的。理论要创新,实践要拓展。在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深度发展的历史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如社会主义信念问题、道路问题、旗帜问题,还有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问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问题等,都要不断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也要不断更新,基本概念和范畴等要接受新观念、吸收新思想。对应的实践活动也要增进理论品质。

(2)高校德育与校园文化建设

德育是高校教育工作的大环境,校园文化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托和载体。它们各自都发挥了积极的育人功能。发掘它们的最大值,全力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于课程建设、思想工作等结合起来,形成合力。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职责。

(3)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国际政治研究

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带给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冲击。必须关注国际局势的变化,必须有全球意识和世界观念。研究培育和建立国际政治意识的途径、方式方法,增进参与中国走向世界强国进城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4)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

集中探讨、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微观问题、个体问题,创造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心理氛围和个体精神素质,促进健全人的培养。涉及到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的范畴、理念、实践方式、操作规程等不同层次的问题。

(5)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管理

把管理与教育结合起来,在学校寻找育人的最佳结合点,通过道德教育和管理服务,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宗旨的实现。涉及道德教育的原则、指导思想、基本途径、环境依托等诸方面,也涉及到高等教育管理的各个方面和环节。

(6)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辨认、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服务于现代条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寻找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融汇点和对接点,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的增长点。

(7)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古今中外尤其是中外思想政治教育都有值得借鉴的经验教训。这是进一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注意的领域。从历史条件、社会氛围、客观形势、教育原则、工作理念、具体手段等一系列方面,都可以深入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研究,挖掘出符合现代和未来中国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推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发展。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目前下设6个主要研究方向: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经验研究

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条件、发展进程、基本经验;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推进“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的规律和方法探索。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丰富内容、历史地位和生成逻辑;依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课题,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规律;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贡献。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

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和规律;探索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辩证机制;揭示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经济的实践运行特性。

(4)科学发展观与当代中国研究

研究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时代特征,探讨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历史方位;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辩证统一的发展规律。

(5)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与当代中国

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与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关系,探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对当代中国发展的指导作用,揭示当代中国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所提出的崭新课题及其发展趋向等。

(6)中国共产党历史与党的建设理论研究

研究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执政能力建设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探讨“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的实现机制,揭示党的建设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推进的规律。

4、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目前下设4个主要研究方向:

(1)中国共产党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研究

以近代以来中国社会逐步实现“三个历史选择”为中心,研究中国历史转型的内在规律、外部环境、社会动力、基本经验等重大课题。

(2)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研究 

中国共产党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走向现代化的探索者和成功领导者。现代化的实现过程、共产党为此而开展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摸索、社会变迁的内在规律和社会依托等,是研究的基本问题。

(3)科学历史观教育研究

主要研究如何认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发展和中国社会的变迁,中国社会历史运动的规律何在,如何科学把握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地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价值和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如何让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客观、忠实地了解、把握中国近现代史,树立正确的社会历史观等重大问题。

(4)近代以来中外文化交流研究

近代以来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与互动,旨在把握外来文化对中国的影响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经验教训。如文化经典的翻译、传播,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的翻译、传播等,也包括中国文化产品在世界各地的翻译与传播等。借此,进一步搞清楚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继续奉献人类的趋势,增进文化发展的信心。

5、马克思主义法学

目前下设3个主要研究方向:

(1)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理论和方法

本方向研究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理论渊源于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其支柱和支点理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挑战。关于“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概念、法的本质属性、法功能的局限性、法学研究方法、法的主体和客体、法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范畴、法与科学技术关系、西方法学思想价值的重新评价、中国传统法文化的整理、马克思主义法学在当代中国发展的百年历史的梳理和总结,及国内法与国际法的衔接和转化的系统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的法律观和法学方法论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原理为基础,批判地借鉴和吸收西方法治文明成果,结合中国的国情特点,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

(2)中国法治建设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应用

本方向研究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解决中国政治、经济建设和改革中的实际法治问题,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中的具体法律制度建设的指南;研究中国法治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升华;研究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理论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以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现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路径和内容等。

(3)中国司法实践中马克思主义方法的应用

本方向研究马克思主义方法对我国司法实践中所面临问题的指导和解决。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所提供的不是法律适用的具体知识,而是确立一种价值尺度和思想方法,教给司法工作者如何寻找正确答案。保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上的清醒,是司法工作者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基础和保证。研究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指导下解决司法推理、价值衡量、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等重大司法实践中的问题。

6、马克思主义社会管理 

目前下设3个主要研究方向:

(1)马克思主义社会管理的基本理论研究

本方向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及斯大林关于社会管理的基本思想及主要观点,主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为指导,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等的基本原理入手,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基本内容与研究方法,包括与社会建设理论相关的社会变迁论、社会冲突论、社会结构论、社会发展论等内容,以及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原则和批判性的理论与现实分析方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本方向研究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中有关社会管理的思想及观点,主要通过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与西方社会理论的对话,比较分析二者在理论旨趣与研究原则等方面的异同,揭示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的科学性与发展性,将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深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管理的理论基础。

(3)当前中国的社会管理实践

本方向研究当前中国在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等内容,主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研究马克思主义社会管理理论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发展的指导与借鉴意义,发掘和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社会管理思想,总结和分析当前中国出现的一些阶段性特征,研究和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路径。

学习年限与学制

本专业研究生学制2.5年,学习年限为2-4.5年。

学分要求

本学科点硕士研究生必须修满34个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得低于21学分。

课程设置

(注:按一级学科设置课程体系时,在专业学位课程中开设一些必修的公共基础理论课程,为本一级学科研究生必修,其余专业学位课可按不同研究方向开设进行选修。)

公共学位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英语精读、英语口语、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专业学位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前沿问题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伦理学专题、高等教育哲学、中国共产党历史专题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及政治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题研究、中国近现代史专题研究、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法理学专题研究、宪法行政法学专题研究、民法学专题研究、经济法学专题研究、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社会管理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社会调查方法论

补修课程:世界政治与经济专题、中外思想史专题研究、教育管理学专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专题研究、民法总论、社会学理论与方法专题

学位论文工作

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掌握科研资料收集、学术论文写作、课题研究等方法,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并在二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一篇以上[刊物级别以《浙江理工大学国内学术期刊分级名录》(最新版)为准]。

研究生在读期间应参加导师的科研课题的研究,在导师的指导下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

硕士论文的选题范围不能超出所选定的研究方向,或不能超出该硕士点的二级学科范围。研究生须按有关规定在第三学期作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会须有三位以上导师参加。学位论文选题须得到导师组的认可才能进行写作。违反有关规定程序者不得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应由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在论文写作期间,导师应定期听取研究生的汇报并及时给予指导。

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必须达到以下要求:

(1)选题有现实和理论意义;

(2)观点新颖,有独到见解;

(3)具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水平;

(4)概念使用准确,论文写作规范;

(5)尊重知识产权,杜绝抄袭与剽窃行为发生。

培养方式

学生以课程学习为主,采取讲授、自学、科研和社会实践等相结合的方式。

在指导方法上,实行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学位论文开题、中期检查等环节,由导师组集体讨论决定。

毕业及学位授予

研究生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培养计划规定课程和其他环节的学习,考核合格,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达到毕业要求的,准予毕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经校硕士和博士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授予学位。

上文所述就是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研究生学位学科的相关介绍,欢迎广大学员报考浙江理工大学在职研究生学位深造,非全日制研究生、专业硕士研究生更多报考信息请咨询亚培研学研究生培训老师。

浙江在职研究生学位在线报名
相关文章推荐

18

2024.11

南京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培养方案

南京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基本学制为3年,0305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方向:1、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2、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科技文化发展研究;3、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研究;学位课程:马克思主义前沿问题专题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理论研究。

18

2024.11

南京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培养方案

南京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基本学制为3年,0305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方向:1、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2、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科技文化发展研究;3、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研究;学位课程:马克思主义前沿问题专题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理论研究。

18

2024.11

南京财经大学统计学一级学科研究生学术学位介绍

南京财经大学统计学研究生学术学位,学科于2011年获统计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授予权。0714 统计学研究方向:社会经济统计、大数据统计、现代金融统计;专业课程:国民经济核算、多元统计分析、抽样调查方法、试验设计、统计预测与决策、金融统计方法与数据分析。

18

2024.11

南京财经大学统计学一级学科研究生学术学位介绍

南京财经大学统计学研究生学术学位,学科于2011年获统计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授予权。0714 统计学研究方向:社会经济统计、大数据统计、现代金融统计;专业课程:国民经济核算、多元统计分析、抽样调查方法、试验设计、统计预测与决策、金融统计方法与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