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始建于1958年,并而迅速发展并成为当时浙江水产学院重点学科。20世纪80年代,学科整体并入宁波大学。2002年,为适应高等教育和海洋经济发展需要,重新组建本学科。经过十多年快速发展,本学科已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主、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队伍。学科高级职称占比83.9%,博士占比83.9%,国外学习经历占比51.6%。学科近5年承担国家级项目10余项,省部级项目4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3000余万元。学科已有稳定而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在水产品质量标准、病原微生物控制、水产品副产物高值化、节能装备等领域形成了优势。学科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海洋局海洋创新成果奖一等奖、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省部级以上成果奖20余项,成果转化经济效益累计达100余亿元。学科建有国家水产品头足类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科技部海洋领域国际合作基地、农业部渔业环境及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浙江省水产品加工联合重点实验室和浙江省海产品健康危害因素关键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等10个省部级以上平台,设备资产总值超3000万元。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省一流专业、省重点建设专业和省十二五优势专业,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为省重点学科且为十二五省重点学科。
0832 食品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研究方向
(1)食品科学
本学位建有建有国家水产品头足类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海洋食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省海洋生物医用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省水产品加工技术研究联合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海产品健康危害因素关键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海洋药物研究中心等10余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学位点专任教师9人,其中正高职称4人,副高职称4人;具有博士学位9人,博士生导师3人;3个月及以上海外经历教师5人;国务院津贴专家1人,天津市千人计划1人,省家庭事业兼顾型先进个人1人等。先后获得国家海洋局科技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全国商业联合会特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项8余项,浙江省水产食品课程群教学团队1个;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5余项。发表科技论文10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有:
①食品原料学
主要开展食品原料的生物学特性、组织结构、化学成分、贮藏加工过程中生化特征变化、食品原料品质保持基础等方面研究。
②食品保鲜与贮藏原理
主要开展动、植物原料的保鲜与贮藏原理、技术方法及应用、加工食品保鲜与贮藏、食品流通过程中的保鲜原理与技术方法等方面研究。
③食品加工学
主要开展水产品、粮食、肉类、果蔬及发酵食品等主要农副产品的加工技术理论、工艺控制方法、加工新技术理论及应用、加工设备及应用等方面研究。
(2)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本学位建有建有国家水产品头足类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海洋食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省海洋生物医用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省水产品加工技术研究联合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海产品健康危害因素关键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海洋药物研究中心等10余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学位点专任教师9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3人,讲师1人,助理研究员1人;具有博士学位8人,博士生导师1人,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省151人才工程人员4人,舟山市人才工程人员3人。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全国商业联合会特等奖1项,以及浙江省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以上奖项10余项;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科技论文11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有:
①水产品营养与功能
主要开展水产品中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以及其分类、组成、代谢、营养与功能特性等方面研究。
②水产品综合利用
主要开展水产品中活性成分制备及在功能食品中应用、低值及废弃水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低值水产品综合利用工艺及产品开发等方面研究。
③水产品精深加工
主要开展海洋鱼类、虾类、贝类、藻类等海洋生物资源的加工原理与技术、低值水产品的精深加工工艺及应用、水产品休闲食品加工及产品开发等方面研究。
(3)食品质量与安全
本学位建有建有国家水产品头足类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海洋食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省海洋生物医用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省水产品加工技术研究联合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海产品健康危害因素关键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海洋药物研究中心等10余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学位点专任教师9人,高级职称教师7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3人,博士学位教师8人。 先后获得国家及省部级以上项目20余项,经费2000余万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全国商业联合会一等奖1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项4项等。主要研究方向有:
①食品安全检测
主要开展食品中有害有毒物质的色谱、光谱、生物技术、快速检测与分析技术应用等方面研究。
②食品质量和安全控制
主要开展现代食品安全控制理念、技术及控制体系、食品安全与人类健康关系、食品品质保障、食品安全管理等方面研究。
③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主要开展食品及食品添加剂中生物、化学和物理性危害,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科学评估,包括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评估、风险特征描述等方面研究。
(4)食品营养与功能
本学位建有建有国家水产品头足类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海洋食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省海洋生物医用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省水产品加工技术研究联合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海产品健康危害因素关键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海洋药物研究中心等10余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学位点专任教师9人,高级职称教师7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博士学位教师8人,博士生导师2人。先后获得了全国商业联合会特等奖、一等奖各1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项7余项;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5余项;发表科技论文11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有:
①食品活性物质
主要开展食品中天然活性物质及代谢产物的分离提取及纯化、理化性质及改性、功能活性因子及代谢机理等方面研究。
②食品功能制品
主要开展食品功能因子制备、功能性食品研究开发及功能评价、传统食品功能化、特殊营养需求食品研究开发等方面研究。
③食品营养评价
主要开展食品中营养素和功能成分的含量分别、食物的营养特点和应用价值、食物强化或加工对食品品质的影响、食品营养因子评价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研究。
以上就是浙江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学科的相关介绍,欢迎广大学员报考浙江海洋大学在职研究生学位深造,非全日制研究生、专业硕士研究生更多报考信息请咨询亚培研学研究生培训老师。
25
2024.11
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学科培养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010108 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位课程:马列原著导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英语、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专题研究。
25
2024.11
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学科培养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010108 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位课程:马列原著导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英语、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专题研究。
25
2024.11
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学科带头人陈晓明教授在人学理论、意识形态研究、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研究方面也取得了明显的成绩。010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向:1、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2、文化哲学研究;3、政治哲学研究;4、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研究。
25
2024.11
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学科带头人陈晓明教授在人学理论、意识形态研究、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研究方面也取得了明显的成绩。010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向:1、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2、文化哲学研究;3、政治哲学研究;4、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