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培管理学院 专注人才成长发展

上海海事大学电子信息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学科介绍

上海海事大学| 2024-11-27|147

学院简介

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的创建始于1978年,在交通部支持下,上海海运学院成立电子计算机计算技术专业筹建小组;1979年正式成立电子计算机计算技术专业,招收第一届本科学生;1985年成立计算机科学系,招收第一届计算机应用硕士研究生;1990年计算机及应用专业获得计算机应用工学硕士学位授予权,成为当时交通部部属高校中唯一的计算机专业硕士点,也是上海地区较早拥有计算机应用硕士点的高校之一;1997年学校将计算机科学系、电子工程系、电气工程系和机械工程系合并成立工学院;2003年,电子工程系和计算机系从工学院分出,成立信息工程学院。

学院具备完整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现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二级学科博士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2个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点,电子信息(包括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通信工程、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和人工智能)专业学位硕士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卓越工程师)、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网络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和人工智能6个本科专业。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43名,其中专任教师110名、教授16名、副教授43名、高工2名。现有本科生1700余人,研究生800余人。近年来,学院获评各类高层次人才16人次,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牵头单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上海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及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项目等100余项,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其他各类奖项近20项。学院现已建成一批先进的科研平台和高水平实验室,包括上海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智慧航运信息与通信技术实验教学中心”,上海市港航物流信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2个上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

学院秉持“入主流、强特色、开放办院”的办学理念,始终坚持现代信息技术前沿研究与港航、物流等学校特色学科相结合,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建设、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等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以智慧航运、智慧物流、智慧园区建设等为应用背景,开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现代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等研究,着力提升我国港航物流信息化领域的研发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力争为国家大型港口、航运、物流企业提供人才支持及智慧化技术支撑。

085400 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简介

 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点包括电子与通信工程、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三个领域。

“计算机技术”依托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计算机技术专业硕士学位点旨在培养能把计算机技术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综合运用计算机科学理论、各种应用技术以及工程方法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的工程技术型专业人才。

本学位点隶属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下设4个研究方向,于2002年开始招生,主要为港口、航运、物流及其它应用领域培养计算机技术应用和工程研究型人才。

本学位点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副教授30余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导师6人。主要学科带头人有姜胜明、周日贵、曾卫明、刘广钟、高茂庭、杨斌、韩德志、刘晋等教授,并拥有一批掌握最新计算机技术、编程经验丰富、善于解决应用问题的企业导师。现有校内实验室和研究所9个,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践基地12个。

本学科研究领域广泛, 研究成果丰硕。近五年来,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其中有数十篇论文被SCI、EI、ISTP收录。承担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委创新重点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近百项,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各类奖项近十项,项目研究经费四千多万元。

电子与通信工程是当今发展最快的热点学科,随着信号与信息处理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已使世界科技形势发生了极大的变革。该学科作为当前信息技术的核心学科,不仅具有系统的科学理论,而且有极强的应用背景,电子与通信产品已深入工业、国防及生活的各个方面。本专业密切结合上海海事大学的港口、航运行业特色以及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区域优势,以当前电子与通信信息核心技术研究与建设为专业应用背景,开展港口航运智能信息处理与水下机器人,船舶通信、无线传感网络、港口无线通信与测控技术、导航与图象处理、交通安全、电子与通信产品开发、生物信号处理技术及在海员特定群体中的特色研究等。本学科设有应用电子研究所、通信与测控工程技术研究所、水下机器人与智能系统实验室、图像与信号处理实验室等研究性科研基地。

本专业有教授4名,副教授7名,讲师6名。具备博士学位人员14名,包括二级教授1名,上海市“领军人才”1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1名、上海市“曙光学者”1名、上海市科委“科技启明星”1名。近年来主持或参与国家863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上海市科委、交通部科技专项课题、上海市教委科技项目及企业委托项目近80余项,科研经费接近2000余万,其中纵向科研经费达500余万;近五年已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3项,实审发明专利20项,已授权软件著作权10项;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发表SCI,EI论文150余篇,被同行他引近500篇次。

本学科拥有两个上海市工程研究中心,与企业联合设有多个实习基地,并聘请企事业具有丰富经验的高级专业人员,共同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并在与企业的合作培养、专业实践和双导师负责制过程中形成了具体细致的实施办法和规章制度。

软件工程主要以数学、计算机科学、系统科学、管理学等为基础,研究运用工程化方法构建和维护软件系统的新兴交叉学科。本学科面向软件产业发展需要,注重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道路,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与工程型软件开发与管理人才。

本学位点隶属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下设5个研究方向,于2011年开始招生。本学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副教授30余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导师6人。主要学科带头人有姜胜明教授、周日贵教授、王晓峰教授、韩德志教授、刘晋教授、杨智应教授、曾卫明教授、高茂庭教授等人。并拥有工程经验丰富的资深企业导师及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践基地12个,现有校内实验室和研究所9个。

本学科研究领域广泛,研究成果丰硕。近五年来,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其中有数十篇论文被SCI、EI、ISTP收录。承担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委创新重点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近百项,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各类奖项近十项,项目研究经费四千多万元。

上文所述就是上海海事大学电子信息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学科的相关介绍,欢迎广大学员报考上海海事大学在职研究生学位深造,非全日制研究生、专业硕士研究生更多报考信息请咨询亚培研学研究生培训老师。

上海在职研究生学位在线报名
相关文章推荐

27

2024.11

上海海事大学通信工程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上海海事大学通信工程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学制2年,最长学习年限5年。085402 通信工程研究方向:1、海事无线通信网络与海洋物联网;2、海洋智能测控与图像处理;专业课程:现代通信理论、机器视觉及应用、模式识别、现代信号处理、天线理论与工程设计、自动驾驶与车用通信技术、脑电信号分析与应用。

27

2024.11

上海海事大学通信工程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上海海事大学通信工程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学制2年,最长学习年限5年。085402 通信工程研究方向:1、海事无线通信网络与海洋物联网;2、海洋智能测控与图像处理;专业课程:现代通信理论、机器视觉及应用、模式识别、现代信号处理、天线理论与工程设计、自动驾驶与车用通信技术、脑电信号分析与应用。

27

2024.11

上海海事大学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上海海事大学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学制2年,最长学习年限5年。085401 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研究方向:1、海洋物联网与遥感成像;2、智能信息处理与人工智能;专业课程:现代信号处理、机器视觉及应用、自动驾驶与车用通信技术、现代通信理论、天线理论与工程设计、现代移动通信理论与实践、脑电信号分析与应用。

27

2024.11

上海海事大学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上海海事大学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学制2年,最长学习年限5年。085401 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研究方向:1、海洋物联网与遥感成像;2、智能信息处理与人工智能;专业课程:现代信号处理、机器视觉及应用、自动驾驶与车用通信技术、现代通信理论、天线理论与工程设计、现代移动通信理论与实践、脑电信号分析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