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培管理学院 专注人才成长发展

南昌大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培养方案

南昌大学| 2024-03-11|7799

所属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一级学科:公共管理学

学科名称: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学科代码:120402

学位类型:学术学位

学位级别:硕士学位

学科简介

公行天下,卫戍健康。南昌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前身为江西医学院预防医学系,曾历经两次建系。第一次建系于1959年;第二次恢复建系于1984年,并于次年招收预防医学专业首届本科生。2002年江西医学院预防医学系更名为江西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2005年合并组建新南昌大学后,更名为南昌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设有流行病与卫生统计系、职业与环境健康系、营养与食品药品安全系、卫生政策与管理系、医学检验与检疫系共五个系十一个教研室和实验教学中心、预防医学研究所、循证医学中心、公共卫生技能培训中心和中西部计划学科和服务平台,现有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博士点学位、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科学学位、公共卫生专业学位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临床检验诊断学2个二级学科科学学位硕士授权,点其中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本科招生有预防医学(医学学士)、医学检验技术(理学学士)两个专业,均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最新的软科本科专业排行榜上分别位列26位和20位。学院获有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项,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品牌专业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一流建设专业1个,省级优质课程1门,校级重点学科1个,江西省营养一级学会和预防医学会卫生统计专业委员会挂靠学院。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为江西省唯一培养高校。

培养目标

掌握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坚实系统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熟悉和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研究前沿及其发展方向。掌握本专业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和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以及独立从事本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能力,达到高年资助教工作水平。掌握1门外国语,完成1篇有一定创新意义的硕士学位论文。

学制与学习年限

学制3年。如有特殊情况,由研究生本人提出申请,导师同意,经培养单位报送研究生办审核,研究生院批准,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但最长不超过5年(含休学)。5年内不能毕业者作结业处理。

培养方式

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指导小组形式下的导师负责制。导师要全面地关心硕士研究生的成长,既教书又育人。导师应多方面了解所指导的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专业特长、研究兴趣、能力基础等具体情况,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帮助研究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和研究计划,要对研究生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科学研究训练和指导,充分挖掘研究生的学术潜力。

实行学分制,采取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并重的方式。

应修学分

总学分不少于60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少于37学分(其中必修课不少于19学分);跨一级学科录取的学生,课程学习不得少于42学分(其中必修课不少于22学分);必修环节8学分 ;论文答辩 15学分。

上文所述就是南昌大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培养方案的相关介绍,欢迎广大学员报考南昌大学在职研究生学位深造,非全日制研究生、专业硕士研究生更多报考信息请咨询亚培研学研究生培训老师。

南昌在职研究生学位在线报名
相关文章推荐

08

2024.11

江苏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培养方案

江苏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在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四年。研究生培养采用课程学习、实践要求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实行导师负责制,指导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

08

2024.11

江苏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培养方案

江苏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在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四年。研究生培养采用课程学习、实践要求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实行导师负责制,指导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

08

2024.11

江苏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博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培养方案

江苏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博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四年,在职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五年。0807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课程:高等内燃机原理、流体机械内部涡激振动、流体机械内部流动理论及现代设计方法、多相反应流体动力学、两相流动与沸腾传热、气液燃烧理论与工程应用。

08

2024.11

江苏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博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培养方案

江苏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博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四年,在职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五年。0807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课程:高等内燃机原理、流体机械内部涡激振动、流体机械内部流动理论及现代设计方法、多相反应流体动力学、两相流动与沸腾传热、气液燃烧理论与工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