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培管理学院 专注人才成长发展

宁波大学地理学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介绍

宁波大学| 2022-08-20|10376

地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是在宁波大学 2006 年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人文地理学硕士学位点基础上,于 2018 年获批升为一级学科硕士授权单位,现有 4 个二级学科: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海岸海洋地理学。地理学一级学科为浙江省(“十二五”)重点学科、宁波市(“十三五”)A 类重点学科,学科建设有省级平台:浙江省首批新型重点专业智库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宁波陆海国土空间利用与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等。

地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现有教授12人,副教授 15人,博士 35 人。地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一支年富力强、结构合理、凝聚力强、积极向上的教学和科研团队,近 3 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 项、优青项目1项、面上与青年项目 22 项,省部级课题 50 余项(重点课题 4 项),获浙江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省高校科研奖、宁波市社科优秀成果奖 等10余项,发表论文 600余篇,出版专著 30余部,在科学出版社出版《海岸带资源开发与评价》《中学地理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等研究生教材多部。

地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负责人李加林教授,南京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后,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访问学者,入选浙江省万人领军人才、浙江省 151 人才第一层次、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第一层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5 项(含重点基金 1 项),省部级科研项目 10 余项,主要从事海岸带资源环境、生态经济、遥感与 GIS 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在 SCI/SSCI 及国内各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100 余篇,出版专著 10 余部,获得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科研奖多项,多项成果获得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

学术带头人高超教授,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自然地理学博士、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气候变化与水文水资源、旱涝灾害风险评估等方面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 项、省部级科研项目 10 余项,荣获 2015 年河南省水利科学进步一等奖(排名第 1)。发表 SCI 源刊论文 20 篇、中文核心期刊 70 余篇,出版专著 2 部。

学术带头人马仁锋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经济地理学博士后、英国利兹大学访问学者,入选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科带头人(第四批,海洋经济学)、宁波市理论工程“三十人”、宁波市“三农”智库专家,主要从事陆海国土空间利用与治理、文化/海洋经济地理学、海港人居环境研究。现任宁波大学宁波陆海国土空间利用与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地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型城市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地理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 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 1 项、浙江省社科基金 4 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1 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1 项,主持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 10 余项,在中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独著《创意产业区演化与大都市空间重构》《文化创意产业动态及其空间效应》《浙江省自然资源资产评估及其地域管制》等专著、编写教材 3 部,获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三等奖共 3 次,宁波大学2016-2017、2018-2019 年教学成果奖(本科类)二等奖,宁波大学阳光教授等荣誉。

学术带头人孙伟伟教授,宁波大学地理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同济大学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业博士,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美国马里兰大学和密西西比州立大学访问学者。从事遥感智能分析与海岸带遥感健康监测技 术研究,近五年来发表 SCI/EI 期刊论文80余篇,SCI 二区以上论文50篇,TOP 论文14篇, 涵盖 IEEE TGRS、ISPRS JP&RS、IEEE JSTARS 和 RS 等国际著名遥感期刊;大会口头报告 10余 次;获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等国家和省部级课题 7 项,主持厅市级课题 10 余项;,担任国际顶级遥感期刊IEEE TGRS领域主编,国际遥感期刊Remote Sensing和国内遥感期刊《遥感期刊》编委,浙江省测绘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遥感应用协会高光谱遥感技术与应用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IEEE高级会员;研究成果获得“同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宁波大学阳光教授”和“宁波大学胡岚优秀博士基金”等荣誉;入选浙江省万人领军青年拔尖人才计划、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宁波大学 2015 年首届“浙东青年学者”、2017 年首届“王宽诚青年学者”、2017 年“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宁波市领军与拔尖人才”等多项人才计划。

学术带头人沙龙滨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博士、丹麦奥胡斯 大学博士后、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后、海洋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特聘研究员。主要从事古气候、古海洋环境变化,以及南北极高纬地区的古海冰变化和反演。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课题 4 项,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完成欧盟第七框架计划、中国南北极专项计划等国内外重大课题;在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 Paleoceanography,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Holocene, Journal of Quaternary Science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多篇论文;研究成果获得“华东师范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国家海洋局极地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等。

学位点以学科建设为契机,以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为抓手,突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近五年来,学生公开发表高级别学术论文 100 余篇,其中在中文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 20 篇,被 SCI/ EI 收录的学术期刊论文 10 余篇;获得各级各类课题 30 余项,其中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2 项,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 15 项;资助 100 余人次学生到国外(境外)高校交流学习和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等。近3 年硕士毕业生考上博士多人,如中山大学 4 人、武汉大学 2 人、浙江大学 3人、南京大学5 人、华东师范大学4人、南京农业大学5 人;连续五年研究生就业率均在 100%。

0705 地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 4 个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和特色:

01 自然地理学方向:本学科方向关注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环境的作用,并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探讨人类与自然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和全球变化对自然资源环境的影响等问题;在自然资源评价、全球气候变化和灾害风险评估等 3 方面优势明显。

02 人文地理学方向:本学科方向聚焦海岸海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基本规律,紧扣陆海国土利用、产业集群、城镇扩张、社区建设的前沿理论与方法等开展课题研究与人才培养,在海洋经济与区域发展、陆海国土利用与规划、交通地理与城市规划、海洋旅游地理与规划等方面优势明显。

03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方向:本学科方向致力于 3S 技术集成理论与方法的探索研究,围绕滨海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滨海城市健康发展、滨海生态环境保护中遇到的问题开展相关课题研究与人才培养;在 3S 技术集成理论与方法、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遥感数据智能处理与解译、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等方面优势明显。

04 海岸海洋地理学方向:本学科方向关注人类活动对海岸带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作用及海洋环境演变,并应用地球系统的原理,探讨人类与海岸带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和全球变化对海岸带资源与生态环境及海洋环境的影响等问题;在海岸带环境演化与管理研究、海洋沉积动力过程研究、海洋生物及环境演变等方面优势明显。

上文所述就是宁波大学地理学硕士研究生学位学科的相关介绍,欢迎广大学员报考宁波大学在职研究生学位深造,非全日制研究生、专业硕士研究生更多报考信息请咨询亚培研学研究生培训老师。

宁波在职研究生学位在线报名
相关文章推荐

08

2024.11

江苏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培养方案

江苏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在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四年。研究生培养采用课程学习、实践要求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实行导师负责制,指导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

08

2024.11

江苏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培养方案

江苏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在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四年。研究生培养采用课程学习、实践要求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实行导师负责制,指导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

08

2024.11

江苏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博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培养方案

江苏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博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四年,在职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五年。0807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课程:高等内燃机原理、流体机械内部涡激振动、流体机械内部流动理论及现代设计方法、多相反应流体动力学、两相流动与沸腾传热、气液燃烧理论与工程应用。

08

2024.11

江苏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博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培养方案

江苏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博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四年,在职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五年。0807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课程:高等内燃机原理、流体机械内部涡激振动、流体机械内部流动理论及现代设计方法、多相反应流体动力学、两相流动与沸腾传热、气液燃烧理论与工程应用。